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各国人均GDP与人均寿命的关系

 大道至简64382 2015-06-17
  当下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的环境污染问题了,毫无疑问大家都不希望成为环境污染的牺牲品,然而历史和现实毫无疑义地证明了一个事实——和成为发展的牺牲品相比,当落后的牺牲品的可能性更大。

  田园生活现在是个很美好的字眼,在农业社会处处是青山绿水,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农业时代,大部分人的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就连皇室都不例外,康熙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寿皇帝,活到69岁,现在说起来都接近于早逝的水平。但这个寿命在皇帝中却是罕有的,中国历史上一共有过446个皇帝,平均寿命只有42岁,所以才会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

  如今工业社会环境污染远高于农业时代,但现在人们至少活过70岁才算正常,80岁算寻常,90岁并不稀奇,百岁以上才能算稀少,而70岁以前死亡都只能算早逝。

  有学者研究发现预期寿命主要是由一国的人均GDP所决定,长寿是人类的普遍愿望。但平均预期寿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以人均GDP衡量)的国家,其人均预期寿命就越长。就国内的情况而言也是如此,尽管落后地区的环境污染水平要远低于发达地区,但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如北京81.35岁、上海82.51岁、天津81.19岁、江苏77.8岁、浙江78.17岁)平均预期奉命明显比落后地区高(贵州73.45岁、青海69.96、新疆72.35、西藏68.17岁、云南69.54岁)。由世界银行提供的117个国家从1980-2011年的历年数据显示,人均GDP对国家间预期寿命差异的影响率为74%。概括地说,人均GDP对人均预期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此外,预期寿命会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快速提高——根据国际经验来看,平均而言,世界人均GDP翻一番会提高男性的预期寿命4.6岁、女性的预期寿命5岁。

  世界各国人均GDP与人均寿命的关系

  毫无疑问,就经济发展的讨论必须要尊重关键事实。中国当前存在的 “GDP无用论”的观点根本就是错误的。相反,GDP水平对社会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尽管几乎四分之三的预期寿命差异是取决于人均GDP,但这也意味着四分之一的预期寿命差异是取决于其他因素——事实上,预期寿命是一个衡量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非常敏感的指标,因为其综合反映了医疗服务、环境、教育和其他生活质量指数以及纯粹的人均GDP影响。因而,有些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高于他们经济发展应有的水平,而有些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低于他们经济发展应有的水平。这些差异体现了环境、医疗、教育和其他因素对预期寿命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依据2011年国际平均水平,按照人均GDP计算,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应仅为70岁,但其实际数据为76岁;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应为81岁,但其实际数据为79岁。也即是说,中国的预期寿命比就其经济发展水平预期的寿命高了六岁,美国的这一数据则低了两岁。由此可见,中国的其它因素(医疗服务、环境、教育、食品等)而非纯粹的人均GDP增加了其预期寿命,而美国的其它因素则降低了其预期寿命。

  就发达国家而论,美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明显落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美国人均预期寿命最高的纽约80.9岁,上海为82.51岁)。美国的人均GDP是所有主要发达国家中最高的,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都高于美国!美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世界排名比其人均GDP世界排名低21位。因而,美国的医疗服务、环境、教育等其它因素而非人均GDP对其预期寿命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比之下,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是五个主要发展中国家——金砖五国中最长的,虽然其人均GDP并不是最高的。印度人均预期寿命为65岁,俄罗斯为69岁,巴西为74岁,南非为58岁,中国为76岁。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世界排名比其人均GDP排名高40位——这表明,和美国的情况相反,医疗服务、环境、教育、食品等其它因素提高了中国人均预期寿命。

  世界各国人均GDP与人均寿命的关系

  这一数据有力地回击了中国当前存在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首先,如微博上不时有人声称,中国GDP高速增长的影响被其他领域的消极发展所抵消了。

  毋庸讳言,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存在一些负面的问题,例如中国各城市当前的雾霾问题。但这些都是前进过程中的问题,中国可能需要十年左右才能达到国际界定的发达国家水平。但总的来说,中国的预期寿命显著高于就其经济发展水平所应达到的寿命——即医疗、环境、教育、食品和其他因素对预期寿命是正面而非负面影响。

  如上文所述,中国预期寿命比就其经济发展水平所应达到的寿命高六岁。相反,倒是可以指责美国“唯GDP论”——其预期寿命比就其经济发展水平所应达到的寿命低两岁。

  其次,“GDP无用论”的观点也完全是错误的。提高人均GDP,只能通过GDP增长来实现,是提高预期寿命的最有效手段——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大多数民众都希望长寿!

  因而,有些人声称的“中国GDP增长并不重要,因为其被其它消级的社会发展所抵消”的说法是大错特错。首先,因为较高的人均GDP是延长居民预期寿命的最重要方式;其次,证据显示,医疗、环境、教育和其他因素对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正面影响显著优于其人均GDP水平。

  中国人要想长寿,就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GDP必须保持持续增长——这将会提高约四分之三的预期寿命;第二,如果可能的话,中国必须进一步改善能让中国保持预期寿命高于其经济发展应有水平的诸如医疗、环境、教育、食品等其他因素条件。

  因为长寿无疑是大多数中国人“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在讨论这一严肃的议题时必须要以准确的事实而非不正确的煽动为依据就非常重要——不加夸张地说,这事实上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