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战争动员(下)

 老黄牛的书馆 2015-06-19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战争动员(下)

 

五、几点总结

关于这次战争的战争动员,许多人已从不同方面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阐述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这里我再谈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局部战争中的总动员问题。人们通常认为,目的有限的局部战争必定是局部动员。就世界范围而言,这样说是对的。但对某一国家来说,这样说就是不全面的。一个国家一旦遇有战事,大抵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战争所波及的范围十分有限,只需进行局部动员便可应付;第二种情况是,战争波及的范围虽然有限,但该国的国力也有限,非倾国倾城所不能及;第三种情况是,战争将在这个国家的广大地区展开,必须进行全国总动员。从世界范围来看第四次中东战争,尽管阿拉伯方面组成了“多国部队”,尽管苏美都界入其中,但它仍是一场局部战争,而不是世界大战。但对于参战的阿以双方来说,特别是对于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来说,则无疑是一场全面战争。尽管双方的目的都很有限:阿拉伯方面就是准备要打一仗,给以色列一点颜色看看,最终还是要通过国际社会的干预收回被占领土;以色列在由被动转为主动之后,也没有对埃叙进行全面占领式的大举进攻;尽管作战区域仅限于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但是,由于三国的国力都十分有限,而他们所要承受的战争消耗又是那么巨大,以致他们都不得不进行总动员。有资料表明,这场历时18天战争,是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短期消耗战。战争的最初三天,阿以双方发射的地空导弹总数,相当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的全部库存量。双方损失的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阿拉曼会战”的3.4倍。高消耗的战争, 使得战争双方不得不进行总动员,以巨大的以致超出国力的代价来达到有限的战争目的。据称,以色列当年的国防开支竟高达40亿美元,再加上国民经济在战争的损失,合计约达70亿美元,占其年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这对一个小国无疑是致命的。阿拉伯方面的在开战之初还认为持久的消耗战对他们有利。但开战后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平均每天的耗资竟高达3亿美元,至战争结束时,埃叙等其用于战争的消耗和财产损失也达到50亿美元以上,大大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同样是面对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同样宣布了进行全国总动员,但实际达到的动员程度和结果却大不相同。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可谓进行了彻底地总动员。它不仅进行了交通运输、财政、民防、医药卫生、经济生产等方面的动员,而且进行了超限度的兵员动员,最高动员量达40多万,占其总人口12.6%,以接近兵员动员的极限,“几乎所有的役龄青年都在军队里”,“许多商店关着门,店主和售货员现在是飞行员、坦克手、步兵”,“音乐爱好者乐团的退休人员,在被征去服役的人空下的位子上坐了下来”。“家家户户惊恐万状地等着军队三人小组送来死亡通知”,“在这么一个小的国家里,几乎没有一户人家可以不居丧”。从战争的最初几天起,以色列就有4/1的劳动力被征入伍。劳动力短缺,使70~80%的非军事工业厂矿和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工业制成品降低了40%。而这一切恰好说明,以色列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全国总动员,也唯有如此,以色列才成了这场战争的最后赢家。相比之下,阿拉伯方面的失利,很大程度上则在于总动员得不够彻底。本来就阿方来说,这次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的,又拥有巨大的战争动员潜力,应坚决地把本国人民都动员起来,打一场人民战争。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虽然埃及在紧急阶段,也曾想到武装群众,组织人民战争;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和他的国防长也曾计划打人民战争,并确实用AK47步枪武装了10万民兵队伍,准备在“军队和民兵合作下退却和进攻交替使用”。但他们却没有这样作。尽管埃军在以军逼近苏伊士城时给市民发了武器,进行了训练,迫使以军经激战才把残存的以军救出城外仓惶而逃;叙利亚也曾为保卫大马士革组织军民联合作战,项住了以军的进攻。但可惜的是,这些都只是个别人的一时所为。正因为如此,即使埃及在最后阶段把1941年到1952年出生的男子全部征集入伍,使动员的总人数达到50多万,但由于缺乏人民群众的参与,使埃及的总动员大大折扣,最后的失利也就再所难免了。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对目的有限的局部战争,到底进行何种程度的动员,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局部战争不排斥全面动员。对于国力有限的小国是这样,对于象我们这样的大国也是如此。从今后一个时期来看,我国面临的局部战争,虽然从规模上看,有的可能很小,有的可能很大,但却难免是一场高消耗的现代战争。因此,我们绝不可以在强调做好局部战争动员准备的同时,忽视做好全国总动员的准备。而应该在重点抓好局部战争动员准备同时,全面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本着局部战争超局部动员的思想,从各方面做好应付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唯有如此,才能克服我们在局部力量上的缺陷,发挥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总量丰富的优势,集全局的优势于局部,最终化优势为胜势。

