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破侦查讯问僵局的对策| 侦查

 心雨室 2015-06-17

  (一)基础对策。
1.证据基础。要综合运用侦查手段获取证据,奠定侦查讯问的坚实基础。“证据是诉讼的灵魂,也是司法公正的基石”。在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要自觉克服口供主义的错误倾向,充分认识到证据不仅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客观依据,而且是促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杜绝刑讯逼供、避免冤假错案发生的重要保障。那种过分依赖侦查讯问手段,试图在缺乏必要证据的情况下,通过“突审”获取口供进而再顺藤摸瓜地获取其它证据来破案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这就要求侦查人员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对各类案件的现场勘查工作,进一步提高对现场痕迹物证,特别是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固定、保全和分析鉴定的能力,以获取关键的第一手证据。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平台,综合分析、判断、利用各种信息,大力提高侦查工作的精确化程度。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技术装备,提高侦查工作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刑事技术、技术侦察、网络监察的功能和作用,综合运用传统的和现代化的侦查手段多渠道地获取证据,从而确保侦查讯问工作沿着法治的轨道顺利进行。
2.能力基础。要加强侦查讯问队伍建设,提高讯问人员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讯问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交锋,时时刻刻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对讯问人员的素质要求甚高。首先讯问人员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喜怒不形于色,做到事事胸有成竹,才能给犯罪嫌疑人造成心理压力。讯问人员在与犯罪嫌疑人进行语言攻守过程中,精准的语言表达,有礼有节的态度,不卑不亢的行为举止,都会给犯罪嫌疑人造成邪不压正的心理压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犯罪嫌疑人的抵抗心理。其次讯问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必备的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精通讯问学知识和讯问业务,同时侦查机关要根据侦查工作需要,加强讯问人员进行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测试以及侦查讯问技能的专门培训,力争培养一批熟悉政策、精通法律、能言善辩、见多识广、洞悉心理、足智多谋、讯问技巧娴熟的侦查讯问队伍,并尽可能地提高其专业化程度,以充分发挥他们在侦查讯问中攻坚克难的作用。
  (二)预案对策。
  要更加注重审讯预案的制定。首先要熟悉案情,讯问人员必须对案件材料,已经获取的证据及这些证据的证明程度,还有那些问题不清楚,还缺少哪些证据,涉案的有关人员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关系等烂熟于胸,做到有备无患。在讯问开始前,我们还必须通过换位思考,提前想好犯罪嫌疑人可能进行辩解的种种理由,并认真搜集证据,详尽占有材料,以便堵死其退路。其次要认真分析研究犯罪嫌疑人的各项情况,在案件的初查阶段就应该注意搜集有关犯罪嫌疑人个人以及家庭等情况,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学历、爱好、个人经历、收入来源、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情况的掌握,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和讯问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情况,以便采取不同的讯问策略,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每次讯问都要具体安排和准备,即此次讯问的问题是什么,准备提哪些问题,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式提出,犯罪嫌疑人可能作哪些反映和回答,我们又准备怎样作适当处置,需要使用哪些证据,怎样使用,什么时候使用等等。
  (三)战术对策。
1.转变认识法。转变认识法,是指侦查人员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对抗态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其进行政策、法律、道德品质、形势、前途等方面内容的教育,使犯罪嫌疑人转变原有的错误认识和不良态度,接受正确认识,认罪服法的方法。转变认识属于理念突破,主要解决犯罪嫌疑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其特点具有自觉性。这种方法不是强迫其承认犯罪,而是通过其转变思想、态度和立场,使其心悦诚服并且自觉地坦白交代犯罪事实的方法{3}。因此,转变认识法是集思想性、政策性、法律性和讯问艺术性为一体,兼顾难度性较大的方法,是攻心夺志的根本方法。它通常伴以疏导、例证、晓之以理和规劝等方式进行。这种方法运用得当,可起到消除抗衡作用,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避免侦查讯问僵局的发生。
