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处级公务员科学素质调查与分析研究课题组
2009年12月30日 [2008-08-29]
四、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参加科普活动的情况 参与和了解科普活动是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手段。与2005年第六次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一致,在对我国县处级公务员科学素养的调查中设置了相关内容,并根据县处级公务员的职责需要等实际情况,在调查中增加了“听取科技工作汇报”一项内容。
(一)参加科普活动的情况
对于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参与和了解科普活动的调查显示,他们中有50.4%的人参加过科普讲座,人数比例超过了一半;有39.6%的人参加过科技培训,31.2%的人参加过科技咨询,人数比例在1/3左右;有28.0%的人由于工作需要,听取过科技工作汇报,28.7%的人参加过科技周活动,还有13.7%的人参加过科普宣传车活动。
虽然没参加过但听说过各项科普活动的人数比例均超过了1/3,其中没参加过但听说过科普宣传车的人数比例最高,为59.4%。 ![]() 图2·11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参加科普活动的情况
表2·11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参加科普活动的情况 单位:%
(二)参加科普活动情况与公众的比较
在2004年我国地厅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中,参加科普项目的调查内容为“收听广播电台的科学节目”、“阅读科普出版物”、“观看科普画廊”、“在互联网上浏览科技信息”、“参加科技讲座、培训”和“听取科技工作汇报”6个方面。在本次调查中,问题设置改变较大,无法与地厅级公务员进行同类比较。因此,本部分仅与我国2005年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进行同类比较。
比较发现,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参加各项科普活动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公众,特别是参加科普讲座的机会较多,不仅人数比例最高,而且超过公众一倍以上;参加科技周(节)的人数比例也超过公众近1.5倍;在参加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和科普宣传车方面,与公众的机会差不多,人数比例略高于公众。在“没参加过但听说过”的科普活动中,县处级公务员与公众相同,都是科普宣传车的人数比例最高,县处级公务员略高于公众0.5个百分点,其他各项不相上下。“没听说过”、“不知道”和“未填写”各项科普活动的公众人数比例均高于县处级公务员。详见图2·12、2·13和表2·12
表2·12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参加科普活动情况与公众的比较 单位:%
A 为2006年我国县处级公务员;C 为2005年我国公众。
资料来源:2005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中国科普研究所,何薇,2006
图2·12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参加过”科普活动情况与公众的对比 图2·13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没听说过”和“不知道”科普活动情况与公众的对比
五、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利用科普设施的情况
利用各种科普设施的情况反映公众主动获取科技信息和参与科技活动的状况和条件。在本次调查中,除保留2005年第六次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题目外,本项目中结合县处级公务员工作实际,增加了“考察高新区或高技术企业”“审批高新技术项目”两项。
(一)利用科普设施的情况
1、利用科普设施的情况
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参观过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的县处级公务员比例最高,为68.0%;其次是“考察高新区或高技术企业”,为63.5%;有62.8%的人去过图书阅览室,55.6%的人去过公共图书馆。他们中参观过科普画廊或宣传栏的有50.5%,47.8%的人去过科技馆,45.9%的人去过美术馆,44.0%的人参观过科技展览,还有17.8%的县处级公务员因为工作职责原因,审批过高新技术项目。
图2·14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去过“一二次”和“三次以上”科普设施的情况 a、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 b、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 c、自然博物馆 d、参观科技展览
e、公共图书馆 f、美术馆或展览馆 g、科普画廊或宣传栏 h、图书阅览室
i考察高新区或高技术企业 j审批高新技术项目
县处级公务员中去过自然博物馆的人数比例最低,为34.9%,他们中有31.4%的人认为本地没有自然博物馆是没有去过的最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在县处级公务员中,认为各类场馆或展览“门票太贵”的人数比例最低,认为“交通不便”的人数比例也很低。认为“缺乏展品”和“不知在哪里”的人数比例相差不多,也不是主要原因。对于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自然博物馆、科技展览、美术馆或展览馆而言,“当地没有”是没有去过的最主要原因,“不感兴趣”的人数比例列居第二。
表2·13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利用科普设施的情况 单位:%
a、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 b、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 c、自然博物馆 d、参观科技展览
e、公共图书馆 f、美术馆或展览馆 g、科普画廊或宣传栏 h、图书阅览室
i、考察高新区或高技术企业 j、审批高新技术项目
1、去过一二次 2、去过三次及以上 3、本地没有 4、交通不便 5、门票太贵
6、缺乏展品 7、不知在哪里 8、不感兴趣 9、不知道 10、未填写
2、利用科普设施的区域比较
对这项内容的分析,旨在通过对我国三类地区的县处级公务员在利用科普设施方面情况的比较,进一步了解他们没有去过这些科普场馆的原因主要是自身不感兴趣,还是科普设施建设、科普资源配置问题。数据分析呈现突出特点:
(1)没有去过这些科普场馆的主要原因,在处于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第一类地区“不感兴趣”的人数比例较高,而在处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第三类地区则是认为“本地没有”的人数比例较高;
