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装饰石材的整体研磨及再结晶硬化处理(四)

 净新劳务 2015-06-18
黄德明

第七节、施工前对已铺贴地面的检查
一、为什么地面石材铺装后还需打磨
目前绝大多数宾馆、酒店、商务楼甚至商住楼在地面石材铺装后都经过了再次打磨。
石材厂在石材出厂前都已经打磨平整光亮,而铺装后为什么还需再打磨?打磨究竟能解决哪些问题?达到哪些效果?
1、磨平石材翘曲,磨平剪口,整平整体平整
石材出厂时看似很平整,其实不然,如果放在基准平板上来检验,都有误差,一般来讲,连续磨机,磨出的石材平面,光面一面总是有点中间向下凹,这主要是磨头磨光时向下加力引起板面微量变形,同时边上磨削量相对少而易磨造成中间凹;少数情况下也能产生中间凸的情况,这是磨削工艺不同造成的。所在国标JC/T79-2001“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中规定“平面度及允许公差”>800mm,优等品公差为±0.7mm,一等品为±0.85mm,合格品为±1mm。假设:进的石材为一等品,有一块板有一只角凹下,误差为-0.85mm,而另一块板有一边凸起误差为+0.85mm,当这二块板正好拼装在一条缝间,同时在一个方向,这样就形成了实际误差为1.7mm高的剪口。因此说在一个空间中铺饰的地坪,不可能不产生“剪口”差,只有严重和不严重的区别。铺饰面积越大,板面积越大,产生的剪口差情况越明显。
同时在安装中经常是立体施工,当石材铺装好,还没过保养期,就走动也是造成剪口差的原因之一。
所以只有通过现场打磨,可以磨平石材翘曲,整平剪口差。
同时打磨中对整体平整也可适当调整,对高出部份多磨削,达到整体平整面。
二、施工前对已铺装石材地面的检查
1、检查的必要性
1)、在施工中能做到正确工艺安排,对原有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予以解决。可提高施工质量与工程进度。
2)、寻找出了原地面的实际误差与现状的缺陷。根据施工条件,可事先与甲方声明,哪些标准应该达到,哪些问题只能达到什么程度,而有些问题则可能无法达到。这样可避免了在验收中产生的矛盾,而这样往往吃亏的是我们一方,因为甲方是强势一方。
2、检查的内容
应有以下项目:1、整体平整度;2、空鼓情况;3、缺损断裂(包括隐裂纹);4、水斑,返黄或严重的污染;5、防护效果;6、返碱情况。
3、检查工具
1、2M靠尺(平直0.2mm);2、0.2mm塞尺;3、图标纸;
4、小手槌;5、拖把。
4、检查方法
1)、整体平整度
①首先把需要施工的位置,根据工程板块数,现场布局画出示意图,如现场位置很大可先画出总体示意图,然后再分割成若干块段,画出示意图,编好横、纵二向标识。
②图纸可一式多份,一份其中应该有现场情况图,一份现场平整图,一份情况记录表。
③用2M直尺对地面进行“米”字三个方向测量,确定高低点标在图纸上。
④用小槌轻击板面检查空鼓情况记录好。
⑤目视检查:看缺损断裂、水斑、返黄、返碱等情况记录在案。
⑥用半干的拖把拖地一遍,一边拖一边检查有否隐性裂线,记录在案,另观察防护效果。
⑦如有大面积返碱情况,因先向施工方了解当时铺饰时板子底面养护情况,水泥使用情况,铺饰到现在时间长短观察现场通风条件,以及室外的装饰情况。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出返碱的主要原因,及施工后能达到的程度,作书面描述。
⑧对其他如石材水斑的处理将能达到何种程度,以及施工中预见会产生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书面描述。
⑨这些材料一式二份,一份交甲方备案,一份作施工依据及制定施工方案的依据。
三、石材整体研磨的几个工作要点
1、整体平整度
一个翻新工程最终的质量结果,主要反应在整体平整度与光泽度上。这里主要讲整体平整度。一个翻新工程打磨抛光后,侧看效果像波浪状,这样的工程应该是失败的,返工还需从50目粗磨开始,为了操作中牢记整体平整的重要性,避免出现返工,我们编了一段顺口溜,便于操作工人熟记。
打磨翻新切记牢,整体平整最重要。
高面多磨巧借平,凸起剪口要磨掉。
整体平整整不好,抛光后看像波涛。
返工还需从头来,浪费工时与磨料。
本教材的检测验收标准中规定“在施工范围内整体平整度2m±1mm”,这个标准在操作中不是每个工程都能达到的,而要达到这个标准,首先他的基础一定要好,即取决于原来地面实际误差。
地面的实际误差,新铺饰的地面与老地面相差很大。新铺饰的地面有“装饰验收标准”控制,一般误差不很大,要达到2m±1mm的标准是可能的。但旧地坪,由于地基自然沉降,及外力损害等因素,误差一般比较大,高低超过5mm的也不少。
在实际打磨中,大家都有体会,要磨去一个翘角或局部一点高度是十分方便,如果要在1㎡平面范围内磨去1mm,就是大理石也是相当费工夫,受现场打磨机械的性能限制,不可能像工厂化生产一次可磨去几毫米。所以说:现场存在平整误差越大,打磨就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事先检查,得知目前误差,可向业主说明打磨后误差的情况。
应该说通过打磨,重点磨削高出部份,可以调整和减少平整误差。以后将会有新的平整标准,以据误差来确定平整标准。

