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并购重组股中的“折翼天使”

 sfmars822 2015-06-23

★2015年A股市场并购重组持续活跃

——2014年以来,A股市场并购活跃度明显提升。2015年,并购重组延续火热态势:2015年前4个月的交易数目与交易金额均超过去年同期;每月发布的定增预案也更为密集。

——市场本身对重组股也十分青睐,一旦上市公司涉足供应链金融、互联网、医疗、教育、体育、军工等“新”、“炫”概念,复牌过后常常迎来连续涨停。


★回顾历史:1996-2001年的大牛市中,并购重组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我们一直强调,本轮牛市与1996-2001年的大牛市十分相似。


(1)从宏观经济的角度,1996年后,我国经济逐步进入转型调整期,GDP增速开始在10%以下的低位徘徊,固定资产投资降速,CPI高位回落并维持在(-2%,2%)的区间内,为货币政策提供了调控空间。


(2)从流动性的角度,衰退性宽松下存量财富加速向股市配置。


(3)政府利用资本市场、“做大资本市场蛋糕”的意愿相似。


——在1996-1997年和1999-2001年两波上涨区间内,重组股表现优异。即使是在牛市休整期(1997-1999)、大盘指数箱体震荡之下,重组股的炒作依然火热,上演了“指数熊、重组牛”的分化格局。1998年内涨幅最大的十只个股中,九只个股当年进行了资产重组。



——这波重组股炒作的内在逻辑是全球互联网革命大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这与当前的宏观背景相似。所以,我们认为在2014年开启的这波牛市中,并购重组仍将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行业的横纵向整合以及国企改革的深化,成为贯穿本轮牛市的一条重要主线。即使是在指数休整期间,并购重组标的将具备明显的赚钱效应。


★展望未来:A股将继续上演轰轰烈烈的并购重组浪潮

1)多个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有动力通过并购重组向新兴行业转型。整理近年来被收购资产的行业分布,上市公司的并购标的主要集中在传媒、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等新兴行业中。在以实施多元化战略为目的的并购(即跨行业收购)中,传媒、非银金融、电子、计算机占被收购资产的45%。



2)新兴行业中的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进行产业并购以迅速扩大规模和市占率。



3)政策面越发宽松鼓励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



4)产业资本“出海”进行全球化并购的动作越来越多。随着人民币的连续多年的升值,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开始迈出国门、将并购的“触角”伸向海外,利用人民币的汇率优势和上市公司的估值优势并购海外标的,快速实现资源与技术的国际化。


★有的放矢:如何精确“定位”并购重组标的?


—— PE/VC式投资:筛选并购重组股票池并构建组合。我们在2014年的报告《A股并购逻辑再梳理与投资线索挖掘》已经提示投资者通过总市值(小市值标的并购重组后边际弹性更大且具有壳价值)、盈利能力、退市风险、地域特征、行业景气度(是否为景气周期下滑的“夕阳行业”)、是否为国企(国企改革预期)等因素筛选有并购重组潜力或预期的标的,进而构建股票池进行组合投资。我们认为这种左侧类PE/VC的投资方式在目前的市场依然适用,一旦组合中的部分标的“押宝”正确,后续上涨空间极大,整体收益率也会十分可观。

——另辟蹊径:寻找并购重组失败的“折翼天使”:除了PE/VC式投资外,我们还可以将目光集中在已公告并购重组失败或未通过证监会审核的标的。这样能大大提高并购重组股定位的“精准度”,同时节约了长时间在一只股票中埋伏等待的时间成本,从而更为有的放矢的捕捉并购重组的投资机会。这些重组失败的公司已明确显露了公司的并购重组意图,后续再次启动资本运作的概率较高。



——我们认为这些“重组失败概念股”之所以表现良好有如下几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是由于牛市环境下长时间停牌的补涨逻辑。另一方面,这些股票复牌后的上涨很多是由于之前市场对公司的资本运作意图存在预期差。停牌重组暴露了公司的意图,资本运作终止后市场开始认识到相应标的的重组潜力和预期,使得资金提前涌入进行布局。

——此外,有部分个股宣布终止并购重组前已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在被证监会叫停或由于其他因素重组终止后可能短期内会有较大幅度的下跌。但放到中期来看,这种短期内重组预期落空恐慌性的抛售可能给市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买点。在多个案例中,上市公司在公告重组失败后短期内再次发布停牌公告开始筹划重大事项。即使是做出三个月或六个月内不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承诺的公司,同样可能在终止重组后的短期内再度停牌进行下一步运作。例如近期复牌后又再度停牌的金刚玻璃、ST申科、星河生物、江泉实业等等。以下我们分别选取了星河生物和江泉实业重组失败后的走势作为参考。





——除了后续再次重启并购重组之外,这些“重组失败概念股”由于与投行的长期合作,对资本运作的理解较为深入,多数公司有着比较强的资本运作能力。而资本运作能力是公司能否最大程度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决定性因素,所以长期来看,这些公司也有着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和竞争优势。


兴业策略“重组失败”股票池


(兴业策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