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职就业报告公布“红牌”专业凸显职教软肋

 zuoshimiulun 2015-06-18

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该蓝皮书包括《201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15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两本。其中,高职高专生就业状况第一次被单独列出,其中一些结论引人深思。


根据报告,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初等教育、投资理财、应用日语和国际金融因失业量大,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而列为高职高专“红牌”专业,而铁道工程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等专业因就业情况较好而被列为“绿牌”专业。


据介绍,该报告数据来源于麦可思对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问卷调查,样本范围遍及全国,共约13.8万份。


报告撰写者以及相关专家认为,出现“红牌”专业的原因既可能是供大于求,也可能是培养质量达不到岗位需求。


“这些亮起‘红牌’的专业实际是冰山一角,凸显了高职教育的软肋。”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说,“我们政府宣布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之后,结果中等职业教育变成了无人问津,这个现象很奇怪。”


“为什么很奇怪?这说明我们职业教育本身有问题,你免费的东西别人就认为这个东西毫无价值,很多家长宁愿出高价钱去学一门技术,也不愿意接受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我们要从自身反思问题。”周光礼表示。


义乌工商学院副院长贾少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高职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就业市场对职业教育非常看重,可学生的就业技能跟不上。原因就是一些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有误差,培养方式更有问题,导致学生学无所获。


“毋庸回避,高职高专学生在知识基础上比本科生要薄弱。你如果拿本科生的教学特点,设置和本科生重复的专业,那么必然导致就业困难。”贾少华认为。而报告也显示,受调查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对学校最大的意见就是实践环节比较弱。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副所长李杰在企业调研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一汽青岛要上一条整车的生产线,有大量的人才需求。青岛市在其厂子附近搞了一个高职产业园,要给他们配套地做人才供应,结果6所学校谈完了以后,其中有5所都被淘汰掉。企业说这样的学生我不要,你提供不了我需要的东西。”


他表示,实际上从就业率来说,这些职业院校的就业率并不低,但和企业需求之间差异很大。


李杰认为,从亮起“绿牌”的专业与亮起“红牌”的专业对比看,技术类的实用性强的高职教育比较受就业市场青睐。“未来我们要成为制造大国,跟上工业4.0时代,职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目前来看,这一环节还需要更给力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