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湿巾擦手后吃东西等于吃毒?

 haosunzhe 2015-06-23


传言中,湿巾的毒性来自其含有一种低毒化学溶剂——“丙二醇”。网帖传言,使用湿巾擦手之后再吃东西,残留在手上的丙二醇是会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它会堆积在体内,削弱免疫系统等,所以得出了一个结论:“用湿巾擦手后吃东西等于吃毒”。



昨天,记者也对市场上的湿巾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品牌湿巾标签上都印有“丙二醇”,其中不乏很多进口品牌,有的还是“儿童专用”。


用湿巾擦手后吃东西等于吃毒?


昨天,记者先到超市逛了逛,市场销售的湿巾种类很多,包装上大多标注着消毒、洁面、保湿、补水等功能。这其中,含有丙二醇的湿巾非常多,很多进口品牌、儿童专用湿巾,也都标明含有丙二醇。只是在成分标签上,有的直接写着“丙二醇”,有的用字母PG代替的。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标有丙二醇,也都没有具体的含量,不过无一例外的都有强制性的卫生许可证。


实践证明,湿巾并非传言中的那么可怕。


那么丙二醇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湿巾中会有它?浙江大学化学系李教授给出了权威的解释。


丙二醇,一种黏稠、微甜的液体,几乎无味无臭、易燃,具有吸湿、润滑和一定的抗菌效果。与水、乙醇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因此,湿巾中的“丙二醇”作用有两个,第一是保湿,第二是溶解皮肤手上的脂肪,吸附脏东西,保持干净。


其实,在超市中,显示含有丙二醇的不仅仅是湿巾,还有很多产品。比如沐浴露、润肤露、卸妆乳、洗手液、粉底液等,而它的作用就是抗菌效果。



回到传言,丙二醇是一种化学溶剂,而且确实有毒性。不过,浙江大学化学系李教授强调,只要不超过规定限量,少量的摄入或皮肤接触都是比较安全的。


需要提醒的是,低毒并不代表无毒,多数人使用湿巾不入口,但在挑选口水湿巾的时候要特别留意,尽可能避免购买含有丙二醇的湿巾。

来源:中国健康养生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