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at风险: 转载,烟花三月:新北洋实地调研。

 大楚师爷7 2015-06-21
关于新北洋的基本情况,各位在网上都能搜索到,我就不细说了。本来是打算看完杰瑞股份就立马杀到新北洋去看一圈的,但半天的时间,觉得这样太不慎重了,毕竟这只股票本人持有了很长时间,想好好的看看。同行的朋友去年调研过一次新北洋。去之前给新北洋证代预约了一下,初步约在隔天上午,证代说董秘宋森可能没时间接待我们,其实本也没报啥希望,这里特别指出,这次电话跟前几次预约上市公司的感觉完全不同,我的直觉告诉我,新北洋是很欢迎大家去做调研的,而不是其他几家上市公司左推右推的。
  于是我们打算下午先不去办公区而去厂区转转,然后第二天上午去新北洋办公大楼。新北洋现在分为两块,张村科技园和徐村工业园。张村科技园是新北洋的办公+研发中心,徐村是工业园区,就是厂区。我们马上就先去的他们徐村工业园,大概下午4点半多到的他们厂区,此厂区他们是8月份才搬过来的,厂房盖好了一排,里面工人在有序的上班,工人不多,由于没有保安(这点很奇怪,后来第二天董秘给了解释,这个下面再说。)的缘故,我们隔着窗户“参观”了它们的厂房和仓库,感觉都还不错,又去了他们食堂,正好碰到很多工人在吃饭,感觉比较安静,工人精神面貌不错。厂房后面盖的好多宿舍楼还没完工,我们当时第一个感觉,这么多宿舍楼是打算要大量招聘员工吗?是不不是也打算走富士康代工的路子呢?带着几个疑问,我们返回了市区,在新北洋老厂区附近住下了。晚饭前,特意跑到新北洋老厂区转了转,感觉一般,比较陈旧。新北洋参股的公司华凌电子就在老厂区的旁边。我们问了下老厂区的看门保安,保安师傅说从去年开始就一直搬到新科技园了,老区现在基本都空了,当时心里有点小窃喜,如果这个老厂区出租或处理掉了,不是多了笔营业外收入了嘛,哈哈。。。
  第二天上午,我们早餐特地选在了新北洋老厂区的巷子口一家小摊子,和摊主聊了聊,摊主说,新北洋的待遇很好,工资2k多呢,过节还发很多东西,他们这个摊子主要就是新北洋的员工来吃,但现在厂子搬家了,他们一天原来一天能做300多块,现在一天就只能做100多块了,言语和神态中比较的失落。吃完早餐,开车直奔主题--拜访董秘。
  原计划是约的上午10:30和董秘见面,我们9:30就到张村科技园的大门,大门还没全搞好,但园子里面的绿化和办公、厂房都全部安装完毕,已正式投入使用,大门已经,看到一个非常漂亮的湖,三边是靓丽的高楼,全是落地窗玻璃,人站在外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员工的工作。后来董秘宋总介绍说,他们这个工业园是请的德国设计师按照硅谷的式样设计的,突出的是以人文本的原理。难怪他们研发中心是园区位置最好的,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到一汪湖水。我们继续走,一些比较重要的部门,门口都有保安把守,需要刷卡进入的。我们几个也一直的说,在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工作,确实是种享受。
  到了办公楼门口,跟保安说了下,本以为要等到10:30才能见到接待的人,没想到一会儿,董秘宋总和证代苏晓丽两个人过来迎接我们,之前受到了其他几家上市公司的冷遇后碰到这么热情的欢迎,我们一下子还不太适应。宋总开口第一句话就问你们从南京来的,很辛苦吧!你们有什么要求,我尽量满足你们。对于这样开诚布公的方式,我们感觉非常的惬意,只说,账面上的东西,我们读读公开信息就知道了,您要是有时间能不能带我们到这边的科技园各个地方转转。让我们感到很开心的是,此后的2个多小时,都是宋总亲自带领我们,各个地方转着,对我们的提问和疑惑不厌其烦的解释,难怪他已经入选中国十佳董秘候选人呢。
