分享

论一个年轻医生的自我修养

 渐近故乡时 2015-06-15

回顾这几年,医患关系屡屡被推至风口浪尖。在紧张的医患关系下,有医生队伍的流失,有医学生生源质量的下降。如此种种,年轻医生在医院的成长就愈发成为一个大问题。


刨除医院及社会因素,作为一名年轻医生,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谈话技巧……才能快速成长,才能有能力解除患者的痛苦,为改善医患关系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业精于勤

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说过:「心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术不如仙者,不可为医」,即一个医生,心地要像佛祖一样善良,对待病人应该细心耐心;医术要像神仙一样高超,对待病人应该妙手回春。


一年前我在急诊科轮转,急诊科主任要求我们七个轮转医生对一个食物中毒的病人进行记录,最后只有我受到了表扬,因为我比他们多写了一个「呕吐物中含虾」。主任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医生,绝不能忽略任何一个有助于诊疗的线索」。


裘法祖教授在九十高龄时仍坚持每天晚上八点钟进书房,埋头读书写文章,直到深夜一两点才睡觉。


我刚刚进入医院时,时时刻刻都记住「住院」两个字,真正做到以院为家,几乎天天住在医院,每个老师的夜班都值,刻苦的学习专业理论,深刻地感觉到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不可能真正读懂患者的病情变化,在医院时必须清楚自己开的每一条医嘱的原因,在上级医生和患者问起的时候能清楚的说明为什么给患者选用这样的药物和治疗。

学会管理情绪

太多伤医事件都是由于医患双方未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患者的关注点大多放在自己「人财两空」,医生的关注点大多在「自己的尊严和患者的无理取闹上」。


记得当时在普外科轮转,当晚一名护士因粗心将本来应该持续泵入的生长抑素在 4 个小时内全部静点完了,恰巧患者心功能不好,心率一下到了 180 次/分。


在我们抢救成功以后,患者家属怒气冲冲的闯进办公室来找我当时的带教医生,开口就骂,老师静静的听完,说「你看这样好不好,今天全部的抢救费用、检查费用全免了。」患者家属的情绪当时就缓和了许多,事情也顺利解决了。


老师告诉我「不要急于和他争吵解释,了解清楚他想要什么,耐心听完,许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掌握谈话技巧

和患者的谈话是一门医术,做医生看起来是给病人治疗,但实际上病人久病成医,算得上是半个医生,多花一点时间对病人和家属讲一讲,取得他们的配合,这是值得的。

敢于挑战

不要怕那些所谓的「麻烦病人」,无论是老年也好,重症也好,多种合并症也好,不要挑三拣四拈轻怕重,要勇于迎接挑战,要有足够的干劲和激情。


2013 年 3 月,我在普外值夜班,晚上急诊来了一个车祸全身多处骨折、肺挫裂伤、肝脾挫伤、尿道断裂、颅骨骨折等的病人,没有一个科室愿意收治,最后我们老师收到普外科,我记得就这一个病人我们忙了一天一夜,在给病人做完相关检查,补液、纠酸、吸氧等措施,给家属交代了病情后,第二天早上又给病人做了手术,手术一直到晚上 7 点。虽然很累,但确实学到了很多,对复合伤的诊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让上级医生信任你

我有一个当年留院的师兄,每天早去在上级医生前查一次房,下午下班查一次房,每天都要去看患者的护理记录和化验结果,给上级医师汇报病情从来都是直接口头汇报。


当他在第三年的时候,上级医师已经放手让他做很大的手术,同去的一届毕业生,都还只能干着写病历、拉钩、换药的活。


只有最大限度的减轻上级医生的工作量,最大限度的把上级医生从繁杂的临床中解放出来,让他能够安心的做一些上级医生需要做的事情,你才能得到上级医生放手让你去锻炼的机会。


让上级医生信任你,让自己成为上级医生的左膀右臂,而不是一个除了写写病历换换药之外完全可有可无的人!


要记住磨难也是一种财富,我想引用著名医学专家裘法祖院士的两句话与所有的年轻医生和医学生共同进步。


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本文为作者投稿

陈凡,神经外科医师

题图源自:Shutterstock.com

丁香园接受投稿

wangyc@dxyer.com

具体规则,请回复「投稿」



「医学时间」升级,新上 7 本新书,优化了书籍下载,点左下角「阅读原文」,抢鲜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