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定董氏渊源和迁徙

 董存喜 2015-06-21
  平定董氏渊源和迁徙(待审草稿)

  族谱是记录同宗同祖世代延续的家族之史,是反映一姓族人生存脉络文化以及发展变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构成国史的组成部分之一。有言道,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又曰,忘记祖宗,就等于忘本。因此,考证家族历史,续修同宗族谱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考证平定董氏族人的由来,又迁徙何处?是自古我董氏修谱人渴求证实的命题。近二十年来,我董氏族人曾多处寻访,探古村古迹、寻古坟古碑、曰家藏祖案及有关笔录、听传说,用电信网络追溯渊源脉络。其中收获之多,不乏有珍贵史料供族人共享;亦多有重要缺憾待我族后人继续考证。在此我等谨以此文刊于我族三修《董氏族谱》前面,并以此为序。

  千百年来,我平定董氏族人与中华民族很多姓氏家族历史一样,历经了朝代更迭、兵荒马乱、饥寒交迫、逃荒迁徙,造成众多文物毁坏、史料失踪、族人迁徙难考;同时历代也不乏有其他原因前往多地定居,如经商、求学、举官等,考证难度之大。据清代道光十三年平定州梦华堂版,《董氏族谱》记载吾族史上曾在汉唐时、宋元时两次失谱,表明我族从汉代之前就曾有过族谱。之后在清朝族人又开始修谱,乾隆三十七年纂订了《董氏族谱》,于道光十三年又重新续修。先辈续谱的不易和功德为传承先祖不朽的英名和风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根祖从何时何地迁来槐树铺?何时何因有族人由槐树铺迁往何地无明确记录。我等深知寻找这些答案之难,然作为平定董氏后裔追寻考证乃代代继续为圣神之责。

  我等近年来,依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的步骤跋涉于考证之路。因才学浅薄,所考未尽之多,且有表述不妥之处,敬请族人正之。

  一、对近支近处的考证

  进入公元二十世纪以来,吾族有瀑里、青城、东塔堐等支系陆续续修本支系族谱。其中在瀑里族人董顺昌等在续修本村董氏世系族谱期间,本村族人董芝献出一套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梦华堂版《董氏族谱》,惊喜的发现,使续修完善族谱起到了重大而无可替代的作用。2006年之后,董铠等族人萌发了发起三修平定《董氏族谱》强烈意念。经四处奔波联络并表达愿望,得到迁居多处的族人一致相应。于2013年10月12日正式成立了以董铠为主编的三修平定《董氏族谱》编撰委员会。按着董芝收藏的《董氏族谱》提供的吾族人定居线索,开始了由近到远的探访工作。期间又发现了四套同样的《董氏族谱》分别由东塔堐村董英光、盂县青城、城里董存义、西城董殿奇收藏,经网络搜索又得知另外还有一套保存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这是本次修谱考证的重大成果之一。为了解平定董氏概况、联络四处族人以及第三次续修起到关键的作用。

  原谱(即,道光十三年重修《董氏族谱》,以下称原谱)自刊印以来已越一百八十多载,整套分四卷,主要记载了平定州董清一支从宋元至清代道光年间一至二十二世繁衍情况。同时载有元代至元年间碑文两篇、明代嘉靖年间碑文两篇。谱中除对平定州董清一支较详记述外,还就自根祖外迁四处董氏族人支系及变迁考证资料收录其中(见原谱)。

  平定董清一支到目前已经繁衍有二十九世,根据原谱记载在本州刘孤岭董氏先茔碑(明嘉靖十九年即公元1540年)碑记载,“宋元时高祖讳清始移居于平定……”;胡家庄董氏先茔(明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碑记载,“董氏世居平定,始祖讳董清……”;又据元代至元二十一年即公元1284年)平定州安平乡北王里董氏先茔碑载有“其原先祖固关之西槐林党人也。……得子众多,散与他方,已知三者,二者七亘、董寨。……高祖既迁榆关所居后,以城北坟坟垣一所,其后子斌……,生三子,长振、次津、次三聚,承父命移于此里……”观其世系,六世祖为董清,配白氏,字三人。这与刘孤岭碑记载吻合。

