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险,与“生”俱来:你已经忘记的惊现历程

 残云伴鹤归 2015-06-19

从一颗直径0.1毫米的受精卵,长成婴儿呱呱坠地,在这个温馨感人的生命历程之中,包含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风险。为了直立行走,人类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为什么从备孕期间女性就要补充叶酸?孩子都两岁了,妈妈还有可能患上“产后抑郁症”吗?

本期科学BangBangBang,果壳网主编徐来和媒体人、模特、义工洛瑶和你聊聊生育这件事儿:


请在wifi环境下浏览:



从一颗受精卵开始,我们每一个人会在母亲体内呆上大概40左右。而每个健康婴儿的出生,都是逃过这40周内重重危机的结果。

在生命的初期,我们从一个细胞分裂成几千个细胞组成的小肉团,大小却还不到1毫米。母亲对此可能毫无察觉,而相当一部分自然流产就在母亲完全不知道自己怀孕的时候发生了。

而在这一阶段,许多无法治愈的先天性疾病,比如唐氏综合症这类染色体造成的缺陷,就已经埋下种子。

之后呢?更是步步惊心。成长出了岔子固然不行;母体激素异常、缺乏营养也不行;长得太大,会带来额外的风险;就算什么都好好的,提前出来了,也是九死一生——如果不是现代科技支持的话。听过徐来的讲述,洛瑶也不禁长叹一声……




当宝宝在母体内拼命成长时,当妈妈的也同样要承担许多风险。

在中国,因为习俗原因我们常常忽略的一件事,就是孕妇的个人体重管理。大家往往觉得孕妇是一人吃两人的饭,许多妈妈即便是为了孩子也要努力吃好一点。殊不知,孩子不需要的营养统统变成妈妈身上的肥肉,对宝宝健康无益不说,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找上门来,对母子都是很大的威胁。

即便宝宝吸收了营养,超过4公斤的胎儿也会给分娩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什么?事实上,人类是一个很容易受难产困扰的物种。为了智力,我们长出了大脑袋;为了直立行走,我们缩小了骨盆;而大脑袋+小产道,就让分娩变成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


然而母亲的磨难并不是平安分娩就结束了。

在孩子的婴儿期,母亲本来就要承担许多旁人无法替代的责任;而在中国,因为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原因,女性本来就承担了更多的压力;尤其在生孩子这件事上,新妈妈的情绪压力会更加明显。再加上产后本来就会有激素的波动,这时新妈妈就会遭遇产后抑郁症。

大家听到“产后抑郁”,往往认为这是产后那一两个月的事情。事实上,产后抑郁症可能到生产后两年都有持续的影响。那些妈妈摔死幼儿,或者抱着孩子跳楼之类的新闻,背后很可能是产后抑郁在作祟。而有些家庭到最后都没有重视这一疾病。

在这里,除了新妈妈对自己情绪状况的警觉、家人朋友给新妈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外,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也是必要的~

感谢妈妈为了孕育我们而承担的风险,同时也要给我们身边的新妈妈足够的支持和体谅!祝福所有的家庭里妈妈和宝宝都平安健康~

更多内容,请戳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