第二,现代局部战争的突然性、短暂性与预备役动员的意义问题。曾几何时,人们在谈到现代局部战争的特点时,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由于现代战争爆发突然,时间短暂,预备役动员已无太大的意义。我们暂且先不谈这种认识正确与否,先来看看以色列的预备役动员。对于以色列来说,选择以常备军为辅,预备役部队为主的武装力量体制,实在是出于无奈。世界各国男子服役最高年龄约为45岁,而以色列却为59岁。世界各国常备军占适龄男子人数的比重低于5%,而以色列却高达24%。这样,在战时军队和支援战争的非军事人员总数就超过全体成年男子的半数。因此有人说:“以色列的工人、农民和服务人员同时又是战士。如果他们长期不能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国家的经济就无法支撑下去。”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付现代局部战争的最好办法,还是加强战备程度较高的常备军建设。但事实却是,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在实行现役与预备役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多场局部战争都离不开预备役的动员。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四点。其一,常备军的养兵费用高,维持一支数量庞大的常备军,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所不允许。为保持武装力量的总体平稳,需要建立预备役制度。以色列如果不建立预备役部队,而将常备军的数量维持在40万的水平上,显然是其国力所无法承受的。其二,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已经有了明显提高。可以这样说,今天的预备役部队与过去民兵式的后备武装力量已不可同日而语。在一些国家里,由于实行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一体化”的政策,预备役部队的装备、训练和战备程度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与现役部队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真正成为可以信赖和依靠的武装力量。以色列预备役部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表现,便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其三,战争的预警能力得到加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大大增强了人们把握战争征候的能力,使预备役部队的动员有了时间上的保障。以色列在这次战争爆发前并不是没有掌握战争征候,而是迟迟定不下动员决心,以致坐失动员良机,导致初期失利。如果他们能够将动员时间提前24小时,情况就会大不相同。其四,灵活高效的动员体制可以弥补预备役部队的不足。目前世界各国预备役部队所需动员的时间,通常都在48小时到72小时之间。如果能适时地进行动员,这一时间是完全够用的。如果动员体制灵活高效的话,这一时间还可以提前。此次战争中,以色列虽然在战争初期的动员上犯了错误,迫不行已进行仓促动员。但是,由于其动员体制灵活高效,却因此打破了常规,创造了小建制动员、分批向前机动、边打边收拢的新方法,将预备役部队投入战斗的时间大大提前。战后,以色列又认真吸取了这次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在增加常备役旅数量(由1973年的12个增加到1975年的17个)的同时,将预备役部队完成动员的时限从最短48小时缩短为24小时。由此可见,平时的动员建设,还是大有文章可做,并且要在动员体制上多下些功夫。

