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记者眼中的淞沪会战

 孙维宏的图书馆 2015-06-15

?凤凰周刊记者/陈祥


1937年的上海街头,士兵在搬运物资。
“华
军之八十八师开始由汽车、火车源源开到,即据守昨晚所设备之沙袋防御工事。作者见华军之武装及其举止,竟与历年来一班印象相反,此八十八师队伍,俨如曾受高等训练之外籍军队,御新式合用之制服,头戴德国式钢帽,往来巡逻,极为尽职。”


卢沟桥事变后,上海的火药味日益浓郁。1937年8月12日早晨,《大美晚报》记者勃鲁司巡视闸北,发现中国精锐部队陆续抵达上海市区。战争爆发于翌日,勃鲁司全程报道了淞沪会战,并克服多次险情。淞沪会战,也成为中国战时被外媒记录最细的战役。


根据自己和各国驻沪记者的记录,勃鲁司编著了《上海不宣之战》一书,大美晚报社在同年年底出版该书。当时这本10开本的书,可视为西方人记载淞沪战事的文字照片总报道,前78页为日志体的文章,后114页为新闻照片。《大美晚报》立场多少倾向于中国,故此书中文版迅速面世。《上海不宣之战》在1949年后一直没再版,直至2015年3月,被纳入“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丛书得以重新面世。


《大美晚报》记者全程观战


“上周内所预料之战事,毕竟于今晨爆发。”勃鲁司在8月13日记载,“作者由闸北返回北四川路时,乃由各小路迂回绕道而行,此区域亦即日军企图进占闸北之起点,此处双方步枪声时断时续。今日午后双方开始用炮轰。”勃鲁司还注意到,日军轻机枪已经架设在横滨桥宝山路之角上,同济路房屋顶上出现日军望所。


早在8月9日傍晚,上海战事的导火线被点燃。按照中方说法,两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军人开车硬闯虹桥机场警戒线,并射杀一名保安团士兵,遂双双被中方击毙。日方则质疑是中国人挑衅,并从现场找出多处不利于中方的证据。谁开了第一枪其实不重要,卢沟桥事变以来,一直在华北平原上攻城略地的日本摩托化部队势不可挡。


陈诚曾总结淞沪会战的最大意义,让日军“由北而南的侵扰,变成由东而西的仰攻”。在抗战前的十年里,华北非南京政府能有效管辖之处,京沪杭地区则进行了大量建设和战备工作,此外由西向东一路上多丘陵水网,地形有利于中国军队。


而在国民政府中许多对国防政策有影响力的人物看来,开辟上海战场另有一大目的,即如果亚洲第二大城市上海陷入战火,必将引起欧美各大国注意,故中国早筹划作战计划多年。当中日全面战争不可避免时,最精锐的德械师87、88师便照计划部署到位,勃鲁司正好经过88师的驻地。


中国陆军两个师在8月14日发起猛烈进攻。日本海军陆战队在舰炮和航空兵火力支援下,据守陆战队司令部大楼为核心的阵地。上海多钢筋混凝土建筑,当时各国军队都没有现代城市中巷战的经验,缺乏重武器的中国军队自然是进展缓慢。


8月6日,勃鲁司记载:“今日陆上之战事则在闸北江湾二处最为激烈,华军称正在进展中。日军之大炮亦集中其火力,轰击闸北之西部,发炮甚密。”这是8月23日日军援军登陆前的日常一幕,奋勇作战的中国军队在日军火力前难有进展。


勃鲁司和同事于8月14日驾车去战区采访,他们刚接近前线就遇到日本轰炸机的扫射,只好下车蹲伏在壕沟里,旁边就是一群中国士兵。令人惊奇的是,未成为交战区域的上海郊外一片宁静。“此处之小村落,村民操作如常。人力车,脚踏车,行人等皆往来如常。路旁行人道上,儿童嬉戏如故,壮年之人亦各事其事,殊无异状。”勃鲁司唏嘘不远处大战正酣。车继续前行,终于见到战壕、沙袋工事、哨兵、地雷标示。


待驶上真茹公路,已能确切感受到战争气息,炮声极为清晰,路旁停泊多辆经过伪装的车辆,它们用于运输伤兵。就在这里,记者们找到了88师的军官,对方慷慨答应接受采访并带他俩巡视一圈。其间,他们遭到日机的骚扰攻击,可见,白日盘旋于空中的日机,对中国军队的交通线造成很大威胁。


根据采访所得,中国军官们所言皆是战时宣传话语,与事实有很大差异,如称日机畏惧高射炮而飞行太高导致投弹不准、中国军队作战顺利、否认外界传闻的中国军队伤亡惨重。师部一军官特意告诉他俩,若不是中央政府严令极力避免伤及租界外国人的生命和财产,没有作战束缚的中国军队早歼灭日军了。不过,88师作为全国最精锐的部队,云集了训练有素的优秀人才,士兵军容整齐,军官谈吐不俗,这给外国记者留下了良好印象。


