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当代主流文学?——从《盗墓笔记》说起

 昵称535749 2015-06-23

文/第五星辰

汉朝的赋、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曲、明清的小说,无一不是当时该朝代文学最兴盛的代表。那么21世纪以来,哪种文学可以被称为中国新时代的文学的代表呢?

我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来源于我的一个困惑。犹记得高中的时候,在为准备高考的复习中,我看到自己的一本思想政治复习资料当中,有一道漫画选择题,将一本网络小说——《盗墓笔记》称之为“低俗、庸俗、媚俗”的小说,以此来教育我们要抵制“三俗”文化,发扬主流文化、先进文化。当时的网络小说确实被主流社会的很多人看不起,所以我倒是也没有多想,不过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网络小说的缘故(尤其是也看过这本被称为“三俗”的《盗墓笔记》),这道题却记在了我的心里。但是随着这几年我对《盗墓笔记》以及作者南派三叔的一些了解,却有了越来越多的困惑。2011年南派三叔凭借《盗墓笔记》成为2011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名,和他同在一个榜上的,有传统的老一代的作家也有80后的作家,有武侠作家也有童话作家;2012年南派三叔凭借《盗墓笔记》获得“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最佳冒险小说奖”;2013年南派三叔因为写作压力太大而封笔,结果其微博上有成千上万的粉丝为其留言以作鼓励;2015年《盗墓笔记》作为当前最热门的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登陆爱奇艺视频网站,短短22个小时,点击量就已经破亿。因此,我百思不得其解,说好的是非主流的“三俗”文学作品啊?为何其表现与教科书上所讲的完全不一样呢?

经过多方面研究和思考,最终我得出一个结论:虽然网络文学确实也存在很多文笔太差,语言太过通俗直白,艺术性太差等问题,但是它确实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代文学的主流。换言之,网络文学将像唐诗、宋词、元曲那样成为中国新时代的一个文学标志,网络文学也必将写入中国文学史中,占有和唐诗、宋词、元曲一样的文学地位,成为一个同样璀璨的明星。这是一个不容抗辩的事实。回顾历史,从20世纪末开始兴起,到现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网络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被主流社会、传统文学所轻视,到现在被主流社会认可并成为当代的主流文学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让人无比惊讶,但是细细想来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网络文学的兴起,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契合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我们知道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个诗词歌赋从楚辞到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最后到现代诗歌,文章从先秦时期开始的经、典,以及神话传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再到唐朝的传奇,唐宋时期的散文,明清的通俗演义小说,最后到民国白话文的发展趋势。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文章,其发展趋势都是一个从高雅晦涩到通俗直白的过程。以这个发展趋势而言,更加通俗直白的网络文学当然是其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这并不是我的臆测,而是其自有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形成这个规律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带来上层建筑的变革,也当然会带来文学上的变革。

这个变革首先体现在文字的载体上。文字的载体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远古时期的兽骨、青铜器等,到秦朝前后的竹简、帛书,再到汉朝中后期的纸,最后到现在社会的电子媒介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文字载体的成本在不断减少。这个成本包括载体本身的价值成本、载体的文字容纳成本、载体的文字存储成本、载体的流动成本等多方面的成本。古时期的文字载体,制作复杂,成本高昂,可容纳的文字数量少,且储存和流通都不方便。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成本都在不断降低。《道德经》全文一共5000余字,但在当时而言却是一部恢弘巨作,写下来却几乎无处安放;而现在的网络小说字数上千万的却不知凡几,却占用不了多少空间。古时候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但那时使用的载体是竹简,如果将那些文字写到纸上的话,可能也就几本书的大小,如果将其录入电脑的话,可能连1MB都用不完。

载体成本的高昂,其结果必然使得古人无法写出长篇巨著,要想在简短的篇幅中写出更多的内容,要想其文字易于储存和流通,就只能言简意赅,在有限的载体上缩短句式,精简文字,减少载体的使用,方能容纳更多的内容。这也是古代文言文兴起的原因。随着载体成本的减少,人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当然也会增加,这就造成文章的字数越来越多,其句式越来越长,字数越来越多,语言也越来越通俗,发展到今日,文字载体的成本已经变得非常小——电脑、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兴起使得文字载体的成本几乎变得忽略不计。因此,在此种情况下,语言更加通俗,字数更多,内容更繁杂的网络小说当然就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了。

