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星】除了手机,你所不知的黑科技!顶级显示器的设计师考验

 慈溪全媒体 2015-06-19

一段时间送测我这里的硬件设备是非常有限的。我倾向于测试一些颠覆“品类”的新品,像是第一台Microsoft Surface,第一台iPad。手边这台三星的旗舰曲面显示器,本来并不在我的wish list,但是大胆将曲面引入显示器设计,挑战传统使用习惯的产品值得一试。



第一印象:冷静,理智。外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外企高管桌上的旗舰款站立办公神器,或者是股票交易员桌上层叠屏幕中间的那块主屏。我不确定这是不是三星这款产品想要给到用户的第一感觉,至少对我来说,首先感到的是专业、安静。




产品设计



说说曲面。这是一块精细琢磨过曲率的屏幕,只要仔细想一下就知道,要给一块曲面屏定一个合适的弧度很不容易,标准到底是什么?技术能够达到的弧度的极限?包围感?


我们从正上方来看构成这条屏幕的曲线,它不是由一根贝塞尔曲线构成,估计当时的模型是通过数段弧线拼接而成,这是为了:1. 保证正对用户的面还是尽量呈一个平面;2. 两侧的曲率明显增加,来形成包围感,让用户使用过程更容易沉浸。


背面曲线相当冷峻


面板银色部分都是金属电镀,做得十分精细。毕竟这是一种通用工艺了,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有掉色。当然,这并不会影响日常使用,只不过在材质上稍加注意,这样的问题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再看看背面接口的布置,算是很工整的。背面使用了拉丝工艺的塑料(三星作风),手感细腻.



背面的4个USB口的设计,是要点赞的,只是我们想想这些接口的用途?——?U盘、移动硬盘、手机充电,那么是不是放到更低的位置,甚至是底座上,会更好用一些?



易用性




鉴于这是本人使用的头一块曲面屏幕,这款屏幕的使用感受相当不错的。我主要将它接到我的笔记本上作为副屏使用,日常查看图片和邮件,刷刷瘾科技、爱范儿什么的,很爽。


由于笔记本的屏幕分辨率和这块曲屏并不对应,几经纠结之后,我还是选择了尊重原始分辨率,所以实际使用过程中,屏幕两边我都留下了十几厘米的黑边,这种时候难免会想宽的好处是什么?



当然,看电影时,21:9的宽就十分有必要,全屏不畸变,电影画面的延伸非常霸气。顺便赞一下自带音箱,效果不错,一般看电影足够了。


五向按键很实用


屏幕背面右下角的控制键还是非常实用的,由于所有的控制都有这个五向键完成,屏幕正面是完全没有按钮的,这使得用户所有的注意力都可以放到内容上,非常“专注”的设计。


实际使用下来,盲操作来切换各种设置,都是很方便的。点个赞!


屏幕表现




这方面我觉得没必要多说,三星的旗舰产品的屏幕,完全就是不需要怀疑的,不论是色彩还原度还是可视角度,都无可挑剔。我还记得第一次把屏幕连接到我的笔记本,瞬间投影出来默认的桌面,真心好看…


既然说到屏幕,还是从设计师的实际使用出发吧。日常我们经常用到3D渲染软件,由于这块大屏足够宽,可以拿出1/3的面积专门用来放置灯光调校器,剩余部分来实时查看画面效果,很实用。


对于视频剪辑工作,这个优势就更加没得说了。还记得很早之前我为了保证随时剪片的需求,只能选择17寸顶配的MacBook Pro,那叫一个重啊… 时间线在这块屏幕上,真是可以延伸到无限远处了~



曲面显示技术就可以通过曲率来保持视距和视角的一致,从而带来更真实的临场感。当然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在制造“惊奇”之后,还要面对长期使用的挑战。产品人都被教育一条金科玉律?——?不要试图随便挑战用户的习惯,这里面有教育成本,也有最终用户根本不买账的风险。


日韩厂商在面板上向来是兴趣多多,技术向前进步,需要不断有prototype(产品原型)来制造新的use case(用例),能够端出良品率足够量产的曲面屏实为不易。在面对这样的非常规产品时,我总觉得不需要太挑剔,与其鸡蛋里挑骨头去发现诸多不足,不如去体会新技术带来的崭新体验。


最后小结



1)拥有略微黑科技的外表,去除了韩系产品那种华而不实的花哨劲儿,赞!


2)屏幕升降俯仰的机构十分精妙,阻尼感良好,很上档次,但手感还是比较硬;


3)背面接口丰富,USB排布有点粗线条;


4)屏幕色彩无可挑剔,音响效果有惊喜;


5)长宽比是否使用体验最佳?娱乐和设计工作很适合,其他方面有待考察…


总体评价:整体设计感非常不错,屏幕色彩也无可挑剔,音箱效果十分令人惊喜


Later on,还会有我们公司其他几位设计师的使用体会,我想一款产品究竟如何,不是任何一个评测者可以说清楚的,还是需要多人长时间使用来测试。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