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审美文化中广播媒介的传播特征

 云在青天ysz 2015-06-19
审美文化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文化形态,而是一般文化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审美文化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合,不仅包括各种艺术品,也包括具有审美属性的其他人工产品(如服饰、日用工艺品等)和经过人力加工的自然景观,以及传播和保存这些审美化产品的社会设施、审美意识与人的审美行为方式。通常把当代审美文化理解为是一种具有审美属性和审美价值并深受西方文化思潮,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的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社会都市化产物。
  在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播并未成为昨日的回忆,而是伴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发展壮大。广播得以继续生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广播是一种传播距离远、速度快、范围广、便捷廉价的传播媒介。广播在它诞生之初就确立了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当今仍然决定着广播的发展。虽然没有视像是广播的致命弱点,但广播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它自身的传播特性。广播具有语言(有声)、音乐与效果音响三大符码系统,它们之间相互配合产生了五彩缤纷的综合效果,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立体的、流动的听觉世界。我们的耳朵其实并非不如眼睛灵敏,只是缺乏训练而已。科学证明,我们的耳朵在分辨微差方面要比眼睛更高明些。人的耳朵能辨别的声音和噪音何止几千种,远远超过我们的眼睛所能辨识的色调和光度的总数。
有时候听觉给人们带来的美感甚至要比视觉所带来的更多。虽然广播不具有电视那样的视像传播能力,但视像的消逝给我们打开了一扇自由体验的大门。由于更少外在的桎梏,我们的想象力可自由的驰骋,审美的个体差异变得不重要了,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广播提供的听觉形象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验、爱好、想象力去建构自己的形象体系。每天电台DJ为听众播出着各种各样的节目。音乐、评书、相声、随时播报交通路况和气象信息、发布商品广告、医疗节目通过听众的参与解答患者的疑难问题,夜话节目通过聊天的形式与听众架起一条心灵沟通的桥梁。广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正如美国传播学大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讲非视觉世界蕴含着丰富的前文字时代的生命力,它仍然感受到广播的强烈影响,广播是一种深刻而古老的力量,是连接最悠远的岁月和早已忘却的经验的纽带。但这些广播所具有的先天禀赋并不足以保障广播继续发展与生存,要想在如此的竞争环境中谋求生存空间,必须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完善自我。在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中广播媒介的传播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展现新的特征。
  一、传播功能的多元化
  广播媒介的传播功能正在由政治宣传单一化向多功能化迅速转变。1940123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电台为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人民的喉舌,民主的声音。长久以来,中国的广播主要担当着国家政治宣传和舆论导向的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的发展重点朝着经济建设位移,以及全球环境的急剧变化,原有以政治宣传为主的单一化传播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在当代审美文化的生存环境中,大众媒介的传播功能由单一向多功能化的发展就在所难免。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为例,在其一天的节目当中就包含,新闻类(新闻纵横、新闻背景、世界报道、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今日中国等)、经济类(广告、经济辞典、经济与社会、股市传真等)、娱乐类(中国,早安、锦绣中华、长篇联播、回音壁、开心30分、歌声传情等)、儿童类(小喇叭)、认知类(读书俱乐部、百科全书、阅读与欣赏等)、服务类(天气预报、收听指南、健康之声等)。在保留宣传任务的同时,充分发展其传播知识、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传播功能。
  二、技术性与消费性特征
  总的来说,当代审美文化不同于以往其他文化形态的有两点,一是经济动机上升为文化行为的主导动机,二是现代科技改变了文化的内在构成和运作方式。这两点决定了当代审美文化的两大基本矛盾:经济冲动与文化冲动的对立,科技含量与人文含量的抗衡。
这是姚文放先生关于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基本矛盾的论述。广播媒介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这两个矛盾。电影从黑白默片到现在的彩色立体声、胶片拍摄到数码摄像,电视从模拟信号播放到数字信号播放,音乐播放从最初的唱片到卡式磁带再到CD播放器、MP3MD、网络收听等多种载体,医疗检测从古人的望、闻、问、切到现在的核磁共振扫描设备对病灶的精确定位,这一切的变化都来自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技术的因素渗透在大众传播的各个阶段和环节,我们有理由说这是一个技术至上的时代,技术崇拜的泛滥在当代审美文化生产中已在所难免。这也使当代大众传媒带上了浓重的文化工业色彩。文化工业作为一种技术性文化生产,它的个性、风格、独特性失落。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就提出了著名的机械复制艺术论。而这种机械复制的艺术指的就是运用技术和机械的手段来复制生产的艺术作品。他认为,这种技术和机械统治的艺术生产带来了艺术的巨大变革,传统的艺术作品韵味丧失了。技巧这个概念在文化工业中,只是名义上与艺术创作技巧相同。在后者,技术指涉对象本身的内在组织,涉及它的内部逻辑。相反,文化工业的技巧一开始即是机械复制的技巧,因此,总是外在于它的对象。技术的存在也带动了广播媒介传播活动和传播方法的演进,广播的传播不仅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广播作为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现代电子技术的演进史。毋庸置疑广播之所以成为大众传播媒介,是由于无线电的发明和应用。1844年摩尔斯(美)进行了华盛顿至巴尔的摩之间的有线电报通讯。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95年波波夫(俄)、马可尼(意)各自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技术。1906年费辛顿(加)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布兰特洛克镇的实验室第一次进行声音广播。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数字广播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从世界范围来看,数字化将是广播传播技术发展的必然进程,而其中的数字音频广播(DMB)则将会成为继传统的调幅、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播。数字信号的接收稳定性、传输内容、接收灵敏度等关键指标都是模拟信号所无法比拟的。作为一种以先进科技为手段的传播媒介,广播每一天的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更新,传播  的变化和改良与媒介革命息息相关。技术的强调在广播的传播中是必要的。但是,广播传播正日益陷入技术泛化和技术崇拜的窠臼。在其影响下,广播节目具有机械复制的特点,导致节目制作的批量化、模式化,造成节目题材重复,形式雷同,而节目的内容则平庸乏味。
