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中考已经落下帷幕,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对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不仅是对2015年中考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对2016年的中考命题趋势的展望。希望借此与2016年即将参加中考的广大考生共勉。
——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语文教研 一、试卷总览 命题原则 1.兼顾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 2.体现减负要求,为不同层次学生展示自己的语文学习成就搭建平台。 3.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4.科学规划,各板块考查方向明确、相互为用,立意明确,布局合理。 5. 考题灵活性增强,应试性减弱,从考查知识向考查能力方向发展。 6. 重视于对考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考查。
3.考点上:更贴合中考说明规定考点,增加汉字基本特点、汉字书写等知识点的考查,考点更加全面。 4. 内容上:强调传统文化知识和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注重课内知识,强调课内知识的活学活用;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5. 创新上:要求学生要有创新思维,能够打破“框架”思维,能基于现实生活进行想象和创造;更加注重试题的语文特色、文学性和文化内涵。 6. 能力上: 积累运用能力:知识的丰富性加强,要求学生见多识广。 知识迁移能力:从课内到课外,从课外到生活。 灵活应变能力:基础知识多赋予文学背景来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减少。 综合运用能力:跨学科考查是明显的趋势,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语文知识结合实际生活,考查同学真正把语文活学活用起来。
二、典型试题分析
现代文阅读——科幻小说
今年中考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科幻小说登上了中考历史的舞台,从两次模拟题来看,很多城区就考查了科幻小说,东学堂语文中考冲刺班中也对科幻小说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今年之所以会考查科幻小说,一方面是因为2015中考说明中有一篇示例——《机器人罗比》;另一方面,在语文中考创新的改革浪潮下,科幻小说成为了考查的热点。 这篇科幻小说《超级智能住宅》共1800字,与以往中考文章相比篇幅比较长,但是阅读难度中等偏下,其原因主要在于题型比较简单以及文章理解难度降低。 在具体答题上,偏重于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弱化题型和答题格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今后的阅读不能仅以题型为切入点,或是寻找模式化的解题套路。 因此,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应该是以能力为出发点,从考点切入,从知识的考查方向去训练,并且长期坚持,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科幻小说阅读:《超级智能住宅》 特点: 1.题材新颖,想象大胆合理,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能够引起同学的阅读兴趣; 2.文体变化,近五年的考题中,除了2011年考查小说《鞋》之外,其余都是考查同学抒情散文的阅读,2015年中考转变文体,考查了同学科幻小说。 3.题型设置变化,概括文章内容一改去年“事件+情感”形式,只要求学生用四个字概括人物心情;选入了中考说明示例中根据文章提问题的题型。
【真题展示】
18.阅读小说,根据你对“超级智能住宅”的认识,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分别填入一个四字词语 (2分)
【解析】 18.解析:本体是一道概括文章情节的行文思路题,结合题干,两处空白应该填写的是对房子行为的总结,而且需要按照房子主人的视角给出评价。 1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并分析情节细节与全文关系的能力。学生需要首先明确全文情节,再在所有对话中找出暗示、影响情节走向的,进行分析。学生在阅读时,一边要看着“眼前的”细节,一边要时刻思考整体的情节走向,思考作者安排这些细节是否独具匠心,又匠心何在。 20.解析:这是一道全新的题型,需要学生掌握全文情节和主题的同时,能够根据主题内容出题“考别人”。这样不仅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主旨的能力,还从侧面展现了学生分析主旨的思维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中考新趋势。今后的文学类阅读,可能会更加倾向于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和把握,仅靠熟记答题公式很可能无法满足未来北京中考语文的需要了。 本次小说阅读中,后两道大题都要求考生从自己的角度分析出文章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越来越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立性,而非借助于以往考试的经验答题,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将是未来中考阅读的新方向。 三、易错题目点评
1.易错题目
2.难题
四、总体评价
总体来看,2015年中考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课内——课外 2.跨学科考查,综合性加强。 3.注重语文的实用性和工具性。 4.语文和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知识相结合。 5.灵活性增强。
本次考试最大的变化是基础运用部分,其考查形式同于高考对基础知识的检测。 在基础运用部分,很多题型采取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内容上,有对书法作品的品析,有对名胜古迹匾额的分析,对联的考查,三十六计与成语,《最后一课》与标点符号,写一条参观须知,岳飞刺字连环画…… 从前每道选择题只是单纯考查一个知识点,而现在知识的融合性更强,一道选择题中可能有多个考点。并且,很多考题给出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每个选项需要同学仔细考虑才能选出正确答案,灵活度很强。
名著阅读一改往日“死板”的风格,从之前只考一篇名著,到现在考查了两篇名著——《三国演义》和《红岩》,并且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具体的题型设置上,还加入了材料链接,这两部名著一部是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一部是红色革命经典,两者又是今年新加的篇目,这正好和东学堂老师给大家的考前预测相一致。其实,早在2014年,东学堂语文就提出了回归阅读的理念,相信从这次考试来看,名著阅读在今后的考试中会越来越重要,同学们应引起重视。
情境写作的考查,体现了语文的实用性和工具性,这次考试采取了小作文二选一的形式,一个是让我们同学介绍一本名著的阅读经验,另一个是让同学写参观博物馆的感受。两篇小作文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从2015年的语文中考中,我们发现,语文不再是背一背就能拿高分的科目了,它需要同学在平日里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语文学习要基于课本,同时还要迁移到课外,它不仅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还在我们的课外阅读中,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
2015年打破了语文考试的套路,给了我们颠覆性的改变。展望2016年中考,我们的心情是喜悦的,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也在考试中越来越重要,让我们一起学习语文,为语文而骄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