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遗珍_青铜器11_吕不韦戈

 百眼通 2015-06-20

  秦代。青铜器。现藏国家博物馆等。

  秦代的兵器在兵马俑坑以及陕西咸阳附近都有发现,其中青铜制的戈和戟较为常见,主要有四年相邦吕不韦戟、五年相邦吕不韦戈、七年相邦吕不韦戈以及八年相邦吕不韦戈等。所谓戟,是戈和矛的合体,也就是在戈的头部再装矛尖。

  吕不韦曾是秦帝国的丞相,也被称为相邦。根据秦国的规定,丞相负责全国政务,铸造兵器的事也由丞相监督,因而兵器上要刻丞相的名字。兵器上还要刻皇帝的年代,例如“四年”,就是秦王政四年(公元前243年)。

  四年相邦吕不韦戟2007年出土于兵马俑坑中,由青铜戈和矛以及木柄组成,全长2.87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保存完整的青铜戟。青铜质的戈头全长26.7厘米,援呈弧形,刃部经过修复后仍然十分锋利,胡四穿,用以固定在木柄上。戈的内部刻有“四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等珍贵铭文,其中“寺工”是史书里明确记载的秦始皇时代的兵器铸造局。

  五年相邦吕不韦戈1974年出土于兵马俑一号坑中,由援、胡和内三部分组成。援呈弧形,刃部经过修复后仍然十分锋利,用以固定在木柄上,内的中部也有一穿。铭文为“五年相邦吕不韦造”。

  七年相邦吕不韦戟同样是1974年出土于兵马俑坑中,通高32厘米,由戈和矛两部分组成。戈头的形态与前两件大致相同,援呈弧形,胡四穿,内的中部也有一穿。铭文为“七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告,丞义,工兢”。其中吕不韦以及寺工的名字为“告”,寺工丞的名字为“义”的人,都是监督者,而工名字为“兢”的人,是这件兵器的实际铸造者。

  (吕不韦像) 

  也就是说,如果这件兵器出了问题,可以直接追究兵器的铸造者“兢”,以及监督这件兵器铸造的“义”和“告”,乃至丞相吕不韦的责任。这实际上也就是秦国完善的军事系统的一个缩影。

  八年相邦吕不韦戈1978年出土于陕西省三原县附近,戈头的援稍微上扬,内部平直,中有一穿;胡的下部残折,仅存二穿。援、胡、内三部分均有锋利的刃。戈内正面的铭文是“八年相邦吕不韦造,诏事图,丞蕺,工奭”十五字。

  另外还有出土于四川地区的九年相邦吕不韦戈,是年代最晚的一件吕不韦戈。根据《史记》记载,在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4年),与吕不韦关系密切的嫪毐作乱,秦王政诛嫪毐,并罢免吕不韦,次年杀吕不韦。

  秦国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并吞东方六国完成统一,先进的武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秦王政平定嫪毐叛乱并铲除吕不韦的势力,也是后来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些吕不韦戈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