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专题)中德工业4.0大PK:中国还差在哪里?

 tips123 2015-06-20


在德国:


能够实现零库存,零延迟的系统已经在欧洲普遍使用(强大的SAP, Oracle已经能有超过20多种算法帮助企业去实现智能化运营管理), 并且大部分制造型企业都非常愿意使用这样的系统,其主要原因是理念已经被管理层及员工所接受。

在内部,系统的使用者从一线员工,工程师,到中层管理者,一直到企业高管。而德国工业企业大部分的高管其自身都是有强大的理工科背景,很多都是从engineer一步一步走上管理岗位的,在使用这些technical含量很高的系统时驾轻就熟。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不论是一线员工,还是高管,都不断的对流程进行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系统服务商则根据企业的要求,不断更新其系统解决方案。可以说,企业和系统服务商在共同成长。

在外部,由于理念被大多数公司普遍接受,所以很容易形成企业系统对接,进而打通全产业链信息流,物流,实现区域智能化。

这些都是基于德国工业强大的基础实力,说的实在一点,德国人在使用系统之前,已经按照零库存,零延迟,零差错的理念设计出相应的流程,并且运行了很多年。系统的出现只是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去实施而已。所以,德国人的强大就在于,其基础实力已经为工业4.0的实现做好了准备。匠人之心就在于:We are ready, once the new tech comes, we will run even faster.

在中国:

其实我们还没搞清楚到底是“零库存,零延迟,零差错”成就了智能化,还是智能化成就了“零库存,零延迟,零差错”。 其实,上述已经说的很明显,这些所谓的“零库存,零延迟,零差错”流程从制造业开始就存在在那里。我们总是觉得,当一个新系统出现了之后,就能实现这个“化”,那个“化”。而不是回到制造业的初心,将基础的东西做扎实。这个我是有切身体会的。在中国的制造型企业里,不管是国企还是合资,甚至是外资在华的工厂内部,大部分的高层管理者,决策者并不是系统的直接使用者,他们并不能感知使用新系统对流程,对产业链的改造的直接益处,只是听取系统服务商说,如果使用这个系统,将会实现什么什么,于是就投巨资匆忙上线,以为上了系统就能XX化了。结果由于基础不牢,流程在使用系统前没有完善,结果使用了系统反而更乱,于是就认为系统不好。

希望和空间
1.要转型先转理念,转思维,再转技术,转结构。让新技术成为理念服务的工具。

2.夯实基础从每一张图纸开始。这个理念需要从上到下的全面理解。

3.培养技术专精人才。制造业的根本在于技术,我认为现在我们对技术专精人才的培养和重视力度还不够。

纵向集成:灵活组合的智能化制造体系。
所见所感
在德国:

在经历了完整的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工业自动化已经相当成熟。大部分的德国制造工厂已经实现了无人操作,或者只保留1到2个监察员。这些自动化系统包括感测、运算处理、逻辑推理判断、反应等4个子系统。而将这4个子系统进一步强化并将之集成,就是制造业从自动化迈向智能化,也就是迈向工业4.0的道路。

所以,工业4.0,或者说工业智能化,是在工业自动化运用成熟的条件下催生出来的更高级别的要求。德国人已经不满足传统的自动化给他们带来的效率提升,废品率降低,或者说工业自动化他们已经将其优化至极致,没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了。德国人希望生产更柔性,设备更聪明。包括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在线人工的干预、实时正确地搜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的生产计画编排与生产进度等,而这些都是提升竞争力及生产力的关键。

在中国:

很多人还把人机成本作为工业4.0的话题。我认为这是工业3.0的话题,即讨论人力成本和使用机器的成本的平衡点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还在讨论这个话题呢,也许我们潜意识里都觉得中国还停留在对工业3.0的博弈阶段,3.0还没整明白,怎么就4.0了呢。


所以,大前提是 中国制造业还没有在工业3.0的维度弥补GAP,虽发展迅速,但仍然属于粗放式发展,集中在中低端。虽然基础很大,可总体技术含量不高,中国现在很多生产设备能够国产化,但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此外,人才与研发差距也不容忽视。

当制造业主体还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一线工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难以适应工业4.0时代的数字化控制。另外,中国周边形势导致中国能与邻邦在科研、管理、人才方面的交流十分有限。

希望和空间
1.分级战略。制造业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中国应该分清哪些行业处在1.0,哪些在2.0,哪些在3.0,哪些则适合尝试4.0技术。

2.大力发展传感器行业。智能机器人现在已经不缺乏聪明的大脑(背后强大的运算支持),但是机器人的“眼睛”似乎并不发达。如果不能“看”到很多的信息,拥有再好的大脑也是浪费。

3.不能使用工业4.0,但可为工业4.0服务。如上述的传感器,如果把它做到极致,其前景也是相当可观。(曾经在德国和一家专门制作弹簧和弹簧机的总裁聊过,他们祖孙三代做了一辈子的弹簧,而且之作弹簧。问他们为什么不拓展业务,回答说我们要把弹簧做到极致。所以这家只有40人的家族企业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平,Bosch更是将它列为唯一指定供应商)

端到端的集成:将用户纳入产业链环节,实现用户从设计到生产的全程参与。其核心在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
对于将用户纳入产业链,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在中国,我倒是比较乐观的。我一直觉得德国人或者说日本人是“匠人”,而美国人是“商人”。中国历来都是学“匠”困难,学“商”容易。所以,对于美国人的自上而下的互联网,中国人很容易模仿;而对于德国人/日本人自下而上的精益制造就力不从心了。所以,我们能看到B.A.T在中国的成功,但是看不到中国的Intel。

但是向服务业转型还是要区别对待,对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转型能使是企业迅速摆脱重资产和产能过剩的问题。 而对于非标准化的制造业,谈转型还为时过早,首相应该focus制造的标准化上面。如零配件的插件化,模块化。

(原文标题《关于中国工业4.0的个人观点》,作者CK。直接来源:智能制造公众号;声明来源:咨询俱乐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