2、空鼓问题
在检查空鼓时一定要注明标出,严重松动的空鼓板,会引起打断板子,损坏磨料与机械,而补入缝中胶粘剂,也会松动脱落。一般不松动的空鼓,对打磨影响不大。
产生空鼓的原因有很多,治理也比较复杂,一般采用四边开缝灌浆方法,也有在空鼓中心打一孔灌浆处理,同时要在边上再打一个小的出气孔。也可采用吸盘吸出后重铺方法。对空鼓治理将在以后再作介绍。
3、水斑问题
对现场已有水斑情况,应检查好并做出记录,同时和业主事先说明,水斑的治理,就目前条件还不能百分之百治理,因为形成水斑的机理十分复杂,只有通过试样才能确定治理效果,但即使大部份去除掉,还有一部份去除不掉,也是经常有的。
但最关键一点,在本次打磨中,不能再增加新的水斑出现。
4、返碱问题
目视现场有否返碱现象,返碱虽不是一个很大问题,治理也很方便,立马就可见到效果。但问题是很难痊愈,今天治理好了,也许明天就会有返出来。
如有大面积返碱情况,因先向业主方了解当时铺饰时板子底面养护情况,水泥使用情况,铺饰到现在时间长短,观察现场通风条件,以及室内外装饰情况。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出返碱的主要原因,以及施工后能达到的程度,作书面描述。
5、成品保护
教材第40页(二)施工工艺中,对(一)施工前的成品保护,已作了些原则的规定。
成品保护是整体研磨中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看似简单,但处理不好将后患无穷。严重的将造成墙纸破损、木板起翘、地毯污染、不锈钢镜面起斑发花……等情况。这些问题修复起来十分困难,很难达到一次成型,天衣无缝的效果。
成品保护最需重视的是:木材产品、墙纸、不锈钢饰面、地毯等。
成品保护方法:石材研磨前应采用透明塑料薄膜,裁成50cm~60cm宽度,在施工现场周边围一圈,保护膜可回收反复使用,但每次必须清洗干净,晾干再用。
保护膜上部可用“美纹纸”与墙面或其它立面粘贴牢,绝对不允许使用塑料封箱带粘贴,因为封箱带粘性太大,在撕下时会损坏涂料墙面,撕破墙纸或拉掉木质表面的漆皮,同时会在粘贴处留下胶痕,很难清除。
保护膜的下部可直接与打磨的地接平,踢脚板是大理石,只需用封箱带剪成小条,稍加粘贴就可。如果踢脚板是木质的,保护就需细致一点,保护膜宜长出2~3cm,在角上折过来,再用封箱带整条封闭。打磨时适当离墙面远点,待最后拆除保护时再用手工机械修一下,使其与整体光泽相衔接上就可。
保护材料不能使用如黄纸箱板,会褪色的彩条布,这些材料遇水退色后,污染了石材很难清洗。
在做电梯厅时更需注意,电梯门处一定要封闭严密,不能让水顺着门下缝隙淌下,最下面一层都安装了电器控制元件,如果滴到水会造成电器短路,烧坏电器元件。必要时可在保护膜下部与石面交接处,除用封箱带粘贴后,再在边缝处用“桐油石灰”予以封闭。
一旦涂料墙面上溅了石沫白点,湿时即刻用清水毛巾轻轻一擦就可去除。如干结后可用2000目金相砂纸轻轻打磨就可去除。
墙纸上溅上了石沫白点,先用清水毛巾擦洗,去除掉表面石碴,对粘在毛细缝中白色痕迹可用“净地液”轻轻擦洗,就可完全去除清爽。
对不锈钢镜面上溅上了石渣,立即用湿布擦去,干燥后就会在表面形成斑点,这时只能使用“专用不锈钢清洁油”来清洗,千万不能使用带酸碱的清洗剂清洗,以免造成更大面积的损伤。在打磨前也可在不锈钢等金属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中性油脂,石渣就不会再粘住,施工结束一擦就清爽。
总之,成品保护的工序很重要,疏忽不得,大意不得,为了减少后期的麻烦,一定要重视。
6、切缝处理
切缝主要是去除掉缝中的水泥渣、砂粒、尘土等污物,让出空间,可以填入填料。同时石材在铺贴前不断地搬运,棱角边特别容易弄脏,尤其浅色石材,如果不在切缝时去掉,补好胶磨出后就形成一条“黑线”。
通过切缝可以调整原缝口宽狭的误差,因为同一尺寸的刀片厚度切过后,在大面积上观看,基本上都可达到一致宽度。也可避免了有些缝太狭而补不进胶的弊病。
切缝工具主要是110mm切割机,配以外径110mm厚度0.4mm~1.1mm的金刚石电镀切片或烧结切片,调整好切入深度,顺着缝口拉切。
切缝看似简单,但最忌急躁,急躁往往会造成过线,切到另一块不要切的板子,或者走线。走出线外造成板子破相,以及崩边等现象。
切缝如拉不直,往往造成宽度增加,这除了手法掌握不好外,与片子太薄,打飘有关。可以对用薄片时把切割机的二块夹片重做,放大到90mm,这样夹起来就牢固,切割时不会打飘,宽度不会增大。
新手在上工地时实际操作前,建议先在家中找一块花岗石,用直尺划出直线,用一般3mm切片进行培训,等到能熟练切出直线,再到工地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就不会出现弊病。
切缝的宽度最大不超过2mm,深度在5mm。
在切花岗石时,切片与石材间磨擦产生高温,容易造成石材晶体崩边,这时应加水冷却,为了避免加水进入石缝,造成水斑等病害,可采用加入水性养护剂做冷却,即使渗入在石缝中也不会产生危害。