文字载体成本的降低,也使得文学的门槛逐渐降低。古时候一个人要想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必须是自费的。从印刷制书,到流通推广,都必须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因此,古时候一个文人要想著书立说,并将其推广到社会上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有钱、有名望、文采够好。这么几个条件筛选下来,能够全部满足的不过很少一部分。这使得文学成为少数人之间的高雅艺术。而且他们所能收获的,不过是自己提高了的名望,以及赢得身后名。交通的不断便利,人口(尤其是读书人)数量的增加,印刷术(尤其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专用的印刷字体——宋体的发明,文字载体成本不断降低,使得文学的盈利成为了可能。到了近现代以后,现代报业、杂志社、文学社以及出版社相继因此而建立,文学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大产业链。这使得文学更加兴盛,文学作品的需求更加旺盛,文学门槛不断降低,作者的基数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作品的通俗化。到了网络时代,文学的门槛已经降低的几乎为零。其发展到的极致就是网络三大神书(《九转金身决》、《网游之少爷天下》、《异天途》)的发表。虽然大家都嘲笑这几本书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就是个渣,三本书也被公认为是垃圾作品。但是大家所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三本书的发表其实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当代文学门槛所能低到的极致和文学作品通俗性趋势的极致,它证明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和价值以及作家自身的因素已经不再成为影响文学作品发表的阻碍,它使得“人人都能当作家”的口号成为了可能。

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文学上的变革还体现在社会因素上。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变革,社会的变革对文学的发展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纸张的发明,打破了贵族阶层对知识的垄断;提倡“有教无类”的儒学思想成为官方文化思想,使得人人都有了学习的机会;政府对“科举制”的大力推广,使得读书变得有利可图且引发了人们对知识的崇拜;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得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经济的发展在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后,促使人们精神需求不断增加。这些现象一起推动了文化业的发展,所造成的必然结果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在国民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知识不再为贵族阶层所独占,而成为千千万万普通民众之所需。然而文化知识的扩散必然会造成文化知识的“稀释”。这些变化都使得文学不再成为贵族阶层的高雅艺术,社会现实“迫使”文学艺术不断向大众“低头”,去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这种变化最终使得文学走下“神坛”,成为大众艺术。文学要想“兼容”更多的受众,必然要进行一个从高雅逐渐通俗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全社会识字率空前提高,文盲在民众中所占的比率逐渐下降至很少很少。这使得文学的受众非常广泛。在这种情况下,更加通俗化的文学就变成了时代所需。这种需求和网络的结合,最终就产生了网络文学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因此,网络文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的发展还使得人们对文学的精神需求也不再局限于量上,对文学的形式和题材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在文学形式上,起初人们对文学形式的要求仅体现在“写”和“读”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乐府诗的兴起,人们增加了“唱”和“听”的需求;元曲的兴起,又为人们增加了“演”和“看”的需求;明清小说又为人们增加了“讲”和“听”的需求。在文学题材上,起初的文学仅用来抒情;后来开始讲“神话”、“志怪”以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元曲又为人们引进平民社会生活。时至今日,文学所能表现的形式和题材已经多种多样,小说、漫画、电影、电视、游戏、手办等满足着人们对文学的形式需求,奇幻、武侠、历史、仙侠、神话、悬疑等满足着人们对文学的题材需求。而能全部满足这些需求的只有网络文学。腾讯“泛娱乐化战略”的提出就是对这些需求的统一整合。网络时代,文学已经不再仅仅是文字作品。比如最近正在火热上映的《盗墓笔记》,它所满足的需求不仅包含了小说,如今还增加了漫画、游戏以及影视作品等。这些都是网络文学的优势所在。

网络文学的主流地位还体现在其市场占有量上。自网络文学兴起以来,其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不断扩大,而传统的其他文学的市场占有率却在不断萎缩。以起点这个正版网络文学网站为例,其热门小说最高点击量可达上亿次,在排行榜前100名的小说中,最低也有120多万次的点击量,收藏量最高可达百万人次,在排行榜前100名的小说中,最低也有近30万人次的收藏量。而传统文学中,能够买上几十万本的,也不过寥寥。在社会各年龄段中,下到初中生,上到四十多的中年人,喜欢网络小说的比比皆是,而对于传统文学作品,除了学校硬性规定的之外,喜欢且愿意主动去阅读的人非常稀少。就二者受众的学历分布上来看,传统文学的受众大部分是总体数量较少的高学历者,而网络文学的受众以大部分都是总体数量较多的较低学历者。就平台数量来看,网络小说网站每天都有新的站点在建立,而实体书店除了一些比较大的以外,大部分都在苟延残喘,其所经营的书种现在也多是以教辅类为主。曾经辉煌一时的杂志和报刊,除了《读者》仍在惨淡经营以外,大部分在互联网时代都在迷茫自己今后的出路。而网络文学在契合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的同时,却已经在“反攻”传统文学——那些比较畅销的网络小说纷纷出书,去争夺本属于传统文学的实体书市场。造成人们喜欢网络文学而不喜欢传统文学的原因何在?其根本原因就是网络文学的通俗性使得当代的读者们读起来畅快淋漓,而过于文雅的传统文学对于当代读者而言并不亲民,很多人捧起来看的时候都觉得太过伤脑筋。当然,我并不是要说网络文学才是王道,传统文学已经落后于时代而应该被淘汰了,也并不否认经典传统文学作品的优秀;而是要说,不论任何时候,过于“阳春白雪”的文学艺术永远只是一小部分高知识文化人的高雅贡品,而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文学艺术一定是可以贴近大众的“下里巴人”。就像“满汉全席”和“酸辣土豆丝”,一个虽然精致高贵,却只有贵族才可以吃到其中滋味,一个虽然粗鄙简单,却可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主流家常菜而入大众之口。传统的主流经典文学作品在其发表的年代而言也一定是当时大众的“下里巴人”,只是随着文学通俗化的不断深入,曾经的“下里巴人”相对而言已经上升成为了“阳春白雪”。文学作品,只有先是大众的了,才可以是主流的。这也是网络文学能够占领大部分文学市场的秘诀。

