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炎还能这么治,有缘才能看到!

 星集 2015-06-16



小编导读

生活中,患有鼻炎的朋友实在不少,鼻炎或许不是什么大病,但时常鼻塞、流鼻涕,也会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很多朋友更是常年饱受鼻炎之苦。有人通过吃药来治疗,但有些人坚持不下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随时可能出现,又或者觉得药苦,难以下咽,但鼻炎常年在身侧,始终甩不掉,怎么办?神奇的针灸有疗效!


鼻炎是常见病症,临床上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急性鼻炎多数为滤过性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症,慢性鼻炎是急性鼻炎反复发作的结果;急性鼻窦炎往往是急性鼻炎的延伸,而慢性鼻窦炎多为急性鼻窦炎转变而成。

【临床表现】

1急性鼻炎

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发热、头痛、打喷嚏、乏力等全身症状。

2慢性鼻窦炎

一般呈持续性鼻塞和长期流脓涕,可伴有头痛、头晕及嗅觉减退等症状。

【治疗】

方一

1取穴

主穴为迎香、合谷。发热配大椎、曲池;头痛配印堂、太阳。

2操作方法

取坐位,患者头后仰。迎香成15°角向四白方向透刺,合谷直刺0.51寸,均用捻转刮针手法。急性鼻炎和急性鼻窦炎可间歇行针1530分钟,510分钟行针1次;慢性患者用短促行针法。每日针1次。急性鼻炎针至痊愈为止;慢性鼻炎可5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2天。症状消失后,仍须间日1次,继续治疗35次以巩固疗效。

3病例

例一:钟某,男,39岁。1964118日初诊。

7年前因感冒而引起鼻塞流涕,嗅觉逐渐减退,时好时犯,症状时轻时重,近3年鼻息不通,只能用口呼吸,嗅觉完全消失。在成都某医院诊断为鼻间隔肥大伴慢性鼻炎。曾先后3次手术治疗,术后有所好转,但半年后又恢复如前。经他人介绍来此针灸治疗,采用上法,针迎香、合谷,每日针1次。针后患者即觉鼻息较前通畅,针3次能嗅到酒精和汽油味,针至第5次,症状基本消失;又间日1次,治疗3次以巩固疗效。半年后追访,未再复发。

例二:曹某,男,42岁。197773日初诊。

鼻塞不通,流清涕已多年,伴有头痛、头昏等症状;易感冒,感冒及受凉后症状加重。某医院诊断为慢性副鼻窦炎。经常服药治疗,但效果不显。用上法,针印堂、迎香、合谷,手法及行针法均同上,每日针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天。

二诊(118日):经第1疗程治疗,鼻腔已通气,清涕显著减少,头痛消失,治法同上。

三诊(1111日):诸症消失,又隔日针1次,治疗4次以巩固疗效

方二

1取穴

囟会、绝骨。

2操作方法

以上2穴均隔姜片(约1分厚)灸之,艾炷如枣核大,灸至姜片呈灰褐色为止,一般需灸45壮,每日灸1次。先灸囟会35次,无效时,再换绝骨。

【按语】

鼻炎属于中医学鼻渊”“脑漏的范畴。如《素问·气厥》载: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又如《景岳全书》载:鼻为肺窍,又曰天牝,乃宗气之道……若其为病,则窒塞者谓之鼽,时流浊涕而或多臭者谓之鼻渊,又曰脑漏

鼻炎一病,针灸治疗效果良好。中医学亦早有记载,如《资生经》载:王执中母氏,久病鼻干有冷气……后因灸绝骨而渐愈。执中亦尝患此,偶因绝骨微痛而著灸,鼻干亦失绝骨为足少阳胆经穴,系足三阳经之大络,《难经》载:髓会绝骨又脑为髓海,胆移热于脑而成本病,故灸绝骨能疏泻胆经邪热而清脑髓,脑髓清而鼻渊自愈。又如《针灸甲乙经》载:鼻鼽不利,室洞气塞……迎香主之《针灸大成》载:鼻塞……合谷、迎香近代临床实践也证明,迎香、合谷2穴治疗鼻炎确有良效,各种类型的鼻炎均可用此穴治之。迎香、合谷均为大肠经经穴,可疏调阳明经气,因手阳明经脉循鼻旁而又与肺相表里,肺开窍于鼻,因此取此穴治疗鼻炎有良好效果。

笔者曾在自己身上观察隔姜片灸后,姜片颜色的变化同患者感觉的温度变化情况:艾炷如枣核大,姜片约1分厚,当灸至艾炷周围姜片呈咖啡色时,患者有温热感;呈灰褐色时,有灼热感;呈炭黑色时,一般可由烧灼痛转为钝痛或微痛,此时局都可起疱,若继续灸时,则又由疱转为焦枯,可起到着肤灸的作用,甚则灸后化脓。

新媒体编辑:王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