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知识】我国的稿费制度起源于何时

 文化龙乡 2015-06-24

  稿费盛行于唐朝,但是朝廷对此并无明文规定,只是到了北宋初年,才一度形成为一种制度。我国古代的稿费也高得很,一般来说,作者的地位越高、名气越大,稿费越高,至少在唐宋时期是这样。唐代的李邕被时议认为“自古鬻文,未有如邕者”的。可见,李邕靠稿费发了大财。韩愈的名气大,付给他的稿费,竟至“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对稿费,古人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重品格、讲义气,耻于卖文。元代胡汲仲,家贫,一个宦官求其为父作墓志铭,答应:“以钞百锭为润笔”,胡汲仲不但没有答应,还愤怒地说:“我岂为宦官作墓铭耶!”“是日家中无米,其子以情告,汲仲却愈坚。”此外,唐朝的司空图、宋朝的苏轼都有不受润笔的佳话。另一种是追逐稿费,甚至讨价还价。唐文宗时,长安城中,争夺为权贵人家写碑志,拥挤非常,竟如市场交易一般。欧阳修记载他亲眼看到的一些身为馆阁学士者流,因送润笔钱稍晚,便派人索要。达到“恬然不以为怪”的程度。宋人马逢,竟盼望人家死人,好来请他作碑铭。这种人的人格可谓等而下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