  我们先后参观了研发中心,模具车间,装配车间等。我们特意问宋总,说能否拍照,宋总说,随便拍吧。后来想想也是,人家掌握着核心部件,那些外壳模具你就是能仿造,核心部件你也造不出来啊。开放!里面的员工对待我们的提问,也都是很客气,明显没有山东人特有的冲头感觉。宋总介绍说,目前公司请了IBM公司做流程再造,总投入大概在6000w左右,分三年完成,今年第一步内部流程改造已初有效果,效率提高的很多。宋总说,后台数据库选的是甲骨文oracle数据库,因为这最符合公司目前发展的特点,快速定制、添加模块非常方便。最后我们参观了新北洋的成列室。各位如果曾经关注过新北洋的人,大概都有个疑惑,为啥市面上看不到打新北洋logo的产品,宋总说,他们目前主要是做ODM的,里面核心的东西是新北洋自己做,至于外面的壳子打什么标都无所谓。
  最后去宋总的办公室交流了大概半小时,就一些问题做了探讨交流。小插曲就是他们很诧异我们昨天居然逛了工业园而没有保安发现我们,哈哈。原来公司公司面积一下子过大了很多,保安还没全部到岗,估计以后不会再能混进去了。最后总结一下吧。
  1. 这是一家非常稳健的公司,宋总说,他们要做利润很容易,做高增长更容易,但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公司力求的是长远的发展。今年增长还能稳定在30%左右。
  2. 公司普通员工工资在3k左右,这在威海算是高工资了。研发人员一般年薪是5w左右,做到项目主管后,年薪可到15w-20w。这些都是宋总亲口说的。(反观杰瑞股份,我们询问员工工资时,人家立马已这是保密,无可奉告,其实在年报里面用薪酬去掉高管的收入再除以员工总数,不大概就明白了吗?也不知道这有啥可隐瞒的,鄙视那些自以为是的上市公司。)这几年基本上没有研发人员辞职。宋总说,你要挖我人没啥用途,你挖走一个两个没用,你要能挖走整个团队才行。另外,当地市区的房子,价格大概在4k左右,再想想新北洋的工资待遇吧。我们一个月只能买南京半个平方的房子,人家一年工资就可以交首付款了。悲哀啊。。。
  3. 关于两个园区盖的那么多宿舍,宋总的解释是给员工改善住宿环境的,他们不会走大规模代工的线路,因为新北洋的特点就是快速定制,没必要搞那么多工人,大部分配件都是外包的,他们这边就是个总装。
  4.从开始到介绍,宋总都没要求我们出示什么证件啊、对账单啥的。
  5.这是一家朝气蓬勃发展的上市公司,绝非短期伪高增长,但如果一家公司能每年都保持30%的增长率,三年也是一番啊,对于这样的公司,我愿意跟此公司共同成长。
  最后感谢下宋总!非常感谢他的接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公司开明的一面,而且我相信他不是特别的优待我们,而是他特别优待每一位上门调研的投资者!
  用一句话来小结一下:如果你爱她,就让她买新北洋;如果你恨她,就让她买新北洋!
  *市场环境和行业怎么样,竞争对手是哪些
  *公司的产品线非常的广,简单的说就是公司赢利点非常多。目前主要的竞争对手是epson和斑马。新北洋的产品目前全球占有率1%,公司的目标是做到10%
  *新北洋上市至今基本没涨过,也没跌
  *新北洋目前的股价不便宜,市盈率比较高,但如果公司能长期保持30%增长的话,明年市盈率就到20多了,后年就到10倍多了,我说的是维持目前价格不变的话。
  我始终坚信一点:踏踏实实的上市公司,值得投资者的尊重和持有!公司的价值迟早会反应到股价上。
  宋总临别的时候说了句话:我们很对不起投资者,股价没让你们赚钱。我当时的原话是:其实我应该非常感谢你们公司,因为去年那种行情,你们公司最起码没让我亏钱!