第三,关于动员时机问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需要对以色列在历次中东战争中把握动员时机的情况做个简要回顾。我们知道,以色列的动员体制是在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5~1949.2)结束之后的1950~1951年正式建立起来的。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0.29~11.6)时,以色列在开战前两天即10月27日即下达了动员令,但动员尚未结束(10月29日)战争就打起来了。这次动员从时机上看,应该说把握得很好。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体制本身还不完备,如实际动员的车辆比预定的13013辆要少得多,而且司机和他所驾驶的车辆又不是同时征集的,造成不是有车没人,就是有人没车。但被动员的7个预备役旅,除第10旅之外,都表现得很出色,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次中东战争时,在动员时机的把握上显然是过早了。距开战还有20天(5月16日),以色列就下达了预备役动员令,并将20万预备役人员悉数动员起来。但一周以后战争还没有打起来,国家经济因此而部分地陷入瘫痪状态,引起全国上下的强烈不满,群众上街游行,要求政府作出要么立即复员,要么立即开战的决断。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以色列曾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过几次局部动员,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73年5月的那次动员。当时,以军总参谋长反对情报部长作出的埃军进攻的可能性很小的判断,及时下达了局部动员令。战争后来虽然没有打起来,但以色列的这次动员无疑对阿方起到了威慑作用。到10月份中东战争爆发时,以色列反而走向了极端,迟迟定不下动员决心,战争爆发前4小时才发布局部动员令,从而导致从未有过的被动。

动员时机如此难以把握,当然有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诸多方面复杂的原因,但这是否意味着在把握动员时机的问题上真得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呢?我想起码有这样四点原则可供遵循。其一:亦早不亦迟。从以色列的动员实践来看,几次较早进行的动员,虽然在经济上受到一些损失,但在军事上却赢得了主动,赢得了战争,这种回报显然是丰厚的。其二:保持动员的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就是把应急动员与局部动员之间,局部动员到总动员之间再区分出几个层次,遇有情况时分层次进行动员。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只所以先要进行10万人的动员,也有分层次动员的意图。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美国。美国在确定打灵活反映的战略之后,同时确定了分层次进行动员的思想,并把动员区分成大小10余个等级,较好地保持了动员的灵活性和弹性。其三:小战大动员。所谓小战大动员,就是实际动员的规模要比预计需要的规模大一些。这样做,既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又留有一定的余地,既可以防止战争升级,还可以对敌方产生威慑,甚至起到遏止战争爆发的作用。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动员不但搞得早(提前半年就开始了动员),而且搞得很大。但实际用上的却不是很多。其目的无非是要向伊拉克表明其非打不可的决心,而且借以显示其雄厚的动员潜力,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意。其四,物力动员先行。这不仅是因为人力动员需要物力动员作保障,在现代战争中物力动员要比人力动员复杂得多,还因为,与人力动员相比,物力动员对社会的冲击较小,也易于作到不露声色。

第四,常备军与后备军的衔接问题。前面已经提到,在以色列,常备军与后备军之间的主要关系是,后备军不是作为常备军的补充力量,而是以色列国防军的主要力量。打起仗来靠得不是常备军,而是后备军。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前,以陆军共有36个旅的编制番号,其中只有12个是现役旅,其余24个为后备役旅。这种以后备力量唱主角的情况,历史上有过,但现在已不多见。为了使两种体制有机衔接起来,以色列是这样做的。其一,合理确定二者之间的比例。按照人口来计算,以色列的常备军规模不能超出总人口的3%,以1973年300多万的人口为基数,则常备军的数量应为10万人左右。而预备役人员则达35万人。二者之间的比例是1:3.5,而不是有多少搞多少。其二,常备军成了培养预备役军人的大学校。以色列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每年都要进行4次征兵,以便将当年90%以上的适龄男子和50%以上的适龄女子征集入伍。对于以色列人来说,当兵入伍就像是进入一所军事院校一样,男子3年,女子2年的服役期,跟学期没什么两样。而常备军经常要做的工作,就是为他们创造正规的军事训练环境,并负责一批又一批地把他们都培训为合格的军人。这些人服役期满后,绝大多数退出现役,转为预备役。因此,以色列的预备役人员,都是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退伍军人,军事素质较高,绝没有滥竽充数之嫌。退伍军人作为重要的兵员动员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三,预备役部队真正列入了现役部队的序列。在以色列的军事领导机关中,如果再为预备役部队单独设立一个什么机构,那就多此一举了。因为,以色列的预备役部队真正列入了以色列国防军的序列之中,其各项建设都在其上一级的计划安排之中,与现役部队的各项建设同步进行,同步发展。武器装备水平与现役部队相一致,军事训练从计划到组织实施都由其所在的各军区和军兵种负责,并全部由现役军官来承担,各种科目的训练均在现役部队的设施内进行,训练的标准与现役军人没什么两样。其四,在作战任务上有明确分工。在遭受侵略的情况下,常备军至少要在48小时内,抗击和阻止入侵之敌;预备役部队在接到动员命令后的48小时到72小时内完成动员并加入战斗,并最终由他们完成夺取战争胜利的任务。以色列的做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某些方面对我们也有启示。对比之下,我们在常备军与后备军的衔接问题上,还有很多环节没有处理好。比如,对退伍军人的利用率比较低;预备役部队的组织管理体制还难以满足其全面建设的需要等。因此,加强常备军与后备军的有机结合,从整体上加强我国的武装力量建设,仍然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大课题。

