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陵神罐”奇石形成之谜

 钟离绝遐之万语 2015-06-16

“金陵神罐”奇石形成之谜

2015-5-2 20:06| 查看: 4368

摘要: 这种石头,大的直径在60厘米左右,小的在10厘米左右。用力砸碎后,石头内壁有多种色彩,有红色、粉色、黄色和黑色等。再看内壁,有的像一颗颗红葡萄,有的像鸡蛋黄与其他东西相拌杂,色彩很丰富。

“金陵神罐”奇石形成之谜

“金陵神罐”奇石形成之谜

        据介绍,“金陵神罐”最早被发现是在10多年前,当时一些雨花石收藏家在寻找雨花石时,意外地发现了这种外观粗糙,但分量很轻的空心石头。这种石头一般“混迹”于黄沙与砾石之中,数量极少,一经发现就立即被人收藏。这种石头,大的直径在60厘米左右,小的在10厘米左右。用力砸碎后,石头内壁有多种色彩,有红色、粉色、黄色和黑色等。再看内壁,有的像一颗颗红葡萄,有的像鸡蛋黄与其他东西相拌杂,色彩很丰富。

[成因分析]

       空心石头本就罕见,而南京市六合横梁镇横山一带出土的空心石头,有的内壁色彩斑斓。220多年前,当地人就发现了这种石头,为它取名“金陵神罐”。上周,这种石头的成因之谜终于揭开。

       据了解,“金陵神罐”属于丑石,通身是密密麻麻的细碎小沙和石子。有的石头并不完整,只有三分之二,“肚子”中是空的。注意它们的内壁,有的像一颗颗红葡萄镶嵌,有的像鸡蛋黄与其他东西拌杂。迄今出土最大的“金陵神罐”是六合新篁镇农民丁仁奎家的“花罐”,它高约80厘米,直径60厘米,内壁嵌有雨花石。

       经常到横山开采雨花石的横梁镇农民还记得20多年前第一块石头出土的情景。那天,有人无意中挖出一块分量很轻的石头,晃一晃里头还有声响,像是水又像是沙。大家就把石头送到六合区文保所。所长蔡明义直觉手里的家伙是个“宝贝”,他与农民一道为其取名为“金陵神罐”:“这种石头经文物部门考证只有南京才有,称其为神罐是因为它“肚子”是空的。”蔡明义一直在琢磨“金陵神罐”的成因。他认为“金陵神罐”必定与火山爆发有关。但可供研究的“金陵神罐”实在太少,20多年来一片矿区一年的发现量不超过10枚。

       央视十套《科技之光》栏目组上周进驻横山聚焦“金陵神罐”。中国地质科学院火山矿产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陶奎元教授在现场揭秘:在一些没有完成最后风化的石罐内,我们发现了玄武岩。玄武岩是火山爆发时生成的一种富含铁的岩石,经过风化成为碎块,在河床里与其他卵石形成砂岩。其间玄武岩碎块经过河水淋滤,一些不稳定的成分如氧化锰、氧化钙、氧化钠等被迁移走,形成空腔;剩下相对稳定的成分如二氧化硅、氧化铁,成为罐壁。陶奎元教授说“神罐”的形成是千万年的巧合加巧合造就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据他推测,“金陵神罐”与六合的石柱林产生于同一时代,距今至少有一千万年。

[相关阅读]

  拥有丰厚地质旅游资源的江苏六合县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地质公园。
  
  六合县目前拥有三大地质资源:火山群、石柱林群、雨花石生成剖面群。其中火山熔岩景观堪称华东之最,方山火岩的古火山奇观仍保持着原汁原味,而具有一定规模的石柱林群现有16处,其中桂子山、瓜埠山和马头山石柱林由六边形、五边形规则石柱群组成。雨花石生成剖面群则长达100米。
  
  最令人叫绝的,是一种六合特有的被称为“金陵神罐”的岩石,这种外形像罐子的石头中间是空心的,四周却密不透风,目前地质学家也无法破解这种“空心石头”的生成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