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财富大管家」可快速关注
作者:江风扬 金钱注意(ID:money9918) 上周达晨在深交所搞了个论坛,跑去听了,特别注意到交易所、新三板几位领导谈注册制,和坊间一直以为的很不一样,值得在这里和朋友们分享: 一、注册制今年推不出来。最快明年一季度。推注册制,首先需要修改证券法。人大修改证券法,有法定的程序要走,走完这些程序,要到今年年底。 根据这个时间表,注册制要推出,最快也要到明年一季度。 二、注册制不等于不要审核了。很多人凭想象,以为注册制只需要注册,不用审核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注册制只不过是把审核权下放到交易所,一样需要审核。 以前证监会里的发审委确实不需要了,审核不在会里进行,而是在各个交易所里进行。 注册的审核可能不是更宽松了,而是更严了。 只不过审核重点不一样。以前严格审查的可能是你这个企业的财务、赢利情况、持续赢利能力等等,以后审查的重点是你这个企业信息披露的客观、准确、完整、公正的情况。 比如,交易所对你企业赢不赢利,不再作为门槛,但是你必须把你企业赢利的情况、持续赢利能力准确完整地披露出来。那么一些企业把自己的情况披露出来以后,即使上市了,可能也没有人买了。 美国、德国都是注册制,他们对上市企业IPO的审查,非常严格,一点不含糊。 所以,大家一定要放弃注册制不要审核的幻想。 三、上市资源并不是无限多的,股票并不是无限供给的目前在沪深上市的2700多家,在新三板挂牌的3000多家。全国的公司一共1400多万家,表面上,现在上市的都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将来注册制,股票的供给会象洪水一样汹涌而来。 但实际上的情况如何呢? 我们看看现在的新三板,因为当前新三板的制度是非常接近注册制的。 3000多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目前能够进入做市商做市的,有流动性的不过200多家,不到十分之一。 这就是说,你虽然挂牌的虽多,但真正有流通意义的股票并不多。 二十多年的IPO审核制,大家积怨甚多,不排除里面有很多寻租,造假粉饰报表上市的,但是,这个制度的门槛本身,就是一种筛选,整体上来说,目前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这2700家公司,可能是中国最好的公司了。不用说会有错漏,比如象华为这样的企业还没上市,但是,基本上粗粗说来,中国最好的公司都在那里了。 过去我们说IPO堰塞湖,现在每个月IPO两批次,共50多家,10个月就500家。据一位交易所的领导说,到今年10月份,我们目前证监会储备的上市资源就会全部用光了,换句话来说,你按照目前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标准,你在中国找上市资源,不容易找到了。虽然全中国有1400多万家企业,但是真正能够达上你的标准的,基本上都被你整上市了。 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股票供给的真实情况。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交所要推战略新兴板,对上市企业不再有赢利要求,因为你按照目前创业板的上市要求,你找不到上市资源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战略新兴板,可能未来创业板、新三板都得往这条路上挤。 一个不赢利的专门讲故事的公司股票,你会有兴趣吗? 所以,那些认为注册制会导致股票无限供给的看法,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股票只有理论上会无限供给,好股票不但不会无限供给,可能还相当稀缺。 四、注册制也不是一点门槛没有注册制门槛再低,你总得先做股份制改造吧,你得进驻中介机构,将你的资料整得合规合法吧。 以目前新三板为例,都说上新三板容易,门槛低,但一个企业要想到新三板挂牌,怎么也得200万元的上市成本。 你花了200万元好容易挂牌了,完了你融来的钱可能还不到200万,挂了也白挂,你的股票在市场上无人问津,何苦来? 所以,差不多的企业未必选择去上市,因为不够格,上了也是白搭。 五、制度确实是向创业者倾斜的现在最划算的,莫过于弄一家创业企业,如果确实模式好,有核心竞争力,那么,两年后,你的股权可能会卖出大价钱。 以新三板一些挂牌企业为例,很多企业目前还处在研发阶段,不要说赢利了,可能连产品还没有,但是,一些风投,一些基金,已经给出了远高于主板公司的市盈率了。 这是什么?这就是赌未来。 中国经济转型,中国经济的未来,就依赖于一个一个这样的梦想能够变成现实。 当前的制度和机制,确实是创业的最好时机。 看到这里,朋友,你是不是已怦然心动了! |
|
来自: 昵称1035444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