第五,关于联盟动员的问题。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现代战争日益高技术化、高消耗的今天,加强联盟动员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的兵力不能说不强,美国的财力可谓世界第一,但即使对付像伊拉克这样的弱国,他也进行了内容广泛的联盟动员。从英、法等国调兵遣将,向日本等国索要钱财,借用沙特等国的军事设施,还要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由此便可以看出,联盟动员对于打赢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作用。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一方具有绝对取胜的实力。正如德国人康策尔曼所说:“如果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军队结成一个团结的整体来对抗以色列,那么以色列人胜利的机会是很少的。”可惜的是,阿拉伯兄弟却没有真正的团结起来,表面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联盟,但联盟动员的巨大作用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有的是说得不错,做得却不怎么样;有的是想帮一把,又被拒之门外;有的虽然很富有,但实际却只拿出很少的一点钱;有的虽然出兵了,却将指挥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想打就打,想撤就撤。约旦国王侯赛因从一开始就对战争持小心谨慎的态度。他曾私下预言“我的国家是非常容易遭受破坏的,我们进行战争是不合适的。”因此,他只派出一个坦克团参加了在叙利亚的战斗。但在碰到以色列人后就停了下来,以后便没有再向前一步。可他却大肆宣传说:“在战争爆发时我们立即开始动员。我们的部队从训练营出来集中,进入所有阿拉伯战线中最长战线的阵地。”乌干达总统阿明,本打算把乌干达的士兵和志愿军派往埃及和叙利亚。10月10日他在一个10万人的群众集会上说:“三百万人已经报名入伍。我们将肩并肩地与阿拉伯人一起战斗。”但叙利亚和埃及却难弃前嫌,将送上门的力量拒之门外。埃叙两国的大使“为了打消阿明雇用飞机把乌干达军队运往开罗的念头”还费了许多口舌。阿明知道后打电报给萨达特说:“我很遗憾,我们不能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一样,联合起来战胜敌人。”表面上看,阿拉伯方面参战的国家很多,力量很大,但在指挥的问题上并没有真正统一起来,战争中竟然出现了该进攻时,有些国家的部队却在向后撤或按兵不动的现象。这样的“多国部队”又怎么能打胜仗呢?

我国是军事上不结盟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安全主要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但是,按照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的经济必将走上国际化的道路,其它方面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因此,广泛积极地开展外交工作,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多重的战略合作(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对建立多极化的国际战略格局有重要的现实作用,而且对我们将来进行联盟动员也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今天的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已经懂得:独立自主,不等于闭关锁国;自力更生,不是不要外援;一国的强大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同世界上绝大多数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联合在一起。(为总参动员部编撰的《现代局部战争动员研究》一书撰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