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辨木之 紫檀木和乌木

 昵称22369024 2015-06-16
在存世的文房雅玩中,以木头为材制作的占了很大比例。很多朋友在辨别明清木器所选用的材质时,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困惑,有时还会存在一些误区。以下是我的一点浅知拙见,供大家探讨。

明清木器所用材质首先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即“硬木”和“软木”。硬木制作的物件因其木质较为坚硬,所以在加工难度上要大于软木的;而软木则因为木质偏软,相对来说加工和雕刻起来略容易,因此软木物件的形制更多一些,造型多种多样。

硬木的品种相对来说较少,最为珍惜和贵重的当属紫檀木和黄花梨木,另外还有乌木、鸡翅木、铁力木和红木。软木品种较多,比较贵重的是楠木(金丝楠木)、柞榛木,桂圆木和高丽木,其他使用普遍和较为常见的还有榉木,榆木,槐木,樟木,柏木等,在此不再赘述。

硬木类材质因其稀缺性(紫檀、红木基本都不是中国本土所产),材质本身价值较高,一般加工工艺也较为精细,器物的存世量较少,收藏价值也高。软木物件存世量较大,制作工艺良莠不齐。收藏软木类物件,应该首选年份好,路份高,造型规整漂亮,制作工艺精良的。
喜爱硬木类物件的朋友较多,现今市场价格也普遍较高,因此在确认物件的新老之后,能够准确辨识硬木的木质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紫檀木

硬木中紫檀最为名贵。名贵的原因是紫檀木数量最少,大材少有,且基本依赖进口。紫檀木是所有木材类中密度最大、份量最重的,而且木性稳定,制作的器物不易变形开裂,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大多呈现出稳重的黑色或深紫红色。当然,由于使用环境、使用频率、木料选材位置等的不同,也有少数呈现出黄褐色甚至黄白或灰白色。紫檀木器在明清时期、尤以清中期前后,备受皇家喜爱,在此阶段制作的紫檀木器大多造型漂亮,工艺精美。

紫檀木最容易辨认的纹理就是牛毛纹状棕眼,大多数对木质略知一二的朋友都能很容易地分辨出来。但并非所有的紫檀都具有牛毛纹棕眼的特征,也有很多紫檀木器物因制作时选材位置不同,开料方向不同等原因,这一典型纹理显现得不太明显,或不易辨认。最容易与紫檀混淆的是棕眼细小的老红木。

最容易辨识的具有典型牛毛纹特征的紫檀木这样棕眼的紫檀很容易和棕眼很细小的红木混淆,但与红木的区别还是很多。首先在份量上,紫檀的密度要大于红木,因此紫檀的份量也比红木重。经验丰富的行家,有时根据份量便能有七八成把握来判断是否为紫檀。紫檀也有少数筋壮纹理,但比起红木的筋状纹理,间距要小很多也细很多。紫檀木质颜色较深,类似于鸡肝色,红木的内部颜色为红褐色,紫檀要比红木的色泽更深。特征不明显的,辨别起来不能仅依据一种特征判断,要根据各种特征综合衡量。



还有一些带有圆弧面的器物,表面的棕眼特征呈现为针尖大小的点状,有些包浆厚实的几乎看不到棕眼的特征。有些器物的造型和工艺,尤其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器物,如某个时期、某种造型、某种工艺,可能大多都是用紫檀或黄花梨制作的。如紫檀小杯子,此类小杯只要是硬木做成的,大多都是紫檀或黄花梨,尤以紫檀木居多。当然也有例外。这里也谈一点藏友经常碰到的误区。

误区一:将刮削下来的粉末放在酒精里,观察其颜色和分散程度来判断测试是否为紫檀。
此方法不确定性很大,没有一个具体的参考标准,全凭个人感觉判断,而且对物品有破坏性,因此并不可取。

误区二:根据能否在白纸上或墙面上划出痕迹来辨别是否为紫檀。
很多人,包括我本人都这么试过,但紫檀、乌木、红木都能划出痕迹来,所以此法不准确,不可取。

误区三:紫檀无大料。
紫檀木生长的确缓慢,内部多空洞,鲜有大料出现。但也并非没有大料,像紫檀炕桌便有独板面子的。我见过的最大的一只紫檀座子,独板面子,直径有四十厘米。估算能出此材的紫檀木原材,直径应该达六七十厘米。


乌木

乌木很少有大料,常见的老物件大多是乌木筷子,乌木尺子等小件。当然也不是绝对没有大材和大件器物,诸如佛龛,插屏座,甚至是椅子、方桌、多宝格之类。大件器物极少,所以价格都很高,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乌木辨认起来一般比较简单。大多呈乌黑色,棕眼十分细小,有些甚至看不到棕眼;有些局部带有黄褐色条纹,还有些乌木器物的表面会呈现出白色的、细小的浅裂纹。乌木

乌木的老物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包浆一般都不太好,没有如紫檀、黄花梨、红木等硬木老物件的包浆浑厚。但因其存世量较少,收藏价值并不亚于紫檀和黄花梨。2015年即春拍之后的余温,由于海外买家过多,导致一场拍卖会意犹未尽,决定8月份在次开拍,艺术品的价值体现也会在这次春拍中转折,潜水的价值将会一鸣惊人,期待吧!免费鉴宝  私下交易 价值是销售渠道的体现,理想的价格就要在高端平台展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