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静文为徐悲鸿而活

 红花绿叶园 2015-06-19

  6月16日,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廖静文在北京的家中安然逝世,享年92岁。

  上天安排她与悲鸿相见

  廖静文,1923年生于湖南长沙,1939年,16岁的廖静文第一次从湖南远行准备到桂林考学,可是她坐的火车因遭到敌人轰炸停开了,被耽搁在路上,等她赶到桂林,大学报名的日期已经过了。廖静文只得想办法在桂林找工作以安身。

  在这里,廖静文遇到了正在招募图书管理员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很多年过去了,她依旧记得对主考官徐悲鸿的第一印象——“他当时有一点未老先衰的情况,40多岁的人,就白了头发。但是他的眼睛,是闪亮闪亮的。”

  廖静文一开始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和这位大名鼎鼎的院长交流。谈着谈着,她发现眼前的徐悲鸿其实很亲切,没有一点儿架子。她把心底真挚的想法都透露给徐悲鸿:她想一边干活一边读书。

  于是,廖静文得到了这份留在徐悲鸿身边工作的机会。

  勇敢地走进悲鸿的生活

  工作之余,廖静文总愿意帮助徐院长处理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琐事。这时,徐悲鸿已和妻子分居8年,过着寂寞孤独的生活。在朝夕相处之间,廖静文的心里渐渐萌发了一种很特别的感情,直到那么一天,她突然意识到,这便是爱慕之情——那天晚上,她听见徐悲鸿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也披件大衣下去了。她关心地说了句:“我觉得您好像有很多痛苦。”被说中心事,徐悲鸿沉重地说:“小鬼,你不要管我的事情了。我已经告诉过你,我8年无家可归了。”廖静文心疼地说:“你一定会冷的。”随手把大衣披在了他的身上。

  第二天,廖静文病了,感冒发烧,于是每天徐悲鸿都要到廖静文床前探望她,摸摸她的头,给她量体温。而每天,廖静文都在盼望着他的到来中度过。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情在两人之间蔓延开来。

  把轻纱捅破的是廖静文。有一次,天快黑了,徐悲鸿还没有来,她等了又等,想到他大概把自己忘了,便再也忍不住,伤心地哭起来。正好这时,徐悲鸿来了,廖静文不知哪来的勇气,直直地说:“我哭是因为你今天没有来。”

  简单的表白深深地感染了徐悲鸿,两个心灵相通的人走到了一起。

  要想和廖静文结合,徐悲鸿必须先和前妻蒋碧薇离婚。为了结束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他被迫答应补偿蒋碧薇100万元和100幅画等苛刻条件。对于月薪不到两万块钱的徐悲鸿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加之工作的辛劳,他染上了重病,一度病危。

  不顾家人的反对,廖静文忍痛放弃了金陵女子大学的学业,全心全意照顾徐悲鸿。

  在廖静文的细心呵护下,徐悲鸿的病情奇迹般地好转,恢复了工作。1946年1月14日,廖静文和徐悲鸿正式举行婚礼,结为夫妻。半年后,徐悲鸿担任北平艺专院长一职,廖静文和他一起到了北平,随后产下两子。一家四口的生活慢慢步入正轨。

  婚后,廖静文一直都很辛苦,她每天不仅要料理家务,还要照顾徐悲鸿的生活,并且在他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强大的支持。两个人从来都没吵过架、红过脸,廖静文非常愉快,也很满足。

  完成悲鸿未竟的事业

  1953年9月26日,从早晨到下午,徐悲鸿都拖着虚弱的身体在开会,会后,又马不停蹄地去国际俱乐部陪外宾。就在吃饭时,他倒下了,脑溢血。

  噩耗传来,廖静文几乎也倒下了。那时她只有30岁,还带着两个不满7岁的孩子。

  她遗憾他们的幸福婚姻生活才仅仅维持了7年,遗憾徐悲鸿手上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完成……

  把悲哀深深地埋藏在心间,为了嗷嗷待哺的孩子,为了已经撒手人寰的徐悲鸿,外表柔弱的廖静文坚强地站起来了。在徐悲鸿去世的当天,她就把徐悲鸿全部的字画、藏品交给了国家。之后,她奔波于筹建徐悲鸿纪念馆。

  再之后,廖静文选择到北大读中国文学。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丈夫刚去世,小孩子还需要照顾,她却狠心地扔下孩子跑到学校住校读书去了。其实,廖静文的想法很简单,她只是想为徐悲鸿写一本传记,把她所了解、所接触的徐悲鸿一一写出来,让世人也了解他读懂他。

  此后廖静文每天都会到徐悲鸿纪念馆上班,默默地在徐悲鸿的画像前守望。有时,她会坐在家中,静静聆听儿子弹奏的钢琴,在琴声中追忆徐悲鸿往日的温情话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