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你不一定知道的抗战时期地雷战

 江山携手 2015-06-22
揭秘你不一定知道的抗战时期地雷战

       对于抗战时期发生在山东地区的地雷战,人们可以说耳熟能详。但是,地雷战是怎样开展的?地雷有多少种?面对敌后军民遍地开花的地雷,日军想出了怎样的应对办法?敌后军民又想出了怎样的反制手段?不见鬼子不拉弦是怎么个拉法?地雷是怎么由防御武器变为进攻武器的?这些问题,人们心里未必有准确的答案。

       1943年3月,鲁中军区的民兵爆炸英雄高运成,携带两枚地雷,奔袭临沂市汤头镇。临沂汤头镇以温泉闻名,直到今日,仍是中国四大甲级天然温泉之一。日本兵到了中国也没改喜欢泡温泉的习惯,经常去汤头镇的温泉泡着,一来二去就被八路军游击队惦记上了。布雷任务是县武委会主任下达的,而且明确要求专炸鬼子,以此破坏日军谋划中的扫荡计划。

       高云成接到命令后,一面动用堂弟的关系调查汤头镇到温泉必经之路北城门的情况,一面亲自带两名队员到现场勘查,确定埋雷地点。他发现北门的伪军下半夜全都回营睡觉去了。利用伪军的懈怠,高云成在3月5日带着挑选出来的13名游击队员背着两颗地雷隐蔽潜往汤头镇北门,下半夜就把地雷埋在北门外不远处。为了保证安全,高云成将这13人还分成了几个战斗小组,分别担任警戒和掩护,万一伪军没有回营,就准备边打边撤。

       第二天一大早,汤头镇日军的小队长带着手下去温泉泡澡,结果出了北门就踏响了地雷,日军被当场炸死3个,重伤两个。气急败坏的日军找不到埋地雷的八路,只能把守卫北门的伪军一个班和便衣汉奸全都拖出去枪毙了。这次攻势布雷,只耗费两颗地雷却彻底打乱了日军的扫荡计划,而根据地军民毫发无损,因此当时山东军区的机关报《大众日报》特意对此次战斗做了报道。

       鲁中地区泛指泰山、徂徕山、鲁山、沂蒙山等山脉起伏的地区,是山东最重要的根据地之一,也是山东军区及鲁中军区机关的所在地。1938年1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后,很快筹建起两个兵工厂。后来逐渐发展为山东纵队兵工总厂,其中大碾猴子窟的第2分厂,负责炸弹生产,到抗战胜利前夕,300余名工人每月可生产近10万枚手榴弹、1500个地雷。但由于鲁中军区直到日军投降后,才建立起基山观、黄家洼火药厂,因此鲁中军工厂生产的制式地雷,虽然采用了铁质雷壳,却只能装填黑火药,破片数量,杀伤范围比较有限。

       1939年,邢台县青年铁匠石成玉在参加八路军后,被分配到柳沟铁厂担任手榴弹制造技师。当时八路军时常出没在日军的交通线上,单凭步枪和手榴弹不能阻击敌人的疯狂进攻,于是八路军军工部向石成玉下达了研发地雷的任务。石成玉以前并没有见过地雷,只能先研究军工部收集的地雷图样,琢磨各部分的结构和用途。好在此前石成玉已经拥有了制作手榴弹的经验,他使用胶泥,制作了一个雷体的模型,然后找到翻砂工,进行试铸。雷体做好后,石成玉又带着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改进,在雷体中装填黑火药,装上拉发雷管,这样一枚重达10公斤的地雷就制作完成了。

       任何种类的地雷,都由雷壳、装药、引信三大部件组成。石成玉等八路军军工人员,首先利用手榴弹的拉发引信,制造拉发地雷。

       很快,在军工部领导和前方部队要求下,八路军军工部开始研发便携式地雷,在收集各方意见后,决定将地雷质量定在5斤,后来在八路军军工部文件中一般将其称为“五斤雷”。五斤雷的优点,除了质量较轻,便于携带外,还在于生产容易,价格低廉。

