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题评谈:你会将家庭矛盾放到朋友圈吗?

 nizijun 2015-06-17
话题评谈:你会将家庭矛盾放到朋友圈吗?  

  身边的不少朋友喜欢将自己的家庭矛盾特别是感情问题放到微信朋友圈里晒,让朋友们主持公道。当您和家人发生矛盾时,会不会将矛盾交给朋友圈里的朋友?在朋友圈能得到解决吗? 

 朋友圈里不言家事
  作者:龚慧枫
  亚弘刚捧起晚报读了几行便向妻子小苹招呼道:“喂,来看!报纸上说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往‘朋友圈’里晒,当心被坏人盯上了!”
  小苹心中一动,却嘴硬道:“还用你提醒,我才没有那么笨呢!”小苹自从半年前开通了微信朋友圈,便整天捧着手机忙个不停。亚弘看她一会儿把家族聚餐的照片发上网,一会儿把孩子洗澡的照片上传,禁不住问道:“你的朋友圈都有些什么人啊?”小苹不以为然道:“不就是亲戚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咯。”亚弘提醒她:“你要先熟悉朋友圈的功能啊,如果你的朋友让其他朋友看朋友圈内容,那你的照片人家也能看到的。”小苹偏不相信,暗地嘀咕:“看到又怎么样,人家又不认识我。”
  第二天,身为单位财务的小苹到银行办事,碰到下属单位的财务小刘。小刘刚看到她就笑嘻嘻地说:“你儿子长得很像你老公啊!一点都不像你!”“咦?你认识他们吗?”小苹奇怪地问道。“你不是放上网了吗?我在朋友的朋友圈看到的,我还和单位的人说,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像的父子俩。”小苹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才好。
  但小苹对朋友圈已经产生了依赖,习惯于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都诉诸朋友圈。不久后的一次,她因为买股票的事与亚弘一家闹了矛盾,当晚一怒之下在朋友圈来了个“竹筒倒豆子”,并且标注上“奇葩的一家人”字样。
  待到第二天冷静下来,小苹的气消了一半,刚想和亚弘心平气和地谈一谈,没想到却再次感受到朋友圈的威力。先是同事小李悄悄问她:“苹姐,你和陈哥吵架啦?”小苹还在诧异他怎么知道,又被单位工会主席叫了去,从“家和万事兴”的角度扎扎实实地接受了一番教育,紧接着就接到远在家乡的老妈的电话,问她和亚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小苹奇怪极了,紧张地问:“妈,您是怎么知道的呢?”“你表姐一早给我打电话,说是在网上看到你这样写的!”想到那个让她哭笑不得的朋友圈,小苹一筹莫展。
  回到家,小苹还在琢磨着怎样告诉亚弘这件事,亚弘便笑问她:“得到教训了没有?以后看你还敢不敢什么都往朋友圈里晒?”“咦?你怎么知道的?”“本来我是不知道的,但一上班先是你们单位的领导打来电话,了解咱俩吵架的事,然后是岳母大人打来电话兴师问罪,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当晚,亚弘看到小苹在朋友圈里敲下这么一句:“从今往后,此处只诉温暖不诉殇。”忍不住再次打趣道:“酸得很!那家事还敢不敢诉?”小苹脸上挂不住了:“去去去,朋友圈里不言家事,行了吧!”

