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木通和通草

 清茶清清 2015-06-23
屋旁曾栽种了一排五加风,长长的带刺枝条,密密丛丛可作藩篱之用。也不知多少年前就绝迹了,原因是经常有人挖掘。拿它来煎汤服用,可以祛风除湿,治关节痹痛,但由于枝条外壳气味还是比较重,人们单取其白色木髓,无色无味还能达到通利经络的目的,用来炖猪脚,能给产妇催乳。很小的时候,老人们就告诉我,这个白色木髓叫做——通草。真正用通草治病,是在行医之后,藉此色白入肺,轻飘通气,味淡利小便,以其力弱不堪重任,于众药之中作为引经报使。

     书中所载“通草”,性味功用一直与“木通”纠缠不清。考《神农本草经》无“木通”,而有“通草”,经载:辛、平,无毒,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去恶虫。然而《名医别录》曰:甘,《吴普本草》曰:苦。至《本草纲目》,李时珍将以往通草之气味功用,尽移于“木通” ,又于书中另载“通脱木”一物,且说:“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至此,但凡古方所用“通草”,都得用“木通”了。通草之冤,经李氏一书,演成铁案。

     古方之中,用“通草”的首见于“当归四逆汤”,载于张仲景《伤寒论》: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芍药三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伤寒论》三百五十一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白话了就是:手足寒冷,六脉细的好像摸不到了,就用当归四逆汤。气血不能温煦于四肢,所以厥寒;气血不能充盈于脉道,所以脉细。《伤寒论》还有一块地方用到了“当归四逆汤”,在“不可下篇”记载:“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白话了就是:拉肚子,把得六脉大,这可不是邪实导致的拉肚子,是虚啊,原因是霸蛮用泻下药导致的。假若六脉浮革,还出现肠鸣的,属于用当归四逆汤。脉浮者里虚,浮而革者,里虚而外寒,水走肠间漉漉有声,这种情况,得马上温养气血以拒外寒,兼利小便以通阳气,才能扭转局面,免得拉肚子。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对“当归四逆汤”做出如此解释:“《内经》曰:脉者,血之府也。诸血者,皆属于心。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苦先入心,当归之苦,以助心血;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之酸,以收心气;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大枣、甘草、通草之甘,以缓阴血。”成无己分明点出“通草之甘”,当然,甘是甘淡的意思,犹如我们常说的“甘泉”、“甘露”。许宏《注解伤寒论》对此显得更直接些:“当归为君,以补血;以芍药为臣,辅之而养营气;以桂枝、细辛之辛,以散寒温气为佐;以大枣、甘草之甘为使,而益其中,补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通行其脉道与厥也。”通阳不利小便,腹泻不利小便,皆非其治也。由此可见 “当归四逆汤”里边的通草,分明就是我们习用的淡而无味的通草,而不是味道极其苦劣的“木通”。

   《存存斋医话稿》有一段关于木通的记录,我将其转贴于下:《重庆堂随笔》谓,木通味苦,故泻心火由小肠出,诸本草皆云甘淡,或言微辛,岂诸君不但未经口尝,且刍荛亦未询乎?按:木通古名通草,今之通草,古名通脱木。云木通味甘淡,或通草之误传?未可知。其实今之木通味极苦且劣,世谓黄连是苦口药,殊不知黄连之味,苦而清,木通之味,苦而浊。叶氏医案以芦荟入汤剂,徐氏批曰:“请自尝之,方知其苦。”愿以斯语移之木通。且木通性极迅利,不宜多用。余友沈杏田言,曾见一小儿,误服重剂木通汤药,小便遂不禁,继之以白膏,如精状,叫号惨痛而死,死后尿窍断,犹有精珠数粒。用木通者,其审慎之。

前几年,因“关木通”事件,国家取缔了与“关木通”相涉的这类药,目前市面上用的多是“木通”。我写这些东西不是说“木通”不能用,而是希望大家在用药的时候,得充分了解它们。有江湖野老,竟用丝瓜藤、南瓜藤代替木通, 虽属无稽,终归是善悟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