       即便有了易于生产,便于携带的五斤雷,八路军上下仍然感觉地雷不够用。这主要是由于负责生产的柳沟铁厂的产能主要用于满足手榴弹的生产,1941年,八路军军工部共生产了超过60000枚手榴弹,仅制造了10000余枚10公斤地雷和五斤雷。

       为了解决各根据地对地雷旺盛的需求,和八路军军工部有限的产能间的矛盾,中央军委及时提出“炸弹生产要力求充足”和“普遍设立炸弹制造厂”的指示,时任军工部部长刘鼎,向彭德怀副总司令提出了各根据地分散发展军工生产的建议。据刘鼎回忆,他当时是根据早年在闽浙赣边区设立地雷部和组织地雷生产的经验,要求军工部各厂集中生产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炮弹、火炸药、掷弹筒等武器弹药,重点供应主力部队,由各军分区自行设立炸弹厂,八路军军工部出技术骨干和干部,各县政府组织手榴弹和地雷的生产。于是,在太行山区,一场全民爆破运动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全民爆破运动初期,由军工部负责技术指导、培训骨干并供应一批雷管,各分区则大力在民兵中普及地雷制造技术。1941年3月,八路军军工部在武乡县温庄村和黎城县东崖底开办了第一届地雷训练班,分期分批培训武委会主任和部分民兵队长,刘鼎、石玉成等军工和地雷专家亲自向学员传授地雷制造和爆炸物知识,并编写下发了《地雷制造使用法》、《各种地雷触发装置法》等小册子。1941年夏秋季,地雷训练班培训的“种子”回到各地开始层层培训,一时间根据地“村村会造雷、户户有地雷”,涌现出了一大批民兵爆炸英雄。

       最初,军工部的地雷训练班准备普及铁壳地雷制造技术,但刘鼎等人很快发现,大部分基层单位缺乏安全的铸造条件,于是改为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当时的一本民兵爆破教材,这样介绍雷壳的选材:“铁壳当然好,此外铁壶、酒瓶、醋坛、罐头盒子、木头、凿孔的石头等等,无一不可用。”

       在实践中,抗日军民逐渐发现漫山遍野的石头,最适合拿来作地雷。首先石头遍地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次,石雷伪装性好,而且石雷的杀伤效果也很出色。当时有民兵爆破英雄编了顺口溜:“一块青石蛋,当中凿个眼,装上四两药,安上爆发管,黄土封好口,弦子拉外边,事先准备好,到处都能安,鬼子来扫荡,石雷到处响。炸死大洋马、留下机关枪,保卫老百姓,保卫公私粮,石雷真顶用,大家赶快装。”

       在制作地雷的过程中,根据地军民逐渐进行了分工。青壮年都参加了青救会、青年抗日先锋队等民兵组织,白天劳动生产,晚上打铁制作钢钎,挑选搬运石块还有验收石雷也是青年民兵的活,老人们则负责碾制炸药和制作引信爆发管,年轻的妇女和儿童一般是一边放哨,一边给石雷掏洞。石雷战之前妇女放哨都是拿针线活,后来全都改拿钢钎敲石头,山上山下沟里沟外,叮叮当当响成一片。

       随着地雷战在各根据地的推广,日伪的活动范围逐渐被压缩,例如在晋绥军区,1944年9月至1945年7月7日,抗日军民消耗681颗地雷,炸死或配合毙伤敌人2800余名,其中被地雷炸死炸伤者1924名,占敌军总伤亡的86%。直到日本投降,鬼子也没有找到对付八路军地雷战的有效方法。

       不过,从日军的记述来看,1944年以后被游击队地雷战毙伤的日军人数是在逐渐下降的。这种下降的原因,是日军慢慢只敢在据点里那一亩三分地转悠,缩在仿佛龟壳一般的城墙、碉堡之中,恐惧的向外面张望。就像电影《地雷战》主题曲中唱的“用地雷筑起钢壁铁墙,炸得敌人寸步难行,炸得敌人无处躲藏”,地雷战的意义就在于降低最终剥夺鬼子的机动能力。