本人观后感:

    还记得之前在一篇价值投资学习博文中说道如何辨别公司治理的好坏,在那个时候,本人对新北洋就是非常喜欢了。(详见http://blog.eastmoney.com/a357369051/blog_110…

   两家看起来很迷人的民营上市公司。但都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它们公司的钱(即股东的钱)在哗啦啦地往外流。我不知道董事长有没有从公司里偷钱,但是,其他人有能力如此偷窃吗?

   我拿出其中一个公司来举例,因为另外一家问题公司的行业独特,我即使不点名,你也会猜出它的名字来。

   这家公司有4家工厂。几年前上市,股民欢呼,两年内股价翻番。当时,它的两个老厂本来就很宽敞。如果董事长是一个诚实的企业家,他应该在那两个老厂增加生产线,或者连生产线都不用增加,增加一个班次就可以了。从一班增加到偶尔的两班倒。这是很理性的解决方案,何况,它当时连一班也没有开足马力。

   但是,董事长显然有另外的小算盘。他想占领地盘,圈地,而且享受市(县)政府给予的各种优惠。或者,用招股书上的冠冕堂皇的话,"扩大再生产,占领制高点,创建百年老店"。这都没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圈地的好处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好处并没有流到股东哪里去,而是流到了董事长的口袋。更大的问题还在后面。这家公司不大,三年来的资本支出7-8亿人民币。大家一般不习惯把几年的资本支出加总考虑,其实这很重要。我以前跟大多数分析师一样,参观工厂时一般不留心建一家工厂究竟要花多少钱。我到深圳控股做了两年半的地产业务之后,对有些细节开始感兴趣。

   比如,这家公司花8亿元建的两个工厂,我看最多只需要3亿元。怎么讲?这两个工厂都建在二线城市的郊区,和郊区的郊区,占地面积分别为200亩和150亩。这是两个不小的工厂。土地成本要么是政府低价卖给企业的,要么是免费送的。我们还是大方一点吧。算它20万元一亩。这350亩地的土地成本只不过是7000万元。简单的厂房和生产设备,再花2亿元。仅此而已。

   中国有个词语叫,跑冒滴漏。在这两家公司里,我看到的不是跑冒滴漏,而是董事长用大卡车把股民的钱往自己家里搬运。跑冒滴漏太小意思了。

   对这家公司,我感到非常恶心,虽然它的其它各项指标好得难以让人相信:
(1)销售额的五年复合增长率25%左右,
(2)股东应占利润的复合增长率27%左右,ROE超过20%,
(3)市盈率只有5-7倍,
(4)现金派息虽然低,但也有2%的息率。
(5)市帐率不到70%。
(6)投资者关系也还不错。

    另外有一家知名的公司上市已经十几年。从IPO到现在,它在股市配股融资的总额高达220亿元,除了支付股民的红利6亿元以外,其它全部用在了"资本支出",买地和建造各种设施。这些土地和设施有没有用处,我们暂且不说。它们的真实成本究竟有多大?年复一年,它的利润一直保持增长。某一年,"黑天鹅"出现,公司就把前些年的虚高利润(假帐)全部冲掉。然后,公司又从一个较低的利润水平成长若干年。然后,... 如此重复。

    结论是,一旦发现经营者是以股票市场赚钱为目的,你的投资就要格外小心,因为你也有可能成为他们算计的筹码。正常的管理者,会把精力完全放在企业身上,不可能整天关心股价,或总是揣摩市场喜欢什么,更不可能股价高了就批发,股价低了就增持,遇到做空便暴跳如雷。长期投资,首先要看清经营企业的人。

  那些脚踏实地做好实业的公司更值得我们关注,如果这些脚踏实地的公司刚好是一个朝阳行业,同时又是垄断的龙头企业,更可贵的是连续好几年均高成长,并且股价严重低估,那这种企业就是黄金了,弥足珍贵。

  其实这里符合标准的就是新北洋(除了股价没有大幅低估外),在后面的几篇博文中也不断的提到这个脚踏实地做好自己本分的企业,从烟花三月的实地调研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新北洋的高管根本就不玩什么资本市场的花招,也没想过把业绩做得很好看,管理层关注的是未来长久的发展。

  如我今日博文的总结:财报情况决定选股标准、好的公司治理是催化剂、行业前景决定未来、个股细分决定龙头垄断地位、价格低估是买入的动力。

  新北洋的公司治理不用多说,同时,新北洋又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且他的行业前景和市场都很广阔,财报上看各指标优秀,现金流应收款非常好,同时四季度高铁投资恢复的情况下,业绩会出现超预期的表现(此前高铁降速拉低新北洋订单20%,但新北洋依然交出了几份非常优秀的报表,有理由相信四季度超预期)。当然现在的估值并没有特别具有优势,有没有买入的动力,见仁见智,如果四季度能超预期,或许短期能看见不错收益(当然本人不是因为四季度的高铁机会才看好该股的,该股是我长期价值投资的标的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