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文徵明长子文彭《草书文徵明诗二首》

 鳳舞抚仙 2015-06-24
 

(明)文徵明长子文彭《草书文徵明诗二首》

[转载]明代文徵明《行书滕王阁序》《草书诗卷》、文彭《行书尺牍》卷

[转载]明代文徵明《行书滕王阁序》《草书诗卷》、文彭《行书尺牍》卷
文彭 草书文徵明诗二首卷 26×591cm 纸本(整体和局部)

文彭(1497-1573),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土、国子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长子。官至南京国子监博土,世称文国博、文博士。著有《文博士集》。传略附于《明史》卷二百八十七《文苑文徵明》传下。

文彭幼承家学,工书善画,通鉴赏,尤精于篆刻。其印风古茂含蓄,被誉为流派篆刻的“开山鼻祖”。清周亮工《印人传》云:“但论印之一道,自国博开之,后人奉为金科玉律,云仍遍天下。”文彭在南京时,偶得四筐老坑青田石,开始以石治印。此后篆刻家广泛采用石料治印,一时篆刻之风大起。何震、苏宣等当时的篆刻家皆受其影响。

在书法方面,文彭五体皆能,而尤以草书成就最高。

明许榖《文国博墓志铭》云:“(文彭)字学钟、王,后效怀素,晚年全学孙过庭,而尤精篆、隶。”明詹景凤在《詹氏小辨》称文彭:“篆、分、真、行、草并佳,体体有法,并自成家,不蹈父迹”。文彭小楷清雅不俗,工而不板,具乃父之气而兼得钟王神韵。所传隶书,多取楷形。明王世贞在《吴中往哲像赞》中称其“尤工草、隶”,实际上文彭“工萆”而隶书成就并不高,这也与唐宋元明无隶书大家的大背景有关。

此件草书长卷,纵26cm,横59lcm,纸本,钤有“国子先生”朱文引首印,名款下钤有“文彭之印”与“寿承氏”两方白文印。无题跋与收藏印鉴。题签为:“明文国博草书长卷(此为隶书),疁城汪氏珍藏,去疾署(此为行楷)”,无钤印。疁城乃上海市嘉定区之别称。

此草书长卷书文徵明诗二首,前一首为《新燕篇》,收录于《文氏五家集》卷四中;后一首为《明妃曲》收录于《甫田集》卷七和《文氏五家集》卷四中。文彭所书此卷中遗二字,衍而删者二字。

第一首中“漠漠疏烟碧草”下遗“齐”字,“城中甲第连云起”前一“甲”字误笔作“早”,作双点删去。“画栋朱甍春旖旎”“旖”前有“绮”字,盖落笔后发觉有误,遂置之而另书“旖”字,“旖”字旁边有一点,应是沉吟之际无意的误点,而非删去之意,前面“早”字删去的符号作两重点,可以参证。另《文氏五家集》亦作“画栋朱甍春旖旎”。第二首“始信深未曾识”“深”下遗一“宫”字。
此卷《草书文徵明诗二首》,飘逸流畅,纵意恣情,行笔疾速,一气呵成。

细观此卷,极具怀素《自叙帖》之意,“绣”、“乃”、“非”、“敢”等字的草法极似怀素,第15行“绮”字与第17行“绣”字左旁之转折不做明显提按,而用中锋篆法,也是取法怀素。除草法外,在章法上也多有怀素痕迹,如“来”、“识”、“甍”、“飞”、“舞”、“薄”诸字皆大于其它字二三倍,此与《自叙帖》章法布局亦极相似。文彭曾临摹怀素《自叙帖》,并在题跋中写道:“嘉靖庚寅孟冬,获观藏真自叙于陈湖陆氏,谨摹一过”,时在1530年,文彭34岁(虚岁)。他还于嘉靖壬辰(1532年)五月望日在陆氏(冢宰)水镜堂作小楷《自叙帖释文》。于此卷确实可以窥见文彭对怀素用心至深。

除怀素外,文彭草书还得益于祝允明甚多,文彭曾从学于祝允明(祝与文徵明为至交)。据载,“寿承英英,几参祝步”(明詹景凤《詹氏小辨》),文彭对祝允明推崇备至,在其所跋《祝枝山书东坡记游卷》中云:“我朝善书者,不可胜数,而人各一家,家各一意。惟祝京兆为集众长。盖其少时于书无所不学,学亦无所不精。”文彭草书得祝书放纵驰骋之意。此卷中“一”、“舞”等字明显遗有祝书痕迹。

此卷中也偶露潦草不精到之处,然而这恰是鉴定文彭草书的依据之一。明王世贞在《吴中往哲像赞》中说道:“(文彭)行、草有怀素、孙过庭法,而伤率弱”;詹景凤曰:“不蹈父迹,才似胜之,功力远不及父”;清王文治《快雨堂题跋》亦曰:“清熟不如父,而萧散之气则远过之”。“率弱”、“乏功力”、“萧散”等论,所言极是,但这是与其父相比而言,从另一方面看,文彭在书作中更多的则是其才情的流露。

此卷所钤“国子先生”、“文彭之印”、“寿承氏”三方印,皆出文彭之手。《印人传》称文彭“勿矜而奇、宁古而朴”,明吴正踢《(印可)自序》说文彭“直接秦汉之脉,力追正始”,可知文彭印求古茂。今所传其词句印俗气不古,多为伪造。此卷所钤之印尤其是“文彭之印”与“寿承氏”二方白文印,古朴大方,苍茫挺劲,确系文彭自刻,且与文彭其它作品所钤印一致。

此卷所书《新燕篇》,文徵明曾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三月,81岁时书写过,现藏故宫博物院。并于壬子(1552年)七月既望,83岁时再书《新燕篇》中二句:“我家旧宅常贫贱,但愿年年见新燕”,《书法丛刊》2001年第3期曾刊载。嘉靖丙辰(1556年)四月既望,文徵明87岁时又重书此诗,现藏于天津历史博物馆,《书法丛刊》1999年第2期曾刊载。文徵明87岁时所书《新燕篇》与81岁时所书相比,改动多字:第三句“花间相见惊相识”中“惊”字,作“如”。第九句“故垒宁无绣幕思”中“宁”字,作“能”(《文氏五家集》中作“能”字)。第十句“多情却向茆檐底”中“多情”二字,作“东风”。第十七句“一朝差池忽在眼”中“一”字,作“三”。

文彭所书《新燕篇》内容与文徵明81岁(1550年)所书《新燕篇》及《文氏五家集》中所录基本一致,此时文彭54岁。而文徵明第二次写《新燕篇》时已改写部分文字,此时文彭60岁。由此看来,《草书文徵明诗二首》为文彭54岁之后至60岁之前所书的可能性最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