小晾怡情,大晒伤身

  作者:崔新娟
       那天朋友聚会,我发现,看似温柔的小茶在她老公面前颐指气使,便开玩笑地对她老公说:“平时看你挺man的,怎么在老婆面前便像个受气的小媳妇?能不能拿出你的男子汉气概,给她一个有力的反击?”小茶拿出手机对准她老公说:“你反击试试?看我不把你暴力的模样放到朋友圈,让大家一起谴责你!”她老公举手做出投降状,笑着说:“快拿开镜头,我好怕遭受网络暴力哟!”  
  这一幕在我的心里激起了小小的浪花,我想,以后老公如敢欺负我,我也可以放在朋友圈里晒!
  几天后,老公骑着电动车载着我去逛街,在一家小店我们因为意见不同争执了几句。从店里出来,老公推着电动车迟疑了一下后,居然头也不回甩下我径直而去。我那个气呀!拿起手机对着他的背影一阵狂拍,然后传上微信朋友圈,并配上文字:“因为芝麻大的一点小事就把老婆扔在半路上,这样的男人是不是太狭隘了?”
  微信发送出去不久就收到了一呼百应的效果。朋友圈里的朋友们纷纷仗义执言,有的表示愿当护花使者;有的则咬牙切齿要为我“报仇雪恨”。大家的慰藉让我舒坦了许多,正划拉着,手机震动起来,看见老公的号码,我赌气摁下了拒听键。但是很快又收到老公的微信道歉:“老婆,我真不是故意的,我以为你坐上车了,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等着别乱动啊,我马上去接你!”
  尝到了些许甜头,此后和老公稍有摩擦,我便会在微信上大倒苦水。开始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也能得到老公的疼爱,可次数多了,我渐渐发现自己发出的“控诉”微信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
  那天晚上,老公有应酬,回家特别晚。回到家,倒床就睡。我拍下老公烂醉如泥的睡态,发到朋友圈,很快就听到此起彼伏的互动声:“哟!醉成这样!”“嫂子,家丑不可外扬!”“要是我在自己家都要受网络监督,我可受不了!”怎么听上去,有点刺耳呢!
  “吱吱吱……”我的手机震动起来,小茶慵懒的声音传过来:“亲,夫妻之间摩擦难免,偶尔发一次可以增加情致和沟通,但动不动就往朋友圈发,不仅暴露隐私,而且也打扰朋友圈,还是删了吧……”
  听了小茶的话,再看看大家的评论,我忽然明白,小晾怡情,大晒伤身。夫妻之间的感情纠纷要晾晒有度,否则,将会与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背道而驰。这样想着,我默默地清除了发到微信上的图片。

自家事还得自家断

  作者:在路上
  如今的微信朋友圈俨然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承认,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它缩短了朋友之间的距离,为情感的联络和维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
  但朋友圈不是万能的,将包括情感问题在内的家庭矛盾放到朋友圈里晒,希望圈里的朋友主持公道,在我看来,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情感问题也好,家庭矛盾也罢,一旦到了需要别人参与评判、帮助解决的时候,很可能已经到了问题严重的地步。当然,也不排除在特定环境、特定语境、特定心情下,两个人突然间发生碰撞和矛盾的特殊情况。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两个最清楚事情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的当事人,都无法说服彼此,又如何能将矛盾的原始面目,不掺杂个人色彩,客观理智地还原到朋友圈呢?如果展现到朋友圈的仅是一面之词或片面之言,那充其量也不过是为自己的说辞拉张“选票”而已。可是,家务事的解决拼的不是人气、不是人缘,所谓公道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里。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老祖宗的智慧来源于实践并且被实践反复证明。很多时候,家庭矛盾发生了就发生了,没有对错之分。适时地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很快就会雨过天晴。如果一定要晒到朋友圈里,让大家评判是非,可能反而不利于问题的及早解决。圈里人多,有损友,也有益友,有和事佬,也有伪法官,意见多是必然的。如果当事人缺乏一定的理性判断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那么通往公道的路将难以看到尽头。
  说到底,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家事,还得自家断,没有必要放到朋友圈给大家增加麻烦。自家水平低,断不了,就认个错,低个头,服个软,其实并不丢人。如果觉得没面子,可以换个角度这样想:丢人丢在家里,也没有什么损失。对不对?

旁观者言:普通朋友很难给出有所裨益的建议

    作者:颜 藻

  据说,国人平均每天触摸手机150次。智能手机带来了各种便利的同时,俨然成为我们人体的一个“新器官”。我们可以看到智能手机以及社交软件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前你可能通过语音通话跟朋友闲扯,但现在你可能更多地使用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微信朋友圈也是朋友之间弱联系的一个途径,在朋友圈这种半公开的地方晒自己的私事似乎没什么大问题。不过,中国人向来提倡家丑不外扬,既然外扬了,那么我们就得问:这能否最终解决问题?

  伴侣之间吵架是家常便饭,假如仅仅是日常的家长里短,本身并不是重要的问题,当然不需要对策以解决。而很多人在朋友圈晒自己的家事,实际上有种吐槽的意味,苦水倒了,心情也就畅快了,这自然不是问题。不过,假如你常常在朋友圈吐槽的话,你大概要注意:小心被屏蔽,因为即使是好朋友也没有义务时刻关注你的负面情绪。而你可能要先考虑一下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如何,而不是急于解决问题。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其中的道理大家都明白,那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交给朋友圈里朋友主持公道的纠纷描述往往是失之偏颇的,对此,即便是再高明的法官也无法分析个中症结。因此,除非对你以及你的家庭关系有较深了解,不然,普通朋友很难给出有所裨益的建议。如此,你还不如找对你知根知底的好朋友咨询更好。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