  处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广播媒介不可避免地带有消费性特征,其运作过程就是通过资讯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而达到利润回报。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经济效益拥有极大的话语权。作品的人文含量必需让位于经济利益。一旦艺术和经济效益产生了冲突,那么作品的艺术性、独创性、丰富性、多样性牺牲就不可避免。为了追求技术的领先与高额的经济回报而忽视产品的内涵,长此以往,广播失去的就将是其赖以生存的广大受众群体。在具体的运作当中,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的确是比较难的,但优秀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以山西文艺广播电台的《今夜不寂寞》节目为例。这是一档晚间情感话题类直播节目,经过六年的磨砺与创新,成为了深受听众欢迎的名牌栏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保障节目质量的同时丰富节目的文化内涵。主持人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富于哲理的名人名言、诗歌和散文来与听众交流和分享。《今夜不寂寞》还设置了《都市夜话》、《音乐告白》、《我的旋律》等子栏目。听众通过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民族音乐艺术的鉴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受众的审美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二是以人为本,突出节目的人文关怀。《今夜不寂寞》采取的是贴近式的传播方式。主持人尽量达到与观众零距离接触,以亲切、朴实、自然、真诚的状态来打动听众,倾听人们的喜怒哀乐,增强节目的亲和力。在涉及道德伦理、传统文化等领域时。要求主持人能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引导听众,大力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听众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传播渠道多元化
  与网络联姻使广播媒介具有了新的传播渠道。网络媒介是以互联网(internet)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媒介。网络媒介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信息传输速度快、容量大;信息传输能较好地满足受众个性特点的要求;传输信息的方式灵活多样,能在较广的范围内满足受众的要求;具有互动性,传播者和受传者可直接交流观点,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被动局面。
网络媒介正迅速席卷全球,创造着无限绚烂的网络世界。同时,网络媒介也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传播媒介构成极大的威胁。与之对抗还是与之合作?答案是不言自明的。网络和传统媒介的结合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广播媒介要想在竞争环境中谋求生存,除了发挥自身能传播语言、音乐、音响,感染力强的优势外必须和网络联合,建立广播网站,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巨大存储容量和能将文字、图表、数据、动画、声音、影像等集合成复合形式的传播优势,形成合力。在众多媒介的竞争中创造自己的生存空间。我国的广播网站的建设几乎和国外同步。1996年12月5,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就开通了网上实时广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于1997年设立网站,19981226正式开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也在1997年底尝试了网上直播。2001年从网上搜索的结果显示,全国已有120多家中央、省、市、县级电台上网,其中近1/3的电台开通了网上音频乃至视频直播或点播节目。上海东方电台、辽宁电台、内蒙古电台、重庆电台、肇庆电台、青岛电台等都开通了网上直播或点播节目。
  在已上网的电台中,国际台网站一直受到行业普遍关注。该网站目前可提供9个语种的文字信息,10种语言的声音广播,并在美国波士顿建立了镜像站点,每天页面被下载数万次,下一步计划开通15路网上音频节目。在文化的传播中广播网站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在各个广播网站上,如今文化信息的传播比重越来越大,栏目也非常丰富。在中国广播网的网站上就包含了《中国民歌榜》、《文化时空》、《戏曲曲艺》、《诗文赏析》、《中广书院》、《华夏文化》等文化类栏目。每个栏目还包含若干个子栏目如《华夏文化》包含了《艺术传播》、《人文历史》、《风俗地理》等几个很有特色的子栏目。正如《华夏文化》网络杂志的宣传导语中所提到的:《华夏文化》网络杂志,带您走进多姿多彩的文化情境:寻人文历史之踪迹、采风俗地理之流变、扬艺术传播之个性。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这里娓娓道来……互联网每时每刻都在以惊人速度扩张着。1994年全球的互联网用户不到300万,到2000年全球的互联网用户达到1.8亿,2001年这个数字已接近5亿,这个数字仍在以几何裂变的方式急速增长着。广播媒介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广播的传播增加了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传播平台,极大提高了广播媒介的竞争力。
  参考书目:
  
《论审美文化》张晶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
  
《原始文化》爱德华.泰勒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电视跨国传播与民族文化》钟大年 郭镇之 王纪言 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8年版
  
《电影美学》贝拉.巴拉兹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中国广播文艺学》张凤铸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版
  
《美学书简》()席勒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5月第2
  
《理解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著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传媒经济导论》周鸿铎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年版
  
《迎向灵光消逝的时代》《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瓦尔特?本雅明著,许绮玲、林志明译版本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8月版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月版
  注释
  
《现代美学体系》叶朗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9
  
《电影美学》贝拉?巴拉兹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224
  
《中国广播文艺学》张凤铸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版 第113
  
《理解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著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转引自张晶主编《论审美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 第53页(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矛盾》)
  
阿尔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载《新德意志批判》第六期 1975年 第54
  
《传媒经济导论》周鸿铎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年版 第273
  
引自《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2》第315页网络传播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