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著名博物馆(1)---卢浮宫博物馆(法国)

 万家灯火照我心 2015-06-23
  卢浮宫博物馆(法国)
    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卢浮宫,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一座艺术博物馆。它
以其灿烂辉煌的历史、丰富珍贵的文物而著称于世,不仅是法国文化传统的
象征,而且也是世界传统文化的代表。“游欧洲,不能不到巴黎;游巴黎,
不能不到卢浮宫”,已成为一句名言。卢浮宫从1793 年开放以来,她那眩耀
人眼的众多珍藏,不知倾倒了多少观众,它的魅力,征服了所有参观者。
    卢浮宫建筑本身,是法兰西王朝的历史见证。13 世纪初,法王菲力
浦·奥古斯特下令在一座原皇家大牢的原址上大兴土木,一座古典主义的壮
观的城堡古塔,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矗立起来了。16 世纪前半期,法兰西斯
一世开始把她改建为文艺复兴式的宫殿。后来,又经过亨利四世、路易十三、
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三世的屡次改造,完成了卢浮宫的现存建筑。它的总面积
达19.7 万平方米,可展面积达4.5 万平方米。
    卢浮宫的收藏开始于法兰西斯一世。在此之后,这座宫殿的主宰们,又
陆续为卢浮宫增添宝藏。一直到路易十四,这位被称为“太阳王”的艺术品
收藏癖者,在卢浮宫居住了17 年,买下了几乎所能买到的所有欧洲各派的名
画,如拉斐尔的《巴达萨列·卡斯提尼奥尼肖像》,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
《卜者》,提香的《戴手套的青年》等。这成了这位“太阳王”名垂青史的
不朽业绩。以后,拿破仑用枪炮继续为卢浮宫增加收藏,他把所有被征服国
家最好的艺术品都运进了卢浮宫。其中包括拉斐尔的《圣母的婚礼》,乔·凡
尼的《圣母哀子像》等。在拿破仑的影响下,法国的外交官、教士、商人继
续把搞到手的埃及、希腊、意大利、波斯、巴比仑的文物,塞进卢浮宫里。
目前,卢浮宫的藏品总数达到40 万件。它包括了古埃及、古代东方各国、
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作品,包括了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艺术作品,包括了此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的绘画杰
作。充分地体现了人类历史的源远流长,世界文化的光辉灿烂。它由古希腊、
罗马艺术馆,古代东方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和近
代艺术雕刻馆,历代绘画馆和美术室等6 个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是一个独立
的博物馆。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从古到今许多艺术大师的作品,从古埃及、
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波斯帝国等东方文明古国的艺术品,到中世纪文艺复兴
时期的代表作,特别是法国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派所有著
名大师的作品,几乎全部收藏于此。卢浮官的收藏就是一部活化的艺术史,
使人们除了品味其收藏品的艺术魅力外,还获得了丰富的百科知识。
    古代东方艺术馆对世界学术界的贡献极大,此室储藏的古物是最多的,
达8 万多件,古文物主要以两河流域的亚述、苏美尔为中心。这里陈列有珍
贵的楔形文字——西亚泥版文书,有著名的“汉漠拉法典”。流连其中,你
会领略到古代东方民族那高度的文明和智慧。其丰富的藏品、珍贵的文物为
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场面,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古埃及艺术馆约有古埃及文物35 000 多件,藏品相当丰富,是研究古埃
及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宝库。展室中,神秘的斯芬克斯像端庄地凝视着参观的
人群,你会感到历史的深不可测;那些正襟危坐的帝王像,显示了古埃及王
者那叱咤风云的神采;从那些神话及宗教遗物中,你能了解古埃及人的宇宙
观和道德观;对那些死亡之书和石棺雕刻,你会惊叹古埃及人发达的想象力。
这里还有许多反映古埃及人日常生活的艺术品,著名的作品有“书记坐像”
及“搬运供品的侍女”等。
    希腊、罗马艺术馆,藏品也有35 000 件之多,主要以雕刻及陶瓷工艺品
为主。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古希腊、罗马雕刻演进的历史,以及古希腊、罗
马艺术的精湛。更重要的是,你会领略到古希腊、罗马艺术品中表现出来的
内在精神,这种乐观、力量、精巧和现实的思想无不对欧洲文明的形成和发
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希腊、罗马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及近代欧洲的文物,这一部分藏品众多,共有
15 万件之多,其中雕刻品有2 250 多件,素描90 000 多件,版画 46 000
多件。工艺美术室收藏的物品反映了从拜占庭到19 世纪的工艺传统,这里既
有中世纪的象牙与珐琅,也有文艺复兴时期的陶瓷及波旁王朝的家具和织锦
画。绘画室中囊括了大部分西欧绘画精品,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品
汇聚一堂。其中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大师达·芬奇、拉斐尔和提香等
人的作品,也有西班牙画派及北方画派的作品。至于法国绘画的收藏向公众
展示了法国绘画史的长河,那斑烂的色彩,深刻的哲理和诸多流派,会把你
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你不但会从中得到美的启迪,而且也能了解绘画所代
表的历史风貌。雕刻室收藏了从罗马到近代的雕刻珍品,反映了雕刻的立体
美,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精神主题,有许多不朽之作。其中有艺术巨
匠米开朗基罗的《被缚的奴隶》,有巴洛克艺术代表者贝尼尼的陶塑品《真
实》以及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卡尔波、吕德等人的作品。面对一件件伟大
的作品,人们会产生一种崇高圣洁之情。
    卢浮宫有三件镇馆之宝,它们堪称精美绝伦的珍宝,除了其本身的造型
及艺术技巧令人赞叹外,还为后世留下了众多不解之谜。
    第一件珍品为千古不朽的美女雕像《米罗的维纳斯》。这是一尊大理石
雕像,高约214 厘米,傲然耸立在卢浮宫一楼长廊尽头的希腊雕刻室中央。
《米罗的维纳斯》,据说出自 2 000 多年前雕刻巨匠帕克拉西戴尔之手,1820
年,在爱琴海米罗岛被发现。这件端庄典雅而富有残缺美的艺术珍品,是古
典艺术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因发现时双臂已缺,故又名“断臂女神”。后代
艺术家们纷纷想象原雕像的双手是怎样的姿态,却始终不得要领。
    第二件镇馆之宝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所作的《蒙娜
丽莎》,约作于1503~1505 年。这幅作品以神秘的微笑而著称,被称为世界
上最具魅力的古典女性形象。关于《蒙娜丽莎》原型是谁,颇有争议,比较
流行的说法是,她是一位佛罗伦萨官员的妻子。也有人认为“蒙娜丽莎”是
“一个妓女”,还有人认为“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自画像,只不过是以
女性的姿态出现。关于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是人们争论颇多的一个问题,她的
笑容似喜似嗔,似严肃似哀怨,令人很难揣测。
    第三件镇馆之宝是《沙摩特拉的胜利女神》,这是一尊希腊时代的大理
石雕像,高275 厘米。这尊雕像虽然头部已经残缺,但从她仅仅披着一袭“薄
纱”的胴体可以看出她那轻盈婀娜的风姿。她的双臂,代之以一双雄鹰的翅
膀,似在有力地扑打,作舒展飞翔之姿。她是为纪念一次古代希腊海战中沙
摩特拉岛的征服者德米特里大败埃及王托勒密的舰队而制作的刚柔结合的艺
术品,雕成于公元前306 年。
    卢浮宫在20 世纪80 年代,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工程,总设计人
是饮誉全球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卢浮宫扩建之后,许多长年不见天日的收
藏品,将一一展示在观众面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