       之所以说地雷能找上鬼子,就是因为算准了,鬼子要出来四处烧杀抢掠,你既然要抢,我就可以在你的必经之路必取之物上做文章,你要么是无处躲藏的自己找炸,要么就是缩回去寸步难行,这道双选题无论鬼子选啥,八路军游击队都是赢家,鬼子都是失败者。

       当然,日军也不会老老实实地让八路军用地雷消灭他们,相反,日军为了对抗敌后军民的地雷战,可谓是机关算尽。在解放后拍摄的著名军教片《地雷战》中,民兵爆炸英雄赵虎,第一次看到驻青岛的日本鬼子工兵带来的地雷探测仪,好奇地问雷主任“鬼子的放大镜能照见地雷?”。有趣的是,最初将日军当时装备的二式地雷探测仪称为放大镜的,正是日军自己。

       1941年,日本陆军为了应对东南亚英国陆军的地雷阵,开始研发新型地雷探测仪,以代替性能落后的九八式和百式地雷探测仪。为了能够探测敌方非金属壳体的地雷,日军要求新式地雷探测仪必须拥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设计师改用了比百式更大直径的搜索线轮,前线的日军工兵部队戏称其为“天眼镜”。

       作战中,日军一般会以多名工兵呈倒三角队形通过雷区,一次开辟一条较宽的道路。在游击队活动的区域作战时,除了在行军队列前方设置多名工兵外,日军也会尽量排除工兵对路旁的沟壑进行排雷,防止在遭到突袭试图寻找掩体时被赶入预设雷区。

       但是,即便有了先进的地雷探测仪,日军仍然被地雷炸得寸步难行,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时的八路军军工部很早就考虑了日军使用工兵排雷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作了多拉火式的反工兵地雷。据八路军军工部黄崖洞兵工厂的地雷专家石成玉回忆,反工兵地雷的研发是受到日军刺激,日军在遭遇八路军埋设的制式铁雷后,专门调来工兵进行排雷,甚至狂妄地在埋地雷的地方留下字条,调侃八路军的布雷工兵。为了打击日军工兵的嚣张气焰,石成玉和其他技术人员齐心合力,在地雷底部加上弹簧击针,日本工兵在排雷时会触发击针,导致爆炸。多拉火式反工兵地雷后来又在冀中发展为“胡子牌地雷”,这种地雷上有多个触发和拉发引信,民兵认为这些引信多如胡子,于是起名“胡子牌”。

       在斗争中,敌后军民还发展了其他几种反工兵地雷。首先是在电影《地雷战》中出现的土化学雷。当年把这种地雷称为“动发”地雷,也有戏称为“扳不倒”的。土化学雷内部装有敞口硫酸瓶,稍有翻转就会倾倒出来引燃炸药。除了土化学雷外,还有一种被称为“仙人脱衣牌”的地雷,这种地雷其实有内外两层,日军在拆除时只要将外壳撬开,就会触发击针,导致地雷爆炸。

       但是,日军也是很狡猾的,他们在吃过反工兵地雷的亏后,又搞了新花样。首先是发现地雷后不立即排除,只是标注,待日军撤到安全位置后,再采用拉拽的方法来引爆。其次是经常驱赶老百姓去踏我们埋设的地雷阵。对于这些伎俩,民兵也很快揣摩出了反制手法。《地雷战》电影中出现了所谓“前踏后炸雷”,就是当时民兵设计用来对付日军诡计的。另外,民兵当时还制作了空中跳雷和子母雷。空中跳雷是在地雷下面装上木托,木托下面安放发射药,日军触发地雷后地雷会被发射药推到空中再爆炸。子母雷则是在大雷上面加上多个小雷,或捆绑手榴弹,大雷爆炸后小雷四散横飞,杀伤范围极大。

