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月清风的灵气,造诣精深的彻悟:读《习坎庸言 鸭池十讲》

 昵称535749 2015-06-17
时间:2015-06-16 

2015年的夏天,鄙人遇到了一件小小的大事,我的一个电脑软件突然崩溃,所有资料荡然无存,我郁闷整日。1941年的一天,罗庸先生租住的农房这火,所有藏书被焚。他泰然处之,并此后周末给学生们讲授中国文化,习久得集《习坎庸言》。我在郁结时,遇到这样一本书,首先便被罗庸先生的超然情怀所感佩。

罗庸先生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和国学的研究专家,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和文化造诣。这本《习坎庸言/鸭池十讲》正是凝结着先生潜心研究的思想精髓。 “习坎庸言”来历正如上段如提。它包孕勉学、识仁、六艺、诸史、九流、理学、经世、文章、种族、文化、质文、礼乐、乡党、学校、儒侠、风俗等内外学术16篇,内容丰富广博。“鸭池十讲”则是先生在昆明鸭池的演讲收录。它蕴含谈儒、感思、说人、论诗、讲士、聊遇等10篇,见解独到精深。

明月清风的灵气,造诣精深的彻悟有道是,一位真正的大师,不是把高深的知识讲得知己难觅,而是讲得如同高山流水。遇见之人,皆能感受到它的美妙,倾听出它的真谛。《习坎庸言/鸭池十讲》正是做到了这样的深入浅出,凡读易懂。比如先生讲“欣遇”,便是用《兰亭集序》段落作引,展开一个“欣于所遇,暂得于己”的主题,再摊开宏观宇宙的广阔视野,运用一个民间故事,引到众生习性和欣然所得。读罢听之,让人喜随开阔思索,明了眼中的世界。自己心之所往,也有了追溯的来源。学习知识,又欣遇自己,何等的畅快欣慨。先生带来的,便是这样的缕缕清风,喜悦欣然。我想,若久受先生影响,学习便是自然而快乐的事,积极便不是追求,而早是自身习性。

读罗庸先生的书,能感知先生是位至情的性灵人物。文字写作,教我受益深思。先生注重真感觉,而非纯理性,更非技巧。先生认为文之空洞糊涂,是作者的无感觉或不会表示感觉,无思想或不会运用思想,所谓技巧,便是不着边际之谈。我想,虚心会理,培养文心,才能乐在其中地言自有物有则。正如先生关于“诗的境界”所言“下不落单于单纯的事境,上不及于单纯的理境,其本身必须是情景不二的中和。而一切物态、事相,都必需透过感情为表现;一切理境,亦必需不脱离感情,所以感情是文学的根本。”他教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真实的境界。

《习坎庸言/鸭池十讲》文字娓娓道来,言之自然风趣。书中所见,罗庸先生学识之博,见解之深,令我只生敬佩。这本有着一定学术性的人文著作,在罗庸先生逝去65年后首度出版,不是三五日读罢,便完结之书,适合收藏精读。书中学识深厚,精神自然透彻,仅是个人修养,就能在先生的思想遗产中,不偏不倚,找到中和之道。而窥之国忧家难、民族精神,先生更是用一生研究,树立了自身的榜样,勉励青年学子努力。罗庸先生用称心而言的学问之道,让读者温故知新,如会师会友般地学习,实在是读书人之畅快。(《习坎庸言 鸭池十讲》书评/阳光漫天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