  依据以上三碑表述我高祖董清为宋元人,也就是说董清出生于宋代古已确认。依据原谱,董清之前确可上接五世至董胡。同时,也记录了我族原先祖董胡自槐树铺迁来北王里(今称王家庄),其六世祖高祖董清又迁居榆关。之后子孙又移居多处。要推测董清大约在世年份,应该考证平定当时属于南宋还是北宋,根据国史记述,在宋代以山西雁门关为界,以南属北宋,平定当属北宋疆域。北宋存在于公元960—1127年,那么董清出生时间至迟为1127年,假想出生在1120年,董清在世当然是北宋末年和元代初年。按原谱记录,原先祖董胡至董清之前有五世,以传统概率(一世为30年常数)测算为150年,也就是说董胡约公元970年在世,应为北宋初期人。按世系记录董清至今已出现二十九世,2015—1120已有约895年,从董胡至今约有1045年。以此回算,2015-1045=970年,尽管是推测,也恰好与实际跨越时间相吻合。

  到目前董清后裔约分居不止上百处,按股已知至少约有三十股之多。今在世 人(从 世至 世)。

  二、由根祖外迁支系考证

  原谱记载,“其原先祖固关之西槐林党人也。……得子众多,散与他方……

  ”;“槐林镇根祖,次祖七亘村,次迁蒿葶村,董常为祖。平定州在城并王家庄、元氏县在城并泉水、赞皇县在城皆一祖……”;“平定州的七亘、董寨、王家庄、蒿葶、元氏县在城和泉水、赞皇县在城等处董姓人家都是同一宗族”。

  由根祖槐树铺外迁时间考,据北王里碑是元代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立,北蒿亭碑是元朝至元六年(公元1276年)等,按碑上所载世系由槐树铺迁出当属北宋时期。在同一时期外迁的原因,应该与族人在同一地方居多,人口大量发展,会出现可耕农田不足,加之旱灾不断,迫使乡民四处逃荒和迁徙开垦荒地;另一原因,在长达100余年的宋、金对峙,是国家遭受巨大社会,曾生过大规模人口迁徙。吾族当时由槐树铺迁出应该于此有关。在调查中得知距槐树铺村不远的河北省井陉县板桥村也有一支吾董氏族人,传说是于明代洪武年间由槐树铺村迁到此地;在河北省井陉县台头和槐鹿也有董氏族人定居,传说也是明代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槐树铺村迁来,其中也有从洪洞县定居到平定槐树铺村定居者,在这两支董氏家族中有传说他们的根祖也是在平定槐树铺。因无实证依据不敢作定论。吾族后人也可作为继续考证之线索之一。

  三、根祖所在地、根祖及来历考

  据考,古平定州东五十里,自古有一处槐林繁茂之地,很早就有人类族群居住于此,史称“槐林党人”。秦皇驿道由此经过,因商旅过往而渐兴集镇,亦称“槐林镇”,即,今槐树铺村。如今刻有“槐林镇”三字的古石额,依旧镶嵌在村西端的阁楼门洞上方。据原谱记述,我“原先祖固关之西,槐林党人也。”,表明今天的柏井镇槐树铺村,为我董氏迁向四方之源。

  (一)根祖名谁:阅原谱,有槐林镇世系碑图,图中首列董荣、董德川两支共九世。此碑不知立于何时,也没有表明董荣、董德川就是我根祖。值得考证。 我等就此多次驱车前往古槐树镇(槐树铺村)探访;在族人的热情带领下,爬越村北山坡找到了董氏在这里的最早祖坟遗址,在此目睹了公元二十世纪中叶我祖坟遭破坏的惨状。族人所传古碑林立等珍贵的文化元素已不复存在。只在山坡杂草与灌木丛中看到一块坐北朝南只剩上半部分的残碑,从残留的寥寥数字看,未能透露给我们所要的信息。但残碑上有王家庄等字样,而王家庄正是我原先祖董胡迁出后的定居点。那么,这块碑是否就是记录由此迁往四乡族人的碑记呢?也许有可能的成分,不敢定论。但是可以这样设想,如果只是记录槐林镇董氏坟茔所葬先祖,怎么会提到王家庄呢?考证中得知,自古有传说,次祖迁往七亘定居后,那里的族人每年都要回槐林镇祖坟祭拜祖先。因两地相距较远,有七亘族人就将此碑截成两块,把下半部分抬回了七亘。七亘族人为什么只把下半截抬走呢?到底此碑下半部分记载了什么?不得不引起我等联想推测,有可能这块碑正是记录王家庄、七亘、董寨、蒿葶四处第一人(始祖)情况。那半截碑据七亘村的族人说确有,但不知去向。就连碑上所载大概内容也已失传。就此,我等认为,如此重要的文物不会在这里消失。或许是出于保护被当时族人藏于地下,造成了不见此碑,但有传说的史实。