       日军自己也很快发现地雷探测仪只能作用在铁质雷壳的制式地雷上,碰上民兵自制的木雷、陶雷、瓷雷和石雷,根本不起作用,只能捡起地雷探知棒在地面上瞎戳。

       地雷探知棒听着玄乎,其实就是一根长木柄前部装上金属探针,使用时士兵躬身将地雷探棒以斜45度插入地面,通过接触找寻地雷。这种探雷方式较为简单,士兵一学就会,但是效率低,精度差,即便大批士兵排成密集队形扫过雷场,也不能保证找到所有地雷。尤其是使用不够熟练,心里却对地雷怕的够呛的普通日本兵,手一抖就可能会漏过去几枚,这些漏网之雷总能给日军以巨大的伤害。

       当时抗日军民埋设的地雷最主要的引爆方式是眼见为实的拉发。所谓拉发,是通过拉火绳人工控制爆炸,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针对特定目标引爆,又不需要在埋雷的同时布置踏板等装置,隐蔽性强。在作战中,抗日军民主要用拉雷打击日军,甚至是专炸日军军官,被日军驱赶在前面踏雷的伪军也明白这个道理,有些伪军甚至趁着爆炸的混乱投诚缴枪,这也成为一种搞伪军兵运工作的好手段。

       但是,拉雷也是最考验人的一种地雷战战法。为了保证地雷拉响,拉雷绳不能过长,一般以30米为宜。负责拉雷的战士必须要等日军接近到30米以内,才能拉响地雷。而且在实战中发现,拉雷绳必须是徐徐拉紧,太快或太慢都会导致地雷无法引爆,这对战士的心理素质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不过,抗日军民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枪雷结合战术。在作战中,抗日军民逐渐将拉单雷变成了拉地雷阵,例如将地雷阵布设在道路边的沟壑中,待日军大队接近后,由预先埋伏的神枪手从多个方向对日军尖兵或军官进行狙击,将日军赶进沟壑等处隐蔽,拉雷手再趁乱拉响地雷。这套战术也被用来打击前出探雷的日本工兵,经常是工兵被冷枪击中后,日伪军四散躲避,再吃上地雷阵,只能灰溜溜的撤退。

       随着地雷战的发展,我抗日军民逐渐将村落周围用于防御的地雷阵,改为前出埋到日军据点门口的攻击性地雷阵,用地雷战和游击战来围困敌人。

       为了打击作为机动力量往来救援的日军列车和汽车队,八路军军工部还研发过专用的反汽车地雷。据军工部技术人员回忆,制式反汽车地雷,是通过精密地控制压发引信的灵敏度,保证敌人步兵甚至骑兵通过时地雷不会引爆,而等到汽车开过来时才会爆炸。但是,日军也很快想到了反制的办法,这就是提高车速,这样有可能在地雷爆炸前冲过地雷场。不过这点小伎俩在聪明的抗日军民面前很快就破产了。1943年秋天,晋察冀著名的民兵爆炸英雄姬纪海就曾巧妙地通过障碍器材和地雷的结合,成功的打击了日军的汽车队。

       当时,日军凭借汽车队的速度优势,每天往来骚扰我们的根据地。姬纪海先派出几组侦查员预先摸清日军的行动规律。然后将四枚反汽车地雷布设在雁翅河南岸日军的必经之路上。又在地雷前方布设了12枚2寸长的铁钉,地雷的压发踏板布设在铁钉阵的侧面。上午10点,日军的汽车队如期而至,5辆汽车开得很快,彼此距离却很远,妄图借此躲过我军布设的地雷阵。

       但是,当头车和二号车压上铁钉阵之后,立刻趴了窝。后三辆车只能减速绕过前车,正好成为反汽车地雷的好靶子。据姬纪海回忆,当时日军汽车的车厢板、轮胎甚至乘车的日军尸体四散纷飞。最后,幸存的日军勉强修好了1辆汽车,飞快地掉头逃命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