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的前身可以推及1992年12月创建福建亚洲银行,福建亚洲银行作为响应政府在金融领域进行外商投资试点而成立的合资银行,由中国银行福建信托咨询公司与香港中亚财务有限公司合资创办的福建亚洲银行共同创立,1993年6月26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正式开业。 2003年12月29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平安保险集团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HSBC)一起正式收购福建亚洲银行100%股份。 2004年2月19日,福建亚洲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总部由福州迁至上海。平安银行成为国内第一家以保险品牌命名的商业银行。 此项收购将使平安保险得以绕过政策关卡,将经营触角伸向中国快速发展的银行业。 2007年6月16日,中国银监会批准深圳市商业银行吸收合并原平安保险集团旗下子公司平安银行并更名为深圳平安银行;原平安银行总行改建为深圳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原平安银行福州分行和上海张江支行分别改建为深圳平安银行福州分行和上海张江支行。 2009年1月,深圳平安银行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更名为平安银行。 2012年1月19日,深圳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全称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数家城市信用合作社整合成立。深发展于1987年5月10日以自由认购形式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人民币普通股,并于1987年12月22日正式宣告成立,是中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发布公告称,深发展和平安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两行合并方案,深发展吸收合并平安银行,并更名“平安银行”。 深发展公告称,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平安银行将被并入深发展,平安银行注销,不再作为法人主体独立存在,深发展应为合并后存续的公司,公司的中文名称由“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7月27日,该行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完毕相关变更手续,并取得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并自当日起将中文名称变更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Shenzhen Development Bank Co., Ltd.”变更为“Ping An Bank Co., Ltd.”(Ping An Bank)。 2012年8月2日,深圳市深南中路深发展银行大厦32楼会议室,原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肖遂宁与深圳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共同为深发展更名平安银行揭牌,深圳发展银行正式结束了25年的使命。 平安银行目前的规模 根据平安银行战略部署称,平安银行将秉承“对外以客户为中心,对内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变革、创新、发展”,稳步推进战略转型,持续优化架构机制,全面实施事业部制,以公司、零售、同业、投行“四轮”驱动业务发展,打造“专业化、集约化、综合金融、互联网金融”四大特色,努力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发展之路。 截至2014年12月末,平安银行资产总额21,864.59亿元,较年初增长15.58%;各项存款余额15,331.83亿元,较年初增加3,161.81亿元,增幅25.98%,增量为上年全年增量的1.6倍,增速居同业领先地位,市场份额提升;各项贷款(含贴现)余额突破万亿,达10,247.34亿元,较年初增幅20.94%;营业收入734.07亿元,同比增长40.66%,其中非利息净收入203.61亿元,同比增长77.04%;准备前营业利润412.57亿元,同比增长53.69%;净利润198.02亿元,同比增长30.01%;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算的资本充足率10.86%、一级资本充足率8.6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4%,满足监管标准。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平安银行共有43家分行,747家营业机构,其中,社区支行129家。 公司业务方面 平安银行打算构建“创新、效率、IT技术”三大优势竞争壁垒,充分发挥贸易融资业务的传统优势,深化创新导向的营销开发路径,促进业务健康平稳增长;以科技手段深度融合产业与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优势,全面建设企业客户的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橙e网”;顺应实体经济电商化发展趋势,通过集团协同、同业联盟、商务联盟、政务联盟等,批量获客,引领公司业务互联网化发展;依托离岸银行业务经营牌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离在岸联动优势,为中国“走出去”企业提供结算、贸易融资、贷款、投资、并购等全方位金融服务;着力打造平安离岸金融品牌,致力于成为离岸金融服务的最佳供应商、跨境金融服务的领导者。在小企业业务方面, 以贷贷平安商务卡为平台,为满足客户业务需求和银行转型诉求,构建了融合标准化、集约化、综合金融、互联网金融特征的的小企业金融商业模式,实现了客户下沉和业务结构调整,赢得转型发展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零售业务方面 2014年,平安银行零售大事业部围绕“专业化经营、授权化管理”,推动零售大事业部改革。借助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优势,零售业务发展具备大量的优质客户、“社区化、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的平台网络、全牌照产品和通道等资源,并依托事业部制管理模式,进一步夯实零售银行基础。个人客户资产突破5000亿规模,较2014年年初增长38%;财富客户、私人银行达标客户快速增长;产品研发创新取得佳绩,小额消费贷款交易所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成为业内第一单在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创新产品;私人银行、社区金融、直通银行等新渠道发展迅速,网络金融特色显现:手机银行“口袋银行”、 直通银行“平安橙子”成为重要的互联网经营平台,新型社区金融服务模式“口袋社区”成为深耕细分客群与市场的重要平台;信用卡、汽车金融、消费金融、私人银行业务持续稳健增长。 资金同业方面 在资金同业业务方面,平安银行在严控风险、确保合规经营的基础上,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发挥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契合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思维,持续开拓新产品、新模式、新渠道,带动业务规模有质量地增长。2014年,平安银行成功发布“黄金银行”品牌,创新推出“黄金账户”新概念,形成集投融资、实物、储蓄、理财、交易、避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专业黄金资产管理账户;树立“期权专家”品牌,抢占市场先机,代客外汇衍生交易量迅速增长;升级行E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正式推出2.0升级版,建立同业综合金融商城,集客户经营、产品销售、数据挖掘为一体,打造产品互通、机构互联、开放引流的智能平台。 投行业务方面 平安银行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平台,以客户为中心,着眼于产业基金、债券承销、资本市场、资产证券化等业务领域,重点针对资源类、地产类、平台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类、高端另类行业,搭建高收益、低风险、风险可控、成本可控的投行产品线,与客户共同成长。投行、资管、托管、综拓四大平台形成良性运行体系,行业事业部和产品事业部协同合作,形成合力,为客户提供投融资解决方案和全面服务。 根据平安银行规划,将继续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平台,以为客户提供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体验为目标,打造综合金融的核心优势,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 外界对其的评价 老平安底子不错,被深发展并购之后的新平安大换血,高管及员工流失严重,尤其是IT科技核心团队,目前这些人已经充实到其他金融机构多年,对自身伤及筋骨三至五年很严重,但是骨子里还是有灵活的保险营销思维,据说面试招聘的时候还问有没有保险从业经验,未来有可能平安银行在混业中称霸,不过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有点学习招行但是差距还是大一点。 金融思考(FinancialThinking)琢磨、构想、有关金融的一切创新思路,原创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