  因为我董氏族人是七亘村人口最多家族,古碑、崖刻有部分尚存。我等认为或许对于考证我族历史有一定价值。决定再访七亘村,在此地在族人引导下,看到了一处破旧房屋(曾作为村内供销社)内,后墙中部镶嵌一块石碑,此碑刻于山西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十一月,上面记录了董秀等9世祖世系图。按9世往前推测约有270年(公元912年),属五代时期的后梁(五代十国之一),应为董秀在世之时。董秀是否就是原谱中所说的次祖?董秀是否是到七亘的第一世?近年七亘有族人在考证中,发现村洞口有石龛,石龛上部和两侧有捐资名刻,据此,族人有不同推测。说七亘有四支董氏家族,推断其一世董秀与其他三支一世同辈,再推董秀及其子孙大约年岁与其他三支比较,认为董秀不是次祖,也不是到七亘第一人;不过,这个推测感觉尚需可靠支撑的佐证。因为史上不乏有年小的先到,年长的后到;儿子先迁到,长辈再去的史实。有待今后进一步考证。也有另一种推论,董秀是次祖,也就是迁到七亘第一人。按原谱所载槐树铺两支后裔,一支先祖为董荣、一支先祖为董德川,其中,董德川第四子叫董秀,如果董德川是根祖,其子董秀是否就该称次祖呢?如果董秀是次祖,那么与迁往七亘的董秀是否是同一人?答案在哪里?同样有待后人考证。

  根据上述考证,由根祖槐林镇迁往他乡时或许多在五代至北宋初年。迁出原因,应该和族人繁衍多至槐林镇可耕田地不能满足在此繁衍生息原因有关;也许因古代征战频发,驿道敏感,而躲避有关;也有外地举官、经商等多种复杂因素有关。这当是我根祖子孙史上由槐林镇向外地大迁徙的原由所在吧。

  根祖到槐林镇是何人?原谱没有记述,原谱中只记载董常、董德川等信息,没有表明何时之人及根祖的相关信息。在古槐林镇,今槐树铺村我等多次探访,据族人董元科讲述,过去曾见过槐树铺有老家谱,厚达一尺多,经过四处查访,暂未能知晓其下落。听说谱中载有根祖子孙距今不知是46世还是64世。尽管没有实物可睹,这个说法也可谓是重大信息。至少已经肯定根祖在槐树铺原有族谱之古老,也算填补了我等追寻根祖的一份无形史料,也扩大了我等考证的时空范围。不过这个传说毕竟未能给定确切数据信息,无法作定论。不过也还给了我们一些联想。原谱说的所谓汉唐时失谱,是否就是现在槐树铺族人所传说的“一尺多厚”的族谱呢?按推测,如是46世,应距今约1380年,属唐朝;如按64世,距今约1920年,属汉朝。说汉唐时失谱,就可以认为是汉末唐初。照这样分析,距今64世有一定道理。当然只是假象,有待进一步考证。

  尽管考证收获甚微,由此上述一些信号值得我等珍惜。

  至于根祖何因、由何迁来槐林镇定居暂无史料佐证,有待后人、有识之士考证,不敢妄加推测。

  我等负传承家史之责,考证过程求全心切,信心百倍;但因历史久远,确证难考,非如我愿。翻阅我国历史,千百年中,战乱频发。魏晋、唐五代、金元时期我国曾发生过三次民族大迁徙。如,汉代“董卓之乱”、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唐代“安史之乱”等都曾导致民族四处逃难、担惊受怕、挨饿忍饥、居无定所的惨状。即使有一些相关史料也极有可能因此密藏难寻或丢失。同时,在我《董氏族谱》中,也有明确记载可印证;如“汉唐时失谱”、“宋元失谱”等记载,可以说明我族谱世系记录形成与缺失原因当于此有关。

  董英光

  2015年6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