9月1日夜里,勃鲁司在大场如愿以偿采访到87师师长王敬久。王敬久承认中国军队在日本海军舰炮攻击下伤亡不小,但他宣称中日两军损失相等,日军不及中国军队勇敢,这是一套很巧妙的战时宣传辞令。此时形势已不利于中国,来增援的日本陆军分兵两路在川沙和吴淞登陆。


11月5日,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局势急转而下。11月12日,上海市区除租界外全沦陷。“日军今日占领南市华军最后之坚堡,而将太阳旗升悬于上,时正下午三点三十四分,是为上海战事终了之时。”勃鲁司写于这一天。


从态度中立到同情中国


若非去中日两军处采访,勃鲁司与所有外国记者一样,目所能及的战场只有时时在空中掠过的中日两国战机,以日本居多,此外便是枪炮声和远处的黑烟火光。


战争确实离租界中的欧美人有距离。埃德加·斯诺在9月末目睹了上海战事,他评论道:“上海国际饭店的客人们,在顶层的餐厅一边心满意足地品着咖啡,一边透过落地窗遥望着窗外,还不时品评一下日军炮队的精准度。”斯诺觉得白人记者不关心中国正在遭受的无穷苦难,然记者的本职无非是提供优质新闻,他们在上海战事期间多是尽职完成任务。


实际上,国内外民众都料想不到,淞沪会战将演变成中日全面战争,尽管华北平原的战火早就烧得炽热。淞沪战事刚爆发时,租界内的中外民众皆登上屋顶观看战斗,包括逃到租界的难民。中国空军在8月14日相继误炸了租界内的南京路东段和大世界剧院,平民伤亡惨重,该惨剧自然成为各国媒体报道重点,它们翔实记录了现场惨状。


外国记者亦有人死于误炸,由英国人在华出版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便有记者在南京路受重伤,记者罗兹·法默将内脏四流的同事躯体抬上车,继续采访现场,记者们晚上在打字机前写作时,不时有人去卫生间呕吐,再回来工作。此后,中日双方的误炸、日方的蓄意炸射平民事件与日俱增,外媒在记录灾难本身的同时,总会赞扬中国红十字会、童子军在惨案现场的救护工作。


上海战事愈升级,闻讯赶来的记者愈多,有长驻中国的“中国通”,有冲着战争奔来的新人,也有许多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左翼流浪记者。半共产革命家半记者身份的左翼人士痛斥苏联的心腹之患日本自不待言,占绝大多数的专业记者都努力秉持中立立场。


勃鲁司在8月25日记录,自日本援军登陆后,中日两方公布的军事新闻“事实上完全背道而驰,大相矛盾,于是上海之新闻记者乃于此时明悉,欲从中日双方军事发言人得到确实之消息,实为不可能。”从此西方媒体开始同时刊登中日各自的说法。


战场态势并非西方媒体的报道重点,重点在于各色人物在战火中的境遇。报道难民便是重点之一,当日有多少英国、美国、日本侨民坐轮船撤离上海,经常见诸以租界洋人为受众的《大美晚报》。该报有许多鲜活的小事,如8月22日,近兆丰路周家嘴路一户美国籍菲律宾人困在战区里,万国商团在两天内用装甲汽车三次营救,皆阻于猛烈炮火而折回,直到26日方告成功。


欧美新闻界一直是左翼、自由派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他们普遍同情遭受强国欺凌的小国。鉴于中国土地上燃烧的战火波及无数民众,记者们在这般人道主义灾难面前更是同情中国军民。


如上海南站在8月28日遭受日本飞机轰炸,英国《字林西报》刊登新闻的标题是《二百名难民在南站死于空难——日本轰炸机使南站成为废墟,陈尸满地——中国方面否认该地区有任何军事力量》。记者来到抢救南站受伤市民的医院,特意描述一个伤势很重的婴儿是从他死去母亲身边抱来的,两个十三岁左右的受伤孩子失去了双亲。


勃鲁司眼中的上海停战时刻颇有沧桑感。11月11日是一战胜利日,英联邦称之为阵亡将士纪念日,人们习惯在衣襟上插朵红罂粟。这一天,却有一位别着红罂粟的英国记者死于日军子弹,伦敦《每日电讯报》记者潘布鲁克·斯蒂芬斯在水塔上观战,被日军误以为中国军队的观测员而遭集火射击,血滴落于塔下被美国陆战队发现。勃鲁司在当天感慨,“然斯蒂芬斯竟死于中日战中,此花(红罂粟)殊与事实径庭也。”


此后,华东战场的中国军队一路撤退、难有作为,但改变日军攻势方向的战略目的已达到。当中国最富庶、最开放地区发生种种悲剧,尤其是南京暴行后,外媒普遍明确站在中国一边。


『本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5年第17期总第54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