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堂值得学习的好课(金晓忠)

 采菊东篱630 2015-06-21

一堂值得学习的好课

    前天听了三堂上《赤壁赋》的课,对其中的一堂印象很深,现稍作整理如下:

教学简录

师:苏轼写月的诗文有很多,如“明月几时有……”,“……一尊还酹江月”,读一读课文,找出写月的句子,就其中的一句阐述你的理解。

生:“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写出了月亮光照水面的美景。

师:月亮怎么会“徘徊”呢?

生:在船上看到的。

师:谁在船上?

生:苏轼和客人。

师:在干什么?

生:在喝酒。

师:酒喝得正酣,醉意朦胧,又在船上,所以感到月亮在来回移动,好像跟着船在动,这是物理现象,除此之外,月亮还有什么更深刻的含义。

生:月徘徊其实是作者的心在徘徊。

师:是啊,在这被贬的黄州,只有月亮是他唯一的知己、倾述对象,从这徘徊可以看出作者淡淡的哀愁。

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师:月出篇是一首爱情诗……我不知道苏轼在那夜明月的照耀下,吟诵了多少有关月的诗歌。

生: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生:很高兴,老师从你的回答中看出你非常细心。读的时候“兮”拉长了,不过“兮”字要紧跟前一个词,与后一个词将断未断的样子。

生:“美人”做何理解?

生:“美人”就是明月,是苏轼望的对象。

生:“美人”是亲人,现在天各一方。

生:“美人”是他的理想,不能实现。

生:“美人”是圣明的君王,贤明的大臣。

师:在古代,有人把君臣关系比作夫妻关系。臣子被贬,天各一方。再往前推,有一人也爱用“美人”“兮”字,他就是屈原。所以,咀嚼“美人”一词,我们不仅感受苏轼怀瑾握瑜的情怀,还有壮志未酬的感慨。

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希望自己与月亮长久地在一起。

师:“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就是与自然一样永存。能实现吗?这是苏轼的一种幻想,是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师:这是曹操的诗,大江淘尽多少英雄,为什么要独独提及曹操?

生:曹操在赤壁的失败和自己被贬赤壁有相似之处。

师:英雄对比,更增添了几分哀愁。知道《短歌行》的后几句吗?“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时的苏轼也是无枝可依。我们可以感觉到这悲景、悲情、悲人。

刚才有个同学说这话是客说的,你觉得是客说的吗?

生:是客说的,否则成了自问自答了。

师:有一种理解是借主客问答的形式,这是赋的特点。

生:“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分析。

师:从不变的角度,月亮一直还是那个月亮,终究没有增减,江水不断流去,终究没有流逝,一直奔腾不息,人生代代延续,终究无穷无尽。从变的角度,月亮有圆缺,江水有流逝,人生有尽头。苏轼的心灵在挣扎,最终不羡论驳斥了羡慕论,不仅驳斥了羡慕论,还提出了取舍论。

师总结:《赤壁赋》,让我们看到了苦闷的苏轼,心灵挣扎的苏轼,通过心灵的争斗,苏轼变得豁达。赤壁的那一轮明月让苏轼完成了从本我到超我的一次突围。

 

这堂课的优点:

1、  切入新。找写月的句子,以此带动全篇的教学。

2、  几个点抓得好,上出了特色。如对“徘徊”“美人”“曹操”的教学突破。

3、  文本挖得深。这是一堂文本研读课,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意义,实际是在与苏轼对话。

4、  教师对课堂掌控得好。教师自身情绪控制得好,并用深沉优美的语言进行教学。

 

启示:

1、  大胆取舍,但要紧扣单元主题。

2、  一定要抓字词以及字词背后的信息,这是把课上得有深度的前提。

3、  教师自己要有独到感悟,然后要设计巧妙问题带动学生进入文本。

4、  教师自己要进入文本情境,教学语言优美简练。

 

完善措施:

1、“客”的话题在理解全文之后提出为好,并且让学生比较哪一种理解更好。

2、情感还须有些变化,特别是最后一段“东方既白”,由月到日,形象表现苏轼突围后的愉悦感,很值得品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