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开脑洞,这九个问题你想过没有?

 天地人和w 2015-06-19

来自有意思吧(www.)

 

问题1: 为什么端午节说过节好,会有被打死的风险?

  

 

原因可能是因为端午节的起源。最广为流传的是屈原投河自尽的故事。其次是伍子胥投河弃尸的故事,以及曹娥投河寻父的故事。

 

 

每个故事都透着点悲惨的感觉,好好的五月初五,全都投河了,想想有股寒意就从脊梁骨窜了上来,太不吉利了。汉朝人甚至将端午节视为“恶日”,忌讳到什么地步呢?有传说中的“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

 

这比中元节要瘆人多了。至今中国某些地方依然还是比较忌讳说“端午节快乐”这句话。虽然放三天假的确挺快乐的……

 

 

来自有意思吧(www.)

 

 

问题2:给鱼吃的东西,为什么要裹上粽子叶,系上绳子?

 

这是困扰童年的我最大的一个迷思。屈原投河之后,广大人民群众不忍心,怕水中的鱼类吃了屈老前辈的遗体,然后就扔下饭团鸡蛋什么的喂饱鱼虾蟹鳖,让它们不会去伤害屈老前辈。于是就产生了粽子这个副产品。

 

且不说鱼虾蟹鳖爱不爱吃饭团鸡蛋,也不论古人这个思维和脑洞是不是有些奇怪。

 

一个问题:饭团为啥不直接扔啊,为啥要裹上粽子叶啊?裹上粽子叶还不要紧,一定要用绳子扎得紧紧的,就怕散了,你确定鱼儿真的能吃到吗?

 

更过分的是南朝《续齐谐记》中这么写到:“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河,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简贮米投水以祭之。”

 

用竹筒装米投河,就算是尼斯湖水怪吃了都会扎出满嘴的血吧?

 

 

来自有意思吧(www.)

 

 

问题3:咸甜粽子党请你们不要再争了,鱼儿特么根本不关心啊!

 

每到了这个节日,全国都要进行一次仪式性的南北大战,即传说中的咸甜粽子党之争。放腊肉,齁死了!什么?蘸糖吃你不嫌恶心吗!

 

除了咸甜之争,还有肉粽和白粽之争,以及有点像月饼节的豆沙粽子,牛肉粽子,板栗粽子,蛋黄粽子,莲蓉粽子,蜜枣粽子,甚至是韭菜粽子的多方混战。

 

喂喂喂,说好的喂鱼呢,你们考虑过鱼的口感吗?真正的粽子应该是蚯蚓味的,你手贱所以你刮开了。

 

 

来自有意思吧(www.)

 

问题4:喂鱼吃的粽子,为什么最后人吃了?

 

接脑洞迷思之三,说好的喂鱼吃,这本应该是功德无量人民群众集体喂鱼节,不知道为什么吃到粽子的不是鱼,而是人。当然现在某些地区依然还是有往河里扔粽子的习俗,但是百分之九十九的粽子,都是进了人的嘴里。

 

想想本来生产力就不高的古代劳动人民,每到五月初五要拿白花花的米去喂鱼,这得多心疼啊。所以也反证出了古人朴素节俭、比较务实、有点好吃的传统美德。

 

 

来自有意思吧(www.)

 

问题5:所以,端午节是吃货节吗?

 

南朝《续齐谐记》记载: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惮也。

 

故事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段话的意思是:汉朝某一天在长沙某个地方,大白天的突然冒出来一个人,自称是屈原,跟大家说:“你们每年祭祀我,这个事做得很好哇,但是特么扔下的粽子都被蛟龙吃了,我特么一个没捞着啊。你们真有这个心,行行好麻烦用粽子叶来包好吗?然后在用彩色的绳子缠上,这两个东西蛟龙最害怕了呢。”

 

诶?不是喂鱼吗?怎么屈老前辈也开始吃了?是投放太多了吗?

 

在《太平广记》中,也有相同的记载:“原通梦告妻,所祭食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柱为粽,以五色丝缠之。”翻译过来:屈原给妻子通梦,说老婆子你扔的粽子都被蛟龙吃了啊,我一个没迟到可苦了我啊……

 

屈老前辈的吃货形象瞬间崛起了!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关于二、三、四的迷思也有了结果!屈老前辈都吃了,所以我们也要吃啊!

 

 

来自有意思吧(www.)

 

  

问题6:湖南少数民族节日是怎么成为全国大节的?

 

无论是屈原、伍子胥还是吴娥,这三者都是战国至汉朝时期的吴越地区人物,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从历史的角度来讲,那时候未出现民族大融合,汉人就是汉人,吴越可以算是少数民族。

 

为啥一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会流行起来,到处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不断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粽子品种和节日习俗,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大节日呢?

 

逗逼一点的解释:粽子太特么好吃了啊!无法拒绝!

 

正经一点的解释: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他认为端午节的前身其实是由对五行崇拜,从而演化出来祭龙习俗。龙这个形象是全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但是各地祭龙这件事统一不起来啊,在历史长河中,这种祭祀依托到屈原、伍子胥等一些故事形象上,逐渐融合在了一起。

 

我还是比较相信是因为粽子太好吃了……

 

 

来自有意思吧(www.)

 

 

问题7:有些羞羞哒不能说出口,端午节还是避孕贞操节?

 

 

是的,你没有看错!避孕贞操节!

 

宋代《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记载:汉武帝时,以端午日取蜥蜴置之于器,饲以丹砂,至明年端午捣之。以涂宫人臂,有所犯则消没,不而则如赤痣,故得守宫之名。

 

您现在要接触的正是我国先人们的重要的一项黑科技:守宫砂。

 

一只喂了七斤朱砂还没死的壁虎,等到第二年捣烂了涂在胳膊上,就能看出这个女生是不是处女。此种黑科技简直是中华民间科学的代表神作。为什么说还可以避孕呢?西汉《淮南万毕术》记载:“守宫涂脐,妇人无子”。拿这玩意涂在肚子上,比什么麝香堕胎好用多了,真乃后宫不传秘技……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端午节慢慢也有女儿节的意味。到了清代,变成了一个回娘家的节日,而到了现在,许多地方也流传着回去看老丈人的风俗……

 

 

来自有意思吧(www.)

 

问题8:为什么端午节可以放假,爹妈节重阳节却不放假?

 

中国大陆七大法定节假日: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论传统节日,为啥元宵、中元、七夕、重阳、冬至、腊八不放假?论普世价值,为啥劳动人民可以放假,妈节、爹节不放假?

 

哦,今年端午和父亲节重合了……

 

据说在唐代之前,每个月的初五都可以称之为端午。我没别的意思,我就是想多放一点假,谢谢。

 

 

来自有意思吧(www.)

 

问题9:端午节的终极意义在哪里?

 

不需要像春节中秋一样赶回家团圆,不需要像五一国庆那么出门挤人流,端午节放假的终极意义在哪里?这三天假到底应该做什么?具体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无所事事的话岂不是放个周末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跟我说说,你是怎么看待端午节的?

 

来自有意思吧(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