2.情感感化法。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主观感受和态度评价。体验,是情感的基本特征。情感和情绪通常不作严格区分,但在特定的范围内又各有不同的含义。情绪主要和生理的需求(如对食物、水、空气、运动的需求)相联系,不稳定,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情感主要和社会性的需求(如对劳动、交往、艺术、文化、知识等的需求)相联系,较稳定,是人所特有的,与人的意识紧密相联。因此,情感带有社会历史制约性。“感化”,是用潜移默化或劝导的方法,使人的思想逐渐起变化。情感感化法,是指侦查讯问人员用富于情感性的语言和行为,打动和感化犯罪嫌疑人,消除其抵触情绪,唤醒良知,培养积极情感,从而转变态度和立场,认罪服法的方法。情感感化着重从情感上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感化,通过关心、帮助解决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等行为举动,用潜移默化或直接劝导等方式,正确把握犯罪嫌疑人的情感方向,引导其积极情感并加以支持,使对立情绪逐渐弱化,达到强化供述目的。具体而言,可以从情绪上调控、培养和激励犯罪嫌疑人的积极情感。要从细微深处入手,多在法律上帮助、生活上关心、态度上诚恳、行为上冷静。通过情感感化,满足犯罪嫌疑人“情有可依”的心理需求,进而融洽双方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讯问气氛。总之,人的全部认识过程是和情感紧密相联的。没有任何情感的侦查讯问过程是不存在的。侦查讯问的主体和对象是人,情感是联系讯问主体和讯问对象的纽带。因此,侦查讯问人员要做好侦查讯问工作、提高侦查讯问水平和质量,防止侦查讯问僵局的发生,情感感化是最佳的选择。例如,2009年7月,在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潭水库发现两具被抛入水库中的尸体。通过侦查人员调查发现,可能为犯罪团伙所为。当犯罪嫌疑人查到后,主犯荣某某拒供心理严重,百般抵赖,拒不开口交代案情,使案件一度陷入僵局。在审讯中,侦查讯问人员从以亲和为主,多方关心、感化犯罪嫌疑人,终于在一次审讯中,讯问人员一个细微举动,使其心理震动而产生感激之情:当夜11点多,大家都很累也很饿,讯问人员给荣某某泡了一碗方便面,又拿毛巾让其擦脸,并同侦查讯问人员一同就餐。这使荣某某感到自己的人格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使其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供述了有价值的案情。惊人的罪恶终于浮出水面,震惊四川的“3·26”特大案件彻底告破{4}。
  应当注意的是:侦查讯问人员在讯问中,不能无原则地同情和关心犯罪嫌疑人,侦查讯问人员的言谈举止要在法律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和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坚决杜绝为了获得犯罪嫌疑人的好感,达到实现突破认罪之目的,而无原则地满足其非法和无理要求,或将满足需要作为诱供的条件。
3.消磨意志法。意志,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力量,由言语和行为表现出来,是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意志,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消磨”,其基本含义是指逐渐消耗、消除或消灭。这里指的消磨意志法,是指在侦查讯问中着重消耗和摧毁犯罪嫌疑人的顽抗意志,以缓解和消除其在讯问中的对立情绪的方法。消磨意志着重从动摇、瓦解犯罪嫌疑人的对抗意志、抑制供述障碍而言。在实践中,有些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总是以狡猾诡辩的面貌出现,竭尽全力施展各种伎俩负隅顽抗,意志较为顽强。这种对抗行为和态度,是受其错误的思想认识,顽固的抗衡心理所支配,这是促使犯罪嫌疑人敢于抗拒、不如实交待罪行的精神支柱和内部推动力。如果按照常规的说服教育或者出示证据等方法很难打动他们。因此,讯问人员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从动摇和瓦解犯罪嫌疑人意志的角度出发,打破或摧毁其精神支柱,使其拒供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并无能力再形成对抗状态,从而引发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动机,唤醒罪责感。消磨意志法在侦查讯问实践中,常采用的表现方式,诸如增强讯问的连续性、间断停审和攻其痛点等方法。以此实现突破讯问僵局。
4.诈术。要更加注重审讯过程的技巧运用,不仅要注意区分审讯技巧与非法审讯方式的界限,也要分清审讯谋略和违规讯问的界线。新《刑诉法》第50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但在实践中,侦查人员往往会采取一定的审讯策略,其中必不可少地会用到“欺骗”或者“哄骗”手段,这是侦查规律的必然要求。正如专家所言“审讯人员也应该了解法律所允许的审讯策略和技术。这些策略和技术建立在以下事实基础上:即绝大多数罪犯不情愿承认其罪行,从而必须从心理角度促使他们认罪,并且不可避免要通过使用包括哄骗因素在内的审讯方法来实现。波斯纳指出,“法律并不绝对地防止以欺骗手段获得口供;在审讯中是允许一定的小诡计的。特别是夸大警察已获得的、对嫌疑人不利的其他证据,让嫌疑人觉得招供不会失去什么的预先战术设计,都是许可的”{5}。刑事审讯专家也指出,审讯人员必须合法取得嫌疑人的供述,然而,“审讯人员也应该了解法律所允许的审讯策略和技术,这些策略和技术建立在以下事实基础之上:即绝大多数罪犯不情愿承认罪行,从而必须从心理角度促使他们认罪,并且不可避免地要通过使用包括哄骗因素在内的审讯方法来实现。这种方法被恰当地规定下来”{5}。

【参考文献】 {1}刘洪秋.公安口才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185.
{2}任青山.预审实务百科[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270、345.
{3}薛宏伟.审讯过程论[J].公安大学学报,1999.(1):73.
{4}[天网]黑龙滩之谜[DB/OL].http://news.cntv.cn/program/tianwang/20100407/105237.shtml.
{5}龙宗智.试论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J].法学研究,2002,(4):97.

本文节选自《新<刑诉法>背景下突破讯问僵局的思考》,作者刘申时,来源中国刑事法律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