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分献血 简单而珍贵的生命接力方式

 tuzididie 2015-06-18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全球活动主办国是中国,主办方是上海。主题是: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
  在上海市血液中心看到陈勤奋和陈晔佳的时候,她们正作为志愿者,在忙着为成分献血的事儿忙前跑后。
  她们,一位是华山医院血液科副教授,一位是专职从事公益工作的80后女生,无论从年龄还是生活阅历来说,这两个人本不会有很多交集,但是,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把她们联系在了一起:无偿献血志愿者。
  陈勤奋从1988年开始献血,至今已有27年;而1987年出生的陈晔佳,从2006年开始献血至今,献血总量也超过100袋了。

  成分献血对病人更有针对性

  “从2002年可以单采血小板以来,基本上都是献血小板。”陈勤奋告诉我们。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副教授,陈勤奋在二十多年的血液科从业过程中,见过不少因为缺少血小板而导致的悲剧。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都是导致血小板缺少的疾病。此外,许多手术因为病人的血小板数量缺少而无法正常进行,这势必导致了很多人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目前临床上许多患者并非因为缺乏全血而需要输血,而只是缺少了血液中的某种成分,如患有白血病、再障性贫血、肿瘤等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所需要的血小板是重要的血液成分制品,目前尚无药物所能替代,只能依靠成分献血。
  “血小板,各种血型都缺,就没有够用过。”陈勤奋告诉我们。
  所以,2002年,上海启动了单采血小板计划,听到消息的她便不假思索地地去了,成为当年采集血小板总量56袋的其中一份。
  陈晔佳也是以捐献血小板为主。她已累积献血60次,其中捐献全血2次,血小板58次,经常一献就是双份。
  成分献血和传统意义上的献全血不同,它是通过血液分离机把血液中某一种成分单独采集出来的献血方式。比如献血小板的话,就是单单分离出橙黄色的血小板,然后把血液其他的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成分献血捐献的成分可以是血小板、粒细胞、血浆或外周血干细胞。目前,国内以捐献机采血小板最为普遍。
  听起来复杂,但是操作起来都是通过一个大型的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仪器运作时,血细胞分离机操作全自动化,血液经及时处理,从全血中分离出所需的成份(如血小板、白细胞),收集到一个血袋,而其他不需要的血液成份会及时输回给捐献者,捐献者只需安心躺在柔软舒适的长椅上即可,整个过程都会有护士和医生的精心监护。
  陈勤奋告诉我们,相比较全血而言,成分血的优点更多。
  成分血是针对患者病情需要,相应地选择输注悬浮红细胞、机采血小板、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等不同血液成分制品,因此提高了疗效,也节约了宝贵的血液资源。
  一袋机采血小板成分可以使因止血困难而濒临死亡的病人起死回生; 一袋机采粒细胞成分可以使严重感染无法控制的患者得以缓解。机采成分血使临床医生拥有了更多和更有效的医疗手段。一位成分捐献者便可以向病人提供一个治疗量的血液成分,相当于献全血分离成分的5-10倍,不但快捷有效,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因输入多人份血小板产生的副作用。
  目前,全血一般适应于因大出血而导致血容量不足并且有进行性失血的病人。而成分血可以更有效地治疗医学病情严重的病人,大大提高他们的生存机会。

  成分献血最短间隔期仅两周

  单采一袋血小板,相当于大约10份全血中血小板的含量。采用机采血小板不仅能够采集到所需要的血液成分,由于其他血液成分被回输给捐献者体内,相比捐献全血,成分献血仅需2—3天即可恢复,献血间隔期也缩短至两周。
  相比献全血的程序而言,成分献血需要另行检测献血者体内某种血液成分的含量及其他相关指标。“先取1毫升血,放在机器里面分离,很快就知道是否合格啦!”陈晔佳说,在献血志愿者里流传着许多关于成分献血的“段子”,最搞笑的是,一个人中午吃了大鱼大肉,下午来献血,结果血液一做离心试验,竟然离心出来半管油!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陈晔佳等有经验的献血者,会在早晨空腹的时候去血液中心,那边有为献血者准备的合适的食物、点心。
  “然而捐献血小板对捐献者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一部分人是有心无力的,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成分血的来源”。陈勤奋告诉我们,除了献血前不能吃得太油腻以外。捐献血小板除了要求符合捐献全血的各项检测标准外,还要求体重一定要达到50公斤以上(男女均一样),血小板计数≥150×109/L,静脉条件一定要好,无进针不顺史。
  有位哲学老师说过: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这也是陈勤奋做了多年志愿者以后,看到太多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献血的不了解和不理解现象以后得出的感悟。她说,关于“献血对身体有害”之类的传言,这些年来无数医生和科普工作者都已经解释得非常清楚了,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接受和认可。
  “献血当然会痛,但是一点点痛和拯救别人的生命相比,这个选择题并不难做;献血后只要不大补,不会胖,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陈勤奋说。

  献血是生命的互助方式

  陈晔佳和陈勤奋相识于几年前的一次爱心献血活动中,从此一见如故,她们现在都是上海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总队的队委,陈晔佳负责策划活动。作为一名典型的80后女生,陈晔佳的性格活泼开朗,留长发,爱打扮,喜欢和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做公益、找美食。
  “蛋糕订起来,饮料买起来,惊喜准备起来……”粗中有细的陈晔佳组织起活动来有声有色,她悄悄地记住了陈勤奋的生日,和志愿者们利用活动结束后的时间,大家一起出钱,自发地策划了一次完美的生日会,让陈勤奋感动不已。
  目前,上海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总队注册志愿者达到1800余名。陈晔佳说,总队会经常举办各类活动,不仅有“爱的律动”主题活动呼吁大家积极捐献成分血,也有许多有趣的、温馨的、热闹的活动。
  “我每年的元旦、年初一、五一、十一等各种国定假期都会在献血屋。”陈晔佳说,“习惯了,每到大年三十,我妈都会问我,明天去献血屋对吧?”她笑笑,“不去的话,护士也会惦记的,十年了,真的习惯了。”
  在志愿者团体,陈晔佳和陈勤奋她们共同面对来自社会各方对献血的各种咨询、有的时候还会遇到不解,甚至质疑,对这些,她们总是耐心解释,对新加入的献血者和志愿者,她们也都热情欢迎。在她们的团体里,因“鲜血”而凝聚起来的情谊,非常深厚。
  这份情谊也带动了身边的小伙伴们,陈晔佳的同学、朋友,听说了她的经历,也纷纷来到血液中心,加入她的行列,力所能及地为公益事业做出奉献。
  春节及每年七八月份是献血的淡季,面对献血“空窗期”,医护人员苦不堪言。每到这个时候,陈晔佳她们就会开展“爱的律动”主题活动呼吁大家积极捐献成分血。
  问及他们怎么保持着这种正能量的状态,陈勤奋微笑着说:“献血是生命的互助方式。能献血,说明我是健康的,能一直保持健康的体魄去献血,这又何尝不是我的福气呢?” 

 

佘珍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