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 +”时代的工业

 慈溪全媒体 2015-06-16
?

推荐人:许元荣

=第一财经研究院(北京)主任=

推荐语:

我们正在走进一个“万物可互联,一切皆数据”的新环境,在各种CPS设备的广泛应用下,一切沉睡的对象都成了新的数据源,然而我们如何更好地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并且将这些数据应用在工业4.0、工业互联网的浪潮中,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中科院陈曙东博士在这篇《“互联网+”时代的工业4.0》中表示,通过现实生活中数据量的改变及应用,能够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业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正如文中所说,“传统的工业就是把材料加工成产品,而在当今工业4.0时代,则是通过个性化制造平台,借鉴互联网模式的工业制造系统,从设计开始,覆盖消费者使用和体验的全过程。”这样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和CPS等设备数据的传送,我们就能够实现以前难以想象的“私人定制”。这样生产出的产品必将更加贴近用户,更能提升客户的个人体验。


世界加速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DT(Data Technology)时代,这一时代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海量数据将向我们袭来,我们要通过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碎片化的非结构性数据的整合和利用,来为企业和个人带来效益最大化。工业4.0时代其实就是大数据和传统工业深度融合,其所带来的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的改变将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只有抓住这一时代的脉搏、把握大数据、顺潮流而走,才能成为数据时代(DT)的赢家。




万物互联时代,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再到工业4.0,产生了大量的人机互联、机器与机器的互联。在“互联网+”这个新的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和工业4.0如何和谐发展?在前不久的“亚信大数据开放日”上,来自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筹)、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物联网系统架构与数据交易技术研究中心的陈曙东博士、研究员兼博士生导师,介绍了对工业4.0与“互联网+”的思考。陈曙东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的百人计划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云计算在物联网和相关应用领域的应用。


陈曙东认为,数据是现实世界的一种影射,工业4.0是其中的表象之一。当前出现了跨界现象——传统的行业冲到互联网业里面来,如餐饮行业也在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归根结底抓的是客户和客户数据。另外,越来越多产业创新都走在依靠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的道路上,这就是互联网的新时代,叫“互联网+”。


新互联网思维


陈曙东认为,在互联网新时代,“人的创造力”是一个重要的新维度。陈曙东表示,透过现象看本质,互联网思维真正的要义,在于万物互联的时代,任何环节的信息交流都会被加速,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能。数据存储和计算的成本逼近于零,可以实现产品和市场的极致拓展和快速迭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六次信息革命,包括文字、电磁波、互联网等,都是对信息传播进行加速的过程。工业时代是以生产资料为中心,比如信息行业关注磁盘和数据的存储空间;而当这些生产资料的成本逼近于零的时候,关注的对象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生产力——人。这就是从以生产资料为中心到以生产力为中心的变革,也就发展为互联网的新时代——“互联网+”。


从信息的传递方式看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新时代,信息的传递正从目录和搜索式(“他们的”)向社交网络和UGC式(“我们的”)到个性化(“你的”)方式过渡,世界将以“你”为中心,为“你”定制和展现,这些转变催生了个性化的商业模式。个性化的商业模式是现代社会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工业时代的大规模、低成本和标准化正在逐渐成为历史,信息时代的大规模、个性化和高价值化正在到来。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将会颠覆现有的经济模式,彻底改变传统商业的服务模式。在未来,商家将为每一个终端消费者提供专属的产品和服务,由“个性化”技术来驱动商业,所有的产品注重个人的需求和体验。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的策略包括以产品为核心、以客户为中心和以用户体验为目的。以产品为核心就意味着要把产品做到极致。瑞士的机械表、宝马汽车、苹果、小米等其实都已经把产品做到了极致,抓住了以产品为核心的企业发展策略。客户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互联网思维常提到的一点,如果客户与产品定位相悖,客户群体最终将流失。若要以客户为中心,则用户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以用户体验为目的,将成为未来很多企业体现产品价值最大化的一个方向。



智能制造泛电商平台


什么叫作工业4.0?传统的工业就是把材料加工成产品,而现在大制造的环境不一样了。工业4.0的概念来自于德国,智能制造等是美国提出的概念。“大制造”就是产品活动的过程覆盖面扩大了,包括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制造的活动范围也从企业内扩展到企业间甚至是全球的覆盖。


陈曙东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工业4.0的核心是搭建智能制造的泛电商平台,它是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的柔性制造平台或个性化定制平台。类似德国的工业4.0,借鉴了互联网模式的大型工业制造生态系统。在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协同工作、按需制造、覆盖产品制造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订单驱动、按需生产;零部件配送;生产车间排产制造;物流配送;后台支付,后期运维;售后服务等。这个平台从设计开始,覆盖了让消费者实际使用和体验的产品与服务的全过程。


泛电商平台的功能包括:将产品的设计、生产材料的物流、制造流水线上的工程监控、成品运输及后期运维等环节模块化、信息化,以服务的方式发布在电商平台上;定制产品的需求方可进行服务选择和服务组合,将满意度最大化;产品的制造方可对生产环节进行动态监测和调整,实现制造环境的所有组成部分协调工作、智能管理,最大化提高资产利用率,实现“全车间最优化、全厂最优化”;打通整体生态供应链的上、下游,通过数据的共享,供需双方可直接通过“订单状态”进行对话,并利用测、管、控等过程数据,挖掘大数据价值,探索商业模式。


泛电商平台的技术挑战


智能制造泛电商平台的技术挑战在哪里呢?陈曙东表示,泛电商平台必须是一个开放透明的网络平台,为原料提供商、制造商、服务商等提供安全、可控、高效的服务,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云服务平台。“开放”意味着传统制造业从封闭式生产模式向开放的互联网模式转型,生产过程对消费者尽可能地透明,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还需要对不同角色进行多方协同,包括消费者、电商、社区等可通过平台进行个性化定制交互,设计师可通过平台进行全球化协同设计,制造商可通过平台进行全球工厂的协同制造等。据陈曙东介绍,海尔已经初步实现了家电智能制造泛电商平台。



在泛电商平台的探索方面,中科院对“云工厂”进行了探索:包括按用户需求查找周边闲置设备、扩展新的合作伙伴;将自有闲置设备置于“云工厂”服务中,为有需求的用户提供使用,增加设备的使用率;根据设备位置分布特征进行集中的片区技术服务。中科院还在数字工厂项目上进行了探索,“感知三一智慧工厂全息车间”项目获得了2012年工信部优秀物联网解决方案奖,主要是把企业的控制平台与管理平台融合起来,形成自动化系统(生产过程控制)和信息系统(生产过程管理)的融合。


陈曙东介绍说,泛电商平台要建立面向企业的私人商圈、面向个人的虚拟社区,实现企业和个人之间的B2B2C,提供研发、销售、生产、采购、服务等制造全周期产业链在线协同服务,提供资源/能力发布、管理与共享平台,整合大量制造资源与制造能力。


无论构建面向智能制造的泛电商平台,还是面向食品安全的大数据服务平台,都要做以大数据为对象的业务,而不是简单地用数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以大数据为对象,就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抓住了根源就要尽量改变未来。陈曙东认为,工业4.0就是要尽量地改变未来,这也是大数据的核心竞争力。

节选自文章《中科院陈曙东:“互联网+”时代的工业4.0》

微信号:云科技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