就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而言,我认为网络文学要比其他传统文学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它们两者之间,一个是朝气蓬勃的新事物,一个是过于平淡安静的旧事物。如果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二者的话,作为新事物的网络文学必将战胜作为旧事物的其他传统文学。

从作品本身来看,传统文学作品不论是其创新性还是更新速度,都远远落后于网络文学作品。传统文学创作周期长,作品的创作和市场距离太远,因此受市场的滞后性影响太大,作者无法尽早知道自己作品能否满足读者的兴趣。而且作者在其作品的创作期所面临的他人的竞争影响并不大。而网络文学作品更加于市场接轨,因此网络文学作品更新快,竞争激烈,需要作者不断创新,发挥自己无穷的想象力,使自己不被淘汰。因此新的类型、新的想法、新的创意层出不穷,乃至于网络文学作品的每一个类型都有无数的网络作家来创作。由于网络文学更加靠近市场,且采取边创作边发表的方式,因此市场对作品的评价就可以更加快捷地反馈给作者,作者就可以迅速地修改自己作品不好的方面,弥补漏洞,调整方向,其修改成本相对而言比较小。对于不被读者所喜欢的作品,作者甚至可以直接尽早放弃,而不至于像传统文学创作那样白白浪费时间。这种极具活跃和竞争的创作方式,造成每个类型的小说最后都会在竞争中被不断无数的网络作家弥补其漏洞,不断完善,最终必然会形成几部最优秀的同类型小说,如盗墓类型的《鬼吹灯》、《盗墓笔记》,它们的成功除了作者自身的优秀之外,也吸取了同类型失败作品的经验教训,它们的成功是在无数同类型的作品中“厮杀”出位的。

从作者角度来看,网络文学更有利于作者的培养和成长。在互联网还没有兴起的时候,一个新人作者要想出书并以此成名,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首先你要有非常优秀的文采,其次要么你自己非常有钱可以承担自己出书的资金,要么你能找到敢于力捧你而不怕失败的出版商。有多少新人作者因为文采不够或没有欣赏的出版商而成百上千次地投稿被拒?在这个被打击的过程中又有多少文学爱好者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而灰心丧气,放弃自己的作家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发现了新的发表作品的方式。尤其是《第一次亲密接触》在互联网上的成功,更是提醒和激励了很多怀揣着梦想的新人作家们在网络上追逐自己的作家梦。网络文学的低门槛使得每个文学爱好者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即使不能成功,你也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网络文学界,它允许作者去试错,而作者的每一次写作经历也都是一次成长,其每一次付出所得到的回报是可见的。如今的起点等网络文学网站甚至为那些勤奋的作者们设立了全勤奖。虽然这个奖金也并不好拿,但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它为那些尚未成功的网络作家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获得温饱的基础,使得一些因为经济困难的作者们可以不因经济问题而放弃写作。所有的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为新人作家提供了成长的土壤,使得本无写作经验的新人作家得到锻炼和培养。而作者在网络上的成功还可以反过来使其出书时,作者和出版商的利益都可以得到保障。以唐家三少为例,他早期的作品可以说文笔非常的烂,但是随着他的不懈努力,如今的他已经是起点网的钻石级作家,甚至连续三年都蝉联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的第一名。然而如果不是因为网络文学界对他宽容和培养,可能如今的他仍然是一个混在社会上的小人物而已。

