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翰林与现代博士

 临泉书屋 2015-06-24
    昨天初五,热闹无比的鞭炮声直到凌晨1点才渐渐隐去,我也第一次知道了北方的“破五”是这么重要的节俗。

    鞭炮声中,看完了《清代翰林院制度》一书,挺有意思的。这是我鼠年读的第一本学术著作,希望这种好势头延续下去,今年能多读几本这样的又好看又长知识的书。
                清代翰林与现代博士

    《清代翰林院制度》对翰林院制度的源流、发展和结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深入的分析,其中最鲜明的观点是“明清科举制度为四级人才结构”。众所周知,科举制度到明清发展完备,考试分三个步骤:通过院试可中秀才(生员),通过乡试可中举人,通过会试(包括殿试)便是“金榜题名”的进士,进士中的第一名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状元郎了。中状元后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貌似学业成就已达顶峰,终于能脱离考试苦海了,其实不然,我们的状元郎走马观花之后,就要参加“馆选”,接受“朝考”了。

    “馆选”俗称“点翰林”,会试得中的三甲进士们,除了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直接被授予翰林官职外,二甲和三甲进士都要通过“馆选”的考试——“朝考”,才有机会成为“准翰林”——“庶吉士”。择优录取的“庶吉士”们在翰林院继续学习三年,然后参加“散馆”考试,通过者中的佼佼者就留馆成为翰林,稍弱者就到外面任知县等官职,而未通过者要么延期毕业,再学三年,要么更惨,就被翰林院除名了,即白学了三年,身份地位和三年前没考上“庶吉士”的进士们是一样的。一甲三名也要参加“朝考”和“散馆”考试,不过通常走个过场,不会被刷下来的。

    这么多人挤破头要当翰林,翰林自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翰林是文人的最高级别,而且绝对是有真才实学的文化精英,是皇帝的智囊团,翰林出身者官居高位的几率相当大,更重要的,居于文化金字塔尖的翰林,拥有最高贵的声望——“清望”,这是儒家学者自尊自信的最佳保护伞。

    比较清代科举人才结构与现代学位制度,发现还是能一一对应起来的。秀才,大概相当于“优秀高中毕业生”,他们拿到的是“高中毕业证”;举人,大概相当于大学毕业生,拿到的是“学士学位”,范进同志七老八十才成为学士,若是到现在大学生满街是的时代,就不会欣喜若狂了;进士,大概就是硕士毕业,拿到硕士学位的人了,而一甲三名,应该算是保送读博,国家定向委培的幸运儿,其他进士就要再次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朝考”了;通过考试的进士就成为了“博士研究生”——“庶吉士”;三年学习后,通过考试答辩就可以被授予“博士学位”,成为堂堂正正的精英博士了——那时候的博士比现在少得多啦。
清代翰林与现代博士

    有意思的是这些清代“博士”们就业态度的转变。清初和清中期,“博士”们都喜欢“留馆”做“研究员”,而不想外派去做七品知县,“清望”比“实权”更重要;而到了清代后期,在“博士毕业考试”中,很多“博士”都在考卷上故意出错,生怕自己考得太好而被留下来,看来“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完全战胜了“清望”的虚名。

    现在的博士,人数众多,早已不像古代翰林那样占据绝对精英的地位,也就少了“清望”的尊荣,但是不可否认,博士们依然是知识界的领军人物,虽然现代博士与清代翰林相比,“居庙堂之高”的机会小得多,但他们广泛分布在各大科研院校,在各个领域进行研究和教学,对文化的繁荣,文明的进步,所发挥的作用绝不亚于古代翰林。
    昨天初五,热闹无比的鞭炮声直到凌晨1点才渐渐隐去,我也第一次知道了北方的“破五”是这么重要的节俗。

    鞭炮声中,看完了《清代翰林院制度》一书,挺有意思的。这是我鼠年读的第一本学术著作,希望这种好势头延续下去,今年能多读几本这样的又好看又长知识的书。
                清代翰林与现代博士

    《清代翰林院制度》对翰林院制度的源流、发展和结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深入的分析,其中最鲜明的观点是“明清科举制度为四级人才结构”。众所周知,科举制度到明清发展完备,考试分三个步骤:通过院试可中秀才(生员),通过乡试可中举人,通过会试(包括殿试)便是“金榜题名”的进士,进士中的第一名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状元郎了。中状元后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貌似学业成就已达顶峰,终于能脱离考试苦海了,其实不然,我们的状元郎走马观花之后,就要参加“馆选”,接受“朝考”了。

    “馆选”俗称“点翰林”,会试得中的三甲进士们,除了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直接被授予翰林官职外,二甲和三甲进士都要通过“馆选”的考试——“朝考”,才有机会成为“准翰林”——“庶吉士”。择优录取的“庶吉士”们在翰林院继续学习三年,然后参加“散馆”考试,通过者中的佼佼者就留馆成为翰林,稍弱者就到外面任知县等官职,而未通过者要么延期毕业,再学三年,要么更惨,就被翰林院除名了,即白学了三年,身份地位和三年前没考上“庶吉士”的进士们是一样的。一甲三名也要参加“朝考”和“散馆”考试,不过通常走个过场,不会被刷下来的。

    这么多人挤破头要当翰林,翰林自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翰林是文人的最高级别,而且绝对是有真才实学的文化精英,是皇帝的智囊团,翰林出身者官居高位的几率相当大,更重要的,居于文化金字塔尖的翰林,拥有最高贵的声望——“清望”,这是儒家学者自尊自信的最佳保护伞。

    比较清代科举人才结构与现代学位制度,发现还是能一一对应起来的。秀才,大概相当于“优秀高中毕业生”,他们拿到的是“高中毕业证”;举人,大概相当于大学毕业生,拿到的是“学士学位”,范进同志七老八十才成为学士,若是到现在大学生满街是的时代,就不会欣喜若狂了;进士,大概就是硕士毕业,拿到硕士学位的人了,而一甲三名,应该算是保送读博,国家定向委培的幸运儿,其他进士就要再次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朝考”了;通过考试的进士就成为了“博士研究生”——“庶吉士”;三年学习后,通过考试答辩就可以被授予“博士学位”,成为堂堂正正的精英博士了——那时候的博士比现在少得多啦。
清代翰林与现代博士

    有意思的是这些清代“博士”们就业态度的转变。清初和清中期,“博士”们都喜欢“留馆”做“研究员”,而不想外派去做七品知县,“清望”比“实权”更重要;而到了清代后期,在“博士毕业考试”中,很多“博士”都在考卷上故意出错,生怕自己考得太好而被留下来,看来“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完全战胜了“清望”的虚名。

    现在的博士,人数众多,早已不像古代翰林那样占据绝对精英的地位,也就少了“清望”的尊荣,但是不可否认,博士们依然是知识界的领军人物,虽然现代博士与清代翰林相比,“居庙堂之高”的机会小得多,但他们广泛分布在各大科研院校,在各个领域进行研究和教学,对文化的繁荣,文明的进步,所发挥的作用绝不亚于古代翰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