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时期辉煌灿烂的文化

 优雅a 2015-06-22
第三节中国文化的定型及繁荣强化期
  
  三、隋唐时期辉煌灿烂的文化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继汉代之后的第二个鼎盛时期。
  
  1-隋唐盛世
  
  经济上,隋唐两代基本上继承了北魏的均田制,并实行了一些改革,固定徭役、轻徭薄赋、保证农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唐朝鼓励农民兴修水利,改进生产工具,大量开垦荒地,从而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唐代的封建经济呈现出一番新的气象。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政治上,唐朝沿用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并增加了宰相的人数,这种制度既可以避免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合并州县,节省开支,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继续实行科举制度,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使中下层士大夫有了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的机会。
  
  总之,隋唐的统一使华夏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经济的繁荣发展、政治的开明与安定,为盛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从而在文化方面也出现了生动活泼、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盛唐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三教并行,使唐朝的文化出现了“有容乃大,,的宏大气概;同时,在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采撷吸收中,在与当时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的文化交流中,唐代在注重保留中华民族文化自身特色的同时,以宏伟的气魄、昂扬的进取精神和博大宽容的胸怀,博采众长,广泛吸取,使自身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在强盛、宽容、开放的盛唐时代,中国特色的诗、书、画都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在音乐、舞蹈和雕刻等方面,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隋唐时期也是中国佛教的全盛时期,佛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并逐步走向成熟。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国的哲学领域占有一定的位置,而且在文学艺术、各民族文化以及民俗民风方面也因吸收佛教文化而更加绚丽多彩。
  
  2.发达的科学技术
  
  在天文学方面,由于唐朝统治者的重视,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为观察天象提供了便利条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其中最有成就的是唐朝的僧一行,他是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子午线长度的天文学家,为测知地球的大小奠定了基础。
  
  同样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组织,唐代在医学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唐太宗时期,政府办了分科比较细致的医学专门学校,这比西方要早两百多年。唐高宗在位时,又组织医学人士专门编写了药典《唐本草》,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八百多年。除此以外,唐代的名医名著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被后世尊为“药王”的医学家孙思邈,他用毕生心血撰写的《千金方》,记载了五千多个药方,丰富了我国的药物宝库,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时期,被称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的藏医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除了民间医术有了发展外,吐鲁番著名的医学专家元丹贡布编写的《四部医典》,奠定了藏医学的基础。
  
  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是此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真实写照,其规模之宏大,气魄之雄浑,都超过了以往各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唐朝的都城长安。长安城东西宽约九千七百米,南北长约八千六百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今天西安旧城面积的十倍。城东北的大明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建筑。其次,隋唐的桥梁建筑也十分著名,其中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类似结构的桥梁建筑早七百多年。
  
  隋唐时期为世界做出最大贡献的是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文明的发展。佛经的大量印刷,大大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诗集的印刷,使唐代的诗歌文化得以在民间流传,从而繁荣了诗歌文化,也为后人保存了完好的作品。总之,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
  
  规模空前的统一和强盛,外来文化的不断注入,使隋唐的文化艺术达到了辉煌灿烂的高峰。诗歌、散文、书法和石窟艺术等,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唐代时期,诗歌的内容广泛,艺术精湛,数量繁多,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最高峰。在清人所编写的《全唐诗》中,共收录2300多位诗人的48000多首诗。
  
  书法和绘画在这个时期也达到了高峰。这一时期,不但出现了较多的大书法家,而且在书法理论研究和专著上也远胜于前代。唐代书法对日本的书法影响也由此肇始。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他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又把楷书的横笔画写得细瘦,把点、竖、撇、捺写得肥壮,世称“颜体”。和颜真卿齐名的书法家是柳公权,他有意避开“颜体”竖划的肥壮,把横竖划都写得均匀硬瘦,把点、划写得如切一般,独创“柳体”,世称“颜肥柳瘦”。
  
  隋唐时期的绘画,无论是画的种类,还是画的技巧,都显示了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此时期,涌现出许多绘画大师}宗教画日趋世俗化,以宗教故事反映现实生活}从人物画中产生出仕女画,等等。阎立本作为唐代初期著名画家,其画迹流传到今天的还有《历代帝王图卷》、《步辇图》等七八种之多。其中《历代帝王图卷》中有由汉至隋13个帝王的肖像,以人物面部的特征,提示人物的精神状态。而《步辇图》则反映了文成公主与藏王松赞干布联姻的历史事件,画中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唐代中期最杰出的画家是吴道子(约公元685年一758年),历史上被尊为“画圣”。他一生主要创作壁画,作品数量多得惊人,但没有一幅相同。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后世称其为“画圣”。
  
  唐代的石窟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其中大部分的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莫高窟汇集了大量精美的壁画,塑造了无数尊形象生动的塑像,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的塑像,共有2400多尊,隋唐时期占了近一半。最大的佛像高达33米。
  
  唐代也是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体现在官修史书制度的奠定、史学理论专著的出现和通史式政书的修撰等方面。唐代修史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亡隋为鉴”。从此,史家以史治国也成为一股潮流。贞观年间,设立了组织完备的史馆,开始编撰史书,并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的二十四史中就有八部是这一时期修成的。除官修史书外,还有私人编写史书,代表人物有:李延寿著《南史》和《北史》、温大雅著《大唐创业起居注》、吴兢编著的《贞观纪要》。最为有名并且最具有历史价值的是刘知几的《史通》一书,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历史评论专著。杜佑著的《通典》一书,属于通史式的政书。通史式的政书主要记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典章制度的沿革史,因此在中国史学上同样占有重要的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