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纸上电影丨《后9·11时代的恐怖片》

 真友书屋 2015-06-23

◎内容简介:

9·11悲剧时间发生后,恐怖片的流行指数迅速飙升,很多恐怖片创造了新的票房记录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是与此同时,它们也变得越来越黑暗、越来越令人作呕,世界末日的气息也越来越浓重。为什么恐怖片突然变的更流行了?在9·11的人间惨剧发生后,很多学者都唱衰恐怖片,那么,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反而走红,恐怖片潮流的兴起又传达出了美国社会的什么讯息呢?为什么美国观众在品尝了真实的恐惧之后,还愿意在银幕上消费暴力影像呢?

◎作者背景:

阿维娃·布瑞夫,美国缅因州鲍登学院英文系副教授,曾撰写过《欺诈者:十九世纪的艺术仿制和身份认同一书》。

山姆·J.米勒,美国作家、社区组织者、独立学者,现居纽约市。他的作品曾在《明尼苏达评论》《国际小说》《华盛顿广场》《怪兽嘴》《争鸣》等刊物发表。


“我无法相信我眼中所见。”


这句话精确地描述了2001年9月11日上午发生在曼哈顿的事件。当两架飞机先后撞倒了耸入云霄的世贸大楼、当人们不顾一切地从燃烧的大楼上跳下来但仍然难免一死、当双子塔的220层高楼慢慢倾斜倒塌时,难以置信是人们唯一的反映。


面对如此令人震惊的场景,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将此事件与类似的事件进行对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9·11恐怖袭击事件远远超出了他们日常经验的范围,以致于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类比对象。将9·11恐怖袭击事件进行类比,就是试图将这件事纳入公众的理解范畴内,用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事件来形容它,从而抹去了它独一无二的特质。对于那些观看9·11电视直播的人,以及当天上午正位于曼哈顿下城的目击者来说,最常用的对比方式就是与动作片进行比较。比如由约翰·麦克蒂尔南执导的《虎胆龙威》(Die Hard,1988)、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1996)、约翰·卡朋特执导的《纽约大逃亡》(Escape from New York,1981)、迈克尔·贝导演的《绝世天劫》(Armageddon,1998)以及由约翰·古勒米所拍摄的《摩天大楼失火记》(The Towering Inferno,1974)。


但是,用动作片来进行对比的现象并未持续很久。尽管9·11恐怖袭击事件的许多画面,例如撞毁的飞机和倒塌的大楼等,这些都是动作片的惯用镜头,但是纽约乃至全美国对这个事件的关注重心越来越倾向于内在的心理感受,越来越重视偏执症和恐惧等阴暗的心理活动。美国关于恐怖主义的报道从最初具体的飞机撞大楼,变为后来神秘的炭疽恐怖,这也正体现了从表象到内心的变化过程。相比于动作片,这种重视心理活动的趋势更适合与表现未知和虚幻的恐怖片进行类比。


如果9·11本身看起来就像是电影,那么讽刺的是,电影如今也越来越像9·11了。许多不同流派的电影都开始直接或间接地从这场灾难中取材,比如奥利佛·斯通导演的剧情片《世贸中心》(World Trade Center,2006)、丹尼·雷纳执导的《巨大的惊喜》(The Great New Wonderful,2005)以及斯派克·李所拍摄的《第25小时》(25th Hour,2005);麦克·宾德尔执导的伙伴电影《从心开始》(Reign over Me,2007),甚至还包括乌维·鲍尔所拍摄的喜剧片《邮政恐怖分子》(Postal,2007)和里亚姆·林奇导演的《耶稣魔法》(Jesus Is Magic,2005),以及由理查德·柯蒂斯执导的爱情喜剧电影《真爱至上》(Love Actually,2003)。当然,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恐怖电影。自从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它很快就跻身恐怖电影与悬疑片的热门素材库。在过去五年中,很多恐怖电影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9·11,例如由约翰·摩尔所拍摄的《凶兆》(The Omen,2006)在影片一开始就运用了9·11的画面,从而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再比如M. 奈特·沙马兰导演的《灭顶之灾》 (The Happening,2008),影片中出现了建筑工人们在中央公园附近跳楼自杀的画面。但是,评论界对任何使用9·11影像的影片均持怀疑态度,对恐怖电影更是口诛笔伐。


有人已经注意到,近几年有关僵尸、致命病毒和世界末日的恐怖电影迅速崛起,这些电影形象地诠释了9·11后美国的政治氛围。联想到恐怖电影一向善于从当代资源中取材——无论是恐惧、焦虑,抑或是政治斗争,它们对9·11事件的吸收和利用根本不足为怪。把恐怖电影解读为影射政治敏感事件(如冷战、越战以及里根时代)的寓言如今已经沦为了陈词滥调,影评家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恐怖电影看成是对国家创伤的某种回应。我们希望恐怖电影能够承担起“破坏分子”的角色:无论题材多么禁忌,它们都会探索先前流派从未探索过的领域。


我所感兴趣的并不是恐怖电影的发展如何迎合了我们的期待,而是主流媒体报道9·11的方式与恐怖电影表现它的方式之间的差异。卡罗尔·克洛弗断言,恐怖电影“并不仅仅只是在形式上带有受压迫的弱者的特征,而是这一流派本身就是受主流电影所压制的弱势群体。”过去对9·11相关恐怖片的研究通常都集中在与主流媒体对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方式进行对比。我对恐怖电影的研究则基于对一个新领域的对比:纪录片、艺术片等对9·11的阐述。在下文中我将论证恐怖电影揭露了一个现象:对于9·11恐怖袭击事件的主流阐述原本出于保护观众的目的,但这却产生了一个尚未被解决的认知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