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果树易,套袋卖果不易,且干且珍惜

 金核 2015-06-16

【亲】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目前,大多数地区的苹果和梨树已经套袋结束,很多人对果树的管理重点开始转移到施肥和夏剪上,认为给果实套上袋以后病虫害的防控就完成了一大半。但是,套进袋子里的果实在经过3~4 个月的发育生长过程中,依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存在。

一、果实上的风险:

1、黄粉蚜和康氏粉蚧,这两种害虫忌光喜欢黑暗的环境,在25℃左右且比较湿润的环境,即晴雨相间的天气,非常利于其繁衍。6月上中旬是黄粉蚜滋生繁衍开始加速的时期,此时若控制不好极易导致大量繁衍的黄粉蚜若虫从袋口钻进袋内果实上为害;

2、黑点、红点和黑屁股,是病菌借助于果面上因为套袋前打药不合理形成的伤口侵入果实表皮组织并就地繁衍的表现;

3、黑星病、炭疽病和轮纹病,黑星病病菌在春季主要集中在梨芽上繁殖,积累菌原数量,如果雨季雨水较多,就极易流行发展,进而波及到果实。炭疽病和轮纹病也是在套袋前就开始侵染幼果的,如果套袋前喷洒的杀菌剂种类或质量不合适,就意味着果皮内依然有病原菌存在,袋内较高的温度和湿润的环境也利于这些病菌的活动。尤其是在雨季叶面喷施杀菌剂较少的情况下,发病的叶片积累下更多的病原菌,就又为病原菌侵入进袋内的果实打下基础;

二、叶片和枝干上的问题:

除了红蜘蛛以外,腐烂病、轮纹病和炭疽病,在多雨季节繁衍活动极为活跃,频繁侵染叶片和枝干,很多人认为只要控制好果实上的病虫害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春秋季刮树皮抹药防治腐烂病和轮纹粗皮病,其实是马后炮,是病害已经导致树皮组织出现问题以后的补救措施,雨季重点对准叶片和枝干喷施杀菌剂才是防的重要举措。

因此,果树套袋以后的病虫害防治不能忽视。

1、持续干旱的天气时,注意红蜘蛛的肆虐,结合其它药剂的喷施,螺螨酯、阿维菌素、三唑锡、噻螨酮等杀螨剂交替使用,快慢结合;

2、时雨时晴略显干燥的天气,注意黄粉蚜和康氏粉蚧的发生,尤其是在6月上中旬、7月初这两个阶段,吡虫啉和毒死蜱持效性杀虫效果较好,啶虫脒和菊酯类速效性较强。两类杀虫剂或混用或交替,和杀菌剂或杀螨剂配合使用;

3、阴雨连绵的天气,则要注意黑星病、轮纹病和炭疽病以及黑点红点病黑屁股的危害了。注意使用铜制剂(尤其是波尔多液,耐雨水冲洗,持效性好)、苯醚甲环唑、氟硅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以及三乙膦酸铝等,灵活组合使用。

梨树套袋后病虫害防控方案

1、套袋一周以后喷施,螺螨酯+吡虫啉+阿维菌素;

2、10~15天后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其商品型制剂,比如仙农的必备或科博(波尔·锰锌),混配性质比较稳定的噻嗪酮;

3、7月初,噻螨酮+阿维菌素+苯醚甲环唑或氟硅唑;

4、7月中下旬,波尔多液+噻嗪·异丙威;

5、8月份上中旬,吡虫啉或毒死蜱+多菌·三乙磷酸铝;

6、8月底,啶虫脒+功夫菊酯+氟硅唑;

7、9月初,噻虫嗪+功夫菊酯+苯醚甲环唑。


黑星病病菌对氟硅唑、苯醚甲环唑比较敏感,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000倍,即可很好的防控黑星病的发生;


波尔多液对这些病害的预防效果非常好,但是当病原菌已经侵入到果树叶片或枝干树皮组织内以后,它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对于这类以保护为主的杀菌剂,除了提前喷施以外,还要注意和内吸治疗性杀菌剂配合使用;


多菌灵和三乙膦酸铝混合使用对轮纹病防效非常好,尤其是在病害已经零星发病的时候,喷施这个配方更合适。

套袋歌

火红五月火红天,苹果含笑挂枝间,

要想品质能过关,还得给果把衣穿。

外乡男女一溜串,会不会套都敢来,

一个袋子几分钱,果农一听真无奈。

硬着头皮冒着汗,车接车送进果园,

只因雇工太艰难,鱼龙混杂一鞭赶。

有人不会套果袋,拿在手里是反反,

有人做事心太贪,枝枝留果不套完。

一天能赚几百元,还嫌果子不太繁,

心里急躁如浪翻,面上还要陪笑脸。

临猗果农真正难,缺少人工急的转,

苹果不知啥价钱,成本就搁一大摊。

临猗是个农业县,果树面积占多半,

只要果业能发展,各行各业都好干。

政府是咱领头雁,多为群众排忧难,

要想果业成母舰,必须关注生产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