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看闺女独具特色 艾叶因其特殊的气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在我市,端午这天,人们习惯在自家门口放置一束艾叶,以达到驱逐蚊虫的作用。在我国部分地区,人们还会用艾叶和菖蒲制作成人形或者老虎的形状,给家里的小孩佩戴上,也意在于驱邪避毒,讨个平安。 在我市部分地区,端午节还有着“绣个荷包保平安”的习俗,每到端午节前夕,家里心灵手巧的妇女们便将雄黄、艾叶等材料装到各式各样的荷包内,精致漂亮的手工荷包闻上去带有艾叶的特殊香气,送给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佩戴,也带着制作者满满的祝愿,祈求新的一年远离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端午节这天,“看闺女”是莱芜特有的习俗,这一习俗在我市也较为普遍,据部分老人介绍,端午节这天,娘家人会带着粽子来到出嫁的女儿家,看看女儿婚后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与我市传统的“八月十五看闺女”意义相似。 古人“驱毒避瘟”智慧多 除了大家常见的这些端午节习俗,在我国其它地区也流传着一些特色的端午习俗,例如人人沐兰汤,饮雄黄酒,并以酒喷洒辟邪,五色丝线续命避瘟,五毒图以防五毒之害等。 沐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代端午节习俗。这种习俗至今还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广为流传,沐兰汤中的“兰”指的不是兰花,而是菊科中的“佩兰”,相传在我国古代,人们会将这种花熬制成汤水,然后沐浴其中,具有防止皮肤病的功效,这也是古代人特有的一种养生方式。 除此之外,端午节饮雄黄酒也是南方部分地区的端午习俗,《白蛇传》中雄黄酒可令白蛇现原形,也有“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的古语。雄黄酒在我国古代一直被认为具有驱虫解五毒的功效。端午这天,人们除了饮用雄黄酒之外,还会将酒涂在小孩子的耳朵、鼻子、肚脐等部位,以祈求孩子健康平安,或者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画个“王”,以作老虎的象征来达到祛邪的目的。还会将雄黄酒洒在家里的各个角落,以达到驱除毒虫,辟邪除魔的愿望。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雄黄酒不宜饮用。 《风俗通义》有记:“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俗说以益人命。”《荆楚岁时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可见五色线在我国古人看来具有辟邪、避瘟甚至续命的作用,在我国很多地区,每逢端午,人们便用五色的彩线编制成手链项链等送给家人佩戴。 我国古代的民间认为五月是蝎、蛇、蜈蚣、壁虎、蟾蜍频繁出没的时节,也称这五种动物为“五毒”,于是端午节便有了驱除“五毒”的相关方法和习俗,比如在家中的墙上贴五毒图,或者将五毒的图案绣在衣物上,有些地方还会制作五毒饼来食用,也就是在饼上绘制五毒的图案,这些都是为了驱除五毒。(莱芜日报 王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