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塑料企业要做“互联网+”,可以从哪里下手?

 haosunzhe 2015-06-16


塑料期货或成“互联网+”强大推力



2015年度塑料产业大会日前启幕。化工市场上价格恶性竞争,让贸易商和生产商期待更多新思维。而塑料期货正在推动化工产品贸易加快奔向“互联网+化工”。


电子商务平台涌现


到处都是杀价的,现在搞化工贸易都快倒贴钱了。”四川省阆中市一位塑料贸易商感叹。其实,不仅仅贸易商,整个国内的石油化工行业都面临着严峻局面,2014年石化行业规模同比增长1万亿元,但是行业投资创下15年来新低,行业利润下降3.6%。


塑料市场竞争加剧下,塑料行业的贸易格局也正在快速“互联网+”。从生产商到中间商到下游企业,都在进行升级转型,纷纷采用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塑料期货市场,整个国内化工贸易环境正在发生全新的变化。


目前,国内多数煤化工企业已经开始进行网上销售和网上拍卖,基本都建立了商务平台,基本上都从过去传统的销售方式,到目前做一些中期远期和期货市场交易。


石化行业著名咨询机构——卓创资讯公司副总经理崔科增认为,对于未来的塑料贸易企业来说,可能生存的空间还要被压缩,对于塑料贸易企业来说,转型升级是必然的


互联网化和金融期货化是趋势


在操作方式上,要更多借助金融领域衍生工具,合理进行运作。也许到未来某一天,线上贸易商不用到市场去卖货,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期货交易平台直接去交易产品,这样销售成本的下降也是非常明显的,甚至现货贸易商未来可以转为投资的机构。


北京四联创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承涛对此表示认同,公司在去年销售给8000多家下游的客户,平均每个客户的成交量只有120多吨。从切身发展体会上看,未来石化销售企业将出现两个发展方向——互联网化和金融期货化,行业信息将更加透明,效率更高。


正是塑料期货市场的透明度和高效率,使得近年来产业客户参与期货交易呈上升趋势。根据大商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企业参与塑料期货交易的法人客户数为3013个,法人成交和持仓占比分别为7.3%和25%;截至今年5月,法人客户数已达5571个,法人成交和持仓占比分别为37.3%和42%,若加上法人单位以个人名义的成交、持仓,法人户占比应在50%以上,塑料期货已成为国内期货市场产业参与程度较高的领域之一


以聚丙烯(PP)期货为例,由于前期上市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期货培养了大批成熟的投资者,交易量一路攀升,上市首年交易量达到了6000万手(单边计算,截至2015年4月底),成为当年新上市品种中最为活跃的品种。


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表示,期货市场目前正在由散户化向机构化转变。此前,期货市场散户量为120万户左右,截至去年已下降至80万户左右,但市场规模从1000多亿元增长到4000亿元,市场结构正在向机构化转变。


与此同时,塑料期货市场也在加快满足贸易商快速进入金融市场的交割要求。目前,塑料各品种的主要交割大多发生在主要的现货消费集散地,同时也是期货的基准交割地,期货市场价格完全代表了主流的现货市场价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