从作品的附加值上来看,网络文学也更加符合新时代的需求。网络文学作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元素的丰富性,类型的多元性,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创新性,以及网络文学的低门槛和高竞争,造就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再加上经济的繁荣和市场的完善和成熟,使得网络文学不仅仅在局限于单纯的小说形式,而是形成一个完整而多元的产业链。优秀的小说、漫画可以和游戏、影视剧以及手办等相互融通,相互改编。这使得网络文学作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所能够形成的利益更加多元和巨大,其发展前景也就更加广阔。尤其是现今互联网巨头们对网络文学的也越来越关注。如腾讯近几年所提出的“泛娱乐化战略”产业链中,网络文学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网络文学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也是传统的其他文学所不能比的。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能够反映社会,批判社会,或说明一个道理,给人们以生活的智慧和启迪,甚至影响社会和推动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传统的其他文学由于现实社会的制约和阻碍,受制于僵化了的条条框框的影响,只能步履蹒跚地走路,缺乏大胆的想象力和足够的活力。这样的创作环境中写出来的作品本身就是“循规蹈矩”的产物,当然也十有八九会是“老生常谈”,缺乏新意。这种被现实所束缚了的作品,也肯定无法为现实和今后的生活提供指引。比如一些传统的作家,三十年前在写“乡土文学”,三十年后仍然在写“乡土文学”,五十年前在伤感怀旧,五十年后仍然在伤感怀旧,似乎中国的文学发展永远只能是“乡土”和“历史”一样。然而对于当下日新月异的现实社会,以及今后的未来社会,他们却提不出来自己的见解。永远“推陈”,却就是无法“出新”。有个笑话说美国人只有未来,而中国人只有历史,其原因就在于此。而说这个笑话的人,肯定没有看过网络文学作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由于与互联网有关的法律、制度总是滞后于互联网本身过于迅速的发展,造成的结果就是互联网的监管和有关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这就使得传统社会的触角无法完全伸到互联网的世界中来。再加上互联网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使得互联网更如脱缰的野马,可以任其信马由缰,自由奔驰。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网络文学,当然其思想也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当然,肯定也会有一些过于激进、暴力、涉黄等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的文章出现,但是在正规的网络文学网站上,一般自然会将其过滤,因此这里姑且不谈)。由于网络文学较少地受到现实社会框架的束缚,因此就更有利于作者们去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这种相对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创作,必然会有非常优秀、先进的作品诞生。而广大的读者群体使得这些先进的文学作品能够产生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最终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比如《盗墓笔记》,其网络剧的改编受现行文化制度的影响,引发了网友们对“盗墓”被改为“护墓”的热议,并使得央视新闻不得不发文来为“护墓”做辩护。虽然就目前而言,《盗墓笔记》对现行文化制度的影响也就暂时止步于此,但是随着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热潮的到来,会使得更多的网络文学对现行文化制度施加影响,相信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必然会推动当前文化制度的进步。

网络文学的主流地位已然逐渐确立,但是这并不代表网络文学本身不存在任何问题了。这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去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而当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对网络文学地位的重新认识,尤其是网络作家自身对网络文学地位的认识,以及对自己作品的责任心和态度。回想历史,宋词的文人崇拜唐诗,相对而言却看不起自己时代的词,元朝的文人崇拜宋词,相对而言却看不起自己时代的曲……凡此种种,对比现在,何其相似也?我们必须去认真对待网络文学了,要知道,“勿以出身论英雄”!

我相信,属于网络文学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2015年6月20日星期六凌晨 完稿

网络文学

左岸记:

通常来说,人愿意去做的事,都是简单的、轻易的、舒服的,比如吃喝玩乐打游戏,这不用人劝,劝都劝不住。而人应该去做的事,往往是困难的、需要长时间见效的、需要付出毅力的,比如健身和求知,比如工作中从新手成长为优秀的老鸟,比如披星戴月日夜无休的创业狗。

前不久,思文群里有群友问我对网络写手的看法,我是这样说的:“因为我没有阅读过网络写手写的书,一本也没有,最近看了一本李一帆的《爱情就是一物降一物》,不知算不算?本着不阅读不评论的原则,我就无法回答那些书是否有阅读价值了。我举个例子吧,我们看韩剧是否能学会爱呢?应该很难吧,但看的人却得到了放松或者休闲。所以要看你追求的是什么了,也就是你阅读它们的目的是什么,娱乐的文字更受大众喜欢,但价值往往也就是一乐了之,如果你想得到真正的阅读体验,那就去啃经典,如果你把一本难度较高的书啃下来,你再回去看网络写手的书,应该就能找到差距了。”

我觉得网络是一个载体,就像以前文字是出现在纸上面一样,现在文字来到网络里。哪一种会成为文学主流,还要看文字的质量,经典不是短时间就能铸就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