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帮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观”?

 bdpqlxz 2015-06-17

如何帮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观”?

教育学家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要方法得当,普通的孩子也有可能成为不平凡的人。”科学研究表明,所有的孩子在刚出生的那段时期,智力水平都相差无几,到后来,之所以有一部分成为精英而另一部分沦为庸才,是因为他们所处环境和后天教育的差异。

孩子能否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关键看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直接决定着孩子是否可以发挥出他们自身的潜能,是否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从而成为如何帮孩子建立某个领域甚至是多个领域的卓越人物。

如何帮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观”?

案例

明天就期末考试了,临睡前Amy对妈妈说:“妈妈,我希望Shirley明天发高烧。”妈妈觉得很奇怪,问AMY为什么这么想。Amy说:“如果Shirely发烧,明天就不能参加考试了,那我就能得第一名了。”

Amy这一说不要紧,却让妈妈心里非常不是滋味,晚上不停地在思考:Amy才6岁,小小年纪怎么就有这样得想法?这种争强好胜的性格,该如何正确引导呢?

专家分析

孩子作为社会人,将来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竞争,而有竞争就有输赢。我们不能要求孩子每次都得第一,但可以鼓励孩子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与自己比较,持续进步。认为“我把别人比下去,才是好孩子”是一种狭隘的竞争观,家长要帮孩子调整好心态,让孩子明白,我们不能控制别人的行为,但我们却能保证做好自己,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持续赢得好成绩,赢得别人的尊重。

现实生活中有无数踩倒对方也压死自己的案例,即使班里某个同学真得了病,也不能保证参考的所有人都能得病,而这种竞争观的结果是把“提高自己”的视角转移到“都是他的错”上,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个经典的例子发生在一位博士家长身上:中学时班里有个学生总是考第一,其他同学问其诀窍,其回答:“我从没有在附加题上浪费过多时间来证明我比别人更聪明或者一鸣惊人,但我每次都能保证做过的题目全对,一路下来好像结果不错。”

很多人习惯性把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单一维度的比较,长时间下去,孩子只会运用一种评价维度,那就是与别的小朋友“一较高低”,甚至希望压倒别人突出自己。科学来讲,孩子需要发展“内省的智慧”(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即用“跟自己比,跟过去比”的维度来评价自己,加强自我修炼,树立正确的竞争观。

正确做法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从点滴小事着手,通过非常有趣的方法,引导孩子多角度看待人和事:

1. 正确看待考试和分数——改正了就是100分

如果孩子没得到100分,家长可帮孩子分析哪里不足,指导孩子把错误改正,然后,用铅笔在孩子的试卷旁再写一个100。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考试是一面镜子,清楚自己哪里学得好,哪里学得不好更重要;即使一次没考好,只要改正了,学会了,照样是100分。从而帮孩子建立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既重视又不至于恐惧。

2. 全方位认识自己——成长档案和“我是谁”

日记成长档案:把孩子的作品、学习或游戏过程的照片收集起来,带着孩子一起回顾:我以前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我最近做了什么,有没有做得比以前好;以后我还想做什么,怎样做得更好。

瑞思的老师都会定期更新孩子的学习记录,家长也可以通过家校互动平台,记录孩子在家的表现,把孩子的“成长档案”做得更加丰富。家长可以读给孩子听,按照上述方法跟孩子聊一聊。孩子在回顾自己的过程中,会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更加清楚,学会从纵向角度认识自己。

“我是谁”日记:家长带孩子想想今天有哪些事做得很棒,有哪些事让自己不开心,让孩子写下来或口述,家长帮着记下来。这就好像一幅全方位画像,孩子会对自己的优劣势有更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长处自信但不自大,对自己的短处了解但不自卑。

欢迎关注 riseschool 官方微信账号,更多实用教育方法和理念可在平台回复对应编号自助获取,感谢阅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