7、防水处理
这里所说的防水处理与石材铺装前的六面防护是有所区别的。六面养护是根据客户要求来决定是否需要做,而本道防水处理是不管是否提出都是需要做的,这主要是避免石材在打磨时水渗入石材内,造成严重的水斑现象。
首先了解一下此板是否做了防护处理,然后对板面进行泼水试验,如果试验证明该板防水效果很好,板面可不再做防水处理,但对切缝处必须还要做防水处理,再予嵌缝。一方面由于切缝已把缝口防护效果破坏了,另一方面切缝后,缝的表面毛细孔张开,补入胶后,补入的胶,会顺着石材的毛细孔深入到石材内部一定深度,特别是浅色板会反应出边缘形成一条隐隐约约的深色痕迹。
所切缝后,缝内一定要涂刷防护剂。一般表面石材使用有机硅的防护就可。在相隔20-30分钟涂刷二遍,养护24小时,就可打磨。
8、嵌缝处理
切缝结束,应首先用吸尘器吸尽缝中的粉尘。
嵌缝有二种方法:一是灌注法;二是刮批法。
灌注法:即用环氧树脂或不饱和树脂,加入树脂颜料,调配成与石材颜色一致,比较稀的胶粘剂,首先做一小样,灌注一条缝,用加热方法快速催干。打磨抛光后与边上板子颜色比较一下,看看颜色是否匹配,还需再调整。因为有颜色的胶液,湿态与干态颜色相差比较大。所以一定先要试小样。同时一个施工区域的用胶量,一次配好,否则再配的胶,会造成色差。
胶配好后,顺着石材的缝隙灌下去。此胶中没有放入任何填充料,所以比较稀,流动性很好,会顺着缝往下流动,可以把整个板缝胶合,同时对边角上的空鼓有一定修复作用。有些缝口因底下空鼓,需连续灌注三四遍才能填实。
灌胶后的质量肯定要高于刮批胶的质量,他能把一个区域石材连成一片。树脂胶一般都带有点弹性,能经得起石材微量的热胀冷缩特性,但是他的用胶量大大高于批刮,所以成本就会提高。在施工前要适当衡量。
第二种方法是批刮法,前面工序与以上一样,胶调好后再加入填充料,使其变稠而不流动。可在胶中加入白碳黑或滑石粉,同时需先试小样,胶的色应比灌注法深,加入填料后,胶的色泽会变淡。加入填料后的胶,比不加填料的胶干燥时间会长,但一般一个晚上都会干,隔日补,第二天磨,应该是没问题的。
胶配好后,在每次倒入小容器前,都需从底捣拌一下,因为颜料比重大于胶粘剂,颜料容易沉淀在底下,而造成颜色不对。
现在市场上也有配好色的石材补缝胶,拿来就能用,比较方便,但颜色能否与石材匹配,还需试样,必要时可再加点颜料再调一下。
补胶要左右同时批刮,还需用力向下压,让补的胶与石缝充分粘合、填实,让补的胶高出石面1-2mm收缩量,刮净边上残留的胶,干燥后就可打磨。
无论补哪种胶,干燥剂的用量一定要按规定放置,不能因为要快干,而多放入干燥剂,造成胶太硬脆,打磨时造成爆粒、表面发毛、不光滑光亮、极易纳污,这种情况出现还必须重新补胶。
第八节、 干法研磨、防护、切缝、补缝
干法研磨,就是用30目或50目的石材翻新片在石材的表面进行预处理 ,然后再涂刷石材防护剂。这样做一可以把石材表面的赃物(老化层、氧化层、防化层)剥离掉,舒张石材毛孔;二可以利于石材防护剂的渗透;三可以减少污染物对石材的影响;四可以大大地降低水分对石材的渗入;五可以杜绝二次污染的发生;对石材起到更好、更直接地防护作用。
预处理的方法是:用30目或50目的石材翻新片干法研磨地面一至二遍,然后推尘、吸尘不带水的清理干净待处理的石材表面。我们借用一个医学名词来表述它,就是备皮。备皮完成了之后再进行石材防护剂的涂刷。在涂刷防护剂的过程中只要大家按章操作就可以了。
这里要补充的一点是用30目或50目的翻新片干磨地面时并不需用专门的石材干磨翻新片,而只需用配方设计达到6000转/分的石材翻新片即可。因为我们采用最快的石材研磨机械的转速也只有2600转/分。实践证明根本不用担心会烧糊石材。另外实践还证明石材的干法研磨、与湿法研磨在辅料的消耗上几乎相等的。当然现在市面也有很多加入耐高温树脂的地坪干磨片出售,如果采用它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会提高一些生产成本而已。石材的干法研磨,可以有效地剥离石材旧的层面祛除赃物,石材干法研磨产生的热量有助于石材毛孔的舒张,为石材防护提供了有利条件。

石材的备皮、完成以后,就是石材防护剂的涂刷。依我们的经验来看从岩石学的角度讲,因花岗岩与大理石的孔隙构造、孔隙孔径的不同,所以一般花岗岩用溶剂性防护剂为好(有机硅),大理石用水性防护剂即可(硅氧烷)。这样可以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不可死搬硬套。如:1、石材在铺贴之前未做六面养护的;2、四、五月份江南的梅雨季节,以及六、七月份北方的桑拿天等;3、近水源(亭、榭、楼、台、喷泉水景的边缘)的地面;4、地下室;5、山体脚下、山凹里的建筑物地面;6、白色的大理石(汉白玉、爵士白)等应采用溶剂性防护剂为好。这里要强调的是在石材研磨翻新过程中选择的石材防护剂一定要考虑其兼容性,即是否可叠加性、可重涂性。这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您所选择的石材防护剂与原已涂刷的石材防护剂是否兼容;另一方面是您选择使用的石材防护剂本身是否有兼容性、是否可叠加、可重涂。这点至关重要。望朋友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是要负出惨痛代价的,是要缴学费的。究竟怎样选择石材防护剂,请大家参看《石材清洗、防护、粘接与深加工》中的第2章、第3章、第8章,这里不再赘述。只有了解、熟悉了石材防护剂的特性、石材病变的机理,才会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切缝、补缝的问题大家可参看上一节第三部分第八点。但大家应注意的是切割机具与刀具的选择,切割机具应选择切割机而不是角向磨光机,因为切割机可调节切割刀具的高低从而可以有效地掌控切割缝隙的切割深度。





(切割机)





(角向磨光机)
刀片的选择我们应采用北京地标(《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DB11/T512-2007 P103页)的说法:一般要求刀片厚度在1.2mm以内,切出的缝隙最大不超过2mm。切缝的深度应在4mm±1mm。补缝处理:补缝材料要使用树脂基、易调色、抗污染、牢固性和可抛光性好的材料。补缝时要用刀具将石材缝隙处的砂浆杂物清除并用毛刷、吸尘器将粉尘彻底清除干净。补缝深度达到3mm以上,补缝施工时,补缝材料固化后应高出石材板材表面,距2~3m处目视,补缝处不得留有明显的补缝痕迹,补缝材料与石材颜色相接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