(2)科普设施和各类科普资源从第一类地区到第三类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降低,基本呈降低趋势,越来越缺乏,特别是科技场馆。在西部地区,认为“本地没有”自然博物馆的人数比例高达42.2,认为“本地没有”科技展览的占24.5%,认为“本地没有”科技馆的占22.8%。
(3)由于科普资源不平衡,对参观这些场馆和展览“不感兴趣”的人数比例,从第一类地区到第三类地区呈下升趋势,也就是说,资源越贫乏的地区对参观这些场馆和展览越有兴趣。 图2·15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认为“本地没有”科普设施的区域对比
a、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 b、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 c、自然博物馆 d、参观科技展览
e、公共图书馆 f、美术馆或展览馆 g、科普画廊或宣传栏 h、图书阅览室
i考察高新区或高技术企业 j审批高新技术项目
表2·14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利用科普设施情况的区域对比 单位:%
a、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 b、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 c、自然博物馆 d、参观科技展览
e、公共图书馆 f、美术馆或展览馆 g、科普画廊或宣传栏 h、图书阅览室 i考察高新区或高技术企业
图2·16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对科普设施 “不感兴趣”的区域对比
a、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 b、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 c、自然博物馆 d、参观科技展览
e、公共图书馆 f、美术馆或展览馆 g、科普画廊或宣传栏 h、图书阅览室
i考察高新区或高技术企业 j审批高新技术项目
(二)利用科普设施情况与地厅级公务员比较
本次调查与我国地厅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时对本部分问题做了修改,将科技馆与自然博物馆、公共图书馆与阅览室分别进行分项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对利用各种科普设施更有热情更积极,去过这些场馆和参观过展览的人数比例均比地厅级公务员高;我国地厅级公务员掌握公共资源的权利更大更多,他们不仅考察过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数比例比县处级公务员高16.2%,而且审批过高新技术项目的人数比例比县处级公务员高1.6倍,其中审批过3次以上高新技术项目的人数比例比县处级公务员高2.3倍。
在我国地厅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中没有调查不去科技类场馆、不参观科技类展览的原因。
表2·15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利用科普设施情况与地厅级公务员对比 单位:%
a、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 b、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 c、自然博物馆 d、参观科技展览
e、公共图书馆 f、美术馆或展览馆 g、科普画廊或宣传栏 h、图书阅览室
i考察高新区或高技术企业 j审批高新技术项目
A 为2006年我国县处级公务员; B 为2004年我国地厅级公务员。
资料来源:我国地厅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报告,国家行政学院,程萍,2005
(三)利用科普设施情况与公众的比较
第一,在所有调查项目中,县处级公务员去过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去过的公众;
第二,县处级公务员去过的人数比例最低值与公众去过人数比例的最高值相差无几;
第三,在去过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或展览馆这些当地可能没有的场馆的人数比例上县处级公务员与公众相差悬殊。
图2·17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利用科普设施情况与公众的对比 a、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 b、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 c、自然博物馆 d、参观科技展览
e、公共图书馆 f、美术馆或展览馆 g、科普画廊或宣传栏 h、图书阅览室
资料来源:2005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中国科普研究所,何薇,2006
表2·16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没去过原因与公众的对比 单位:%
a、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 b、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 c、自然博物馆 d、参观科技展览
e、公共图书馆 f、美术馆或展览馆 g、科普画廊或宣传栏 h、图书阅览室
A 为2006年我国县处级公务员;C 为2005年我国公众。
资料来源:2005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中国科普研究所,何薇,2006
表2·16显示,在没有去过的原因比较中,县处级公务员和公众都是认为“本地没有”是最主要原因,“不感兴趣”占第二位,他们都认为票价不是问题。可见,提高各种场馆的利用率,关键是展品及其展出方式应该更有创意,更富于参与性,以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六、我国县处级公务员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电脑的使用和网络的应用,从根本上拓宽了人们接受、交换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与效率。一个国家的公众掌握电脑和使用网络的程度,直接影响其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一个国家的公务员掌握电脑和使用网络的程度,不仅影响其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还直接影响其政府电子政务的实施与运行,影响政府的决策与管理水平,影响政府的日常办事效率与准确程度,是整个公务员队伍科学文化素质程度的外在表现。
(一)使用电脑的情况及与地厅级公务员的对比
当今社会,在各级政府的日常决策与管理中,电脑已不仅仅是信息处理系统,早已超出了这一功能,担当起网络信息交换和电子政务平台终端的角色。能否熟练使用电脑,不再只是公务员个人专业技能的表现,而越来越成为衡量公务员个人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标准之一,成为每一名公务员在庞大的政府管理系统中上传下达、沟通左右的重要手段,成为科学行政、科学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次调查显示,我国县处级公务员使用电脑的情况比较好,有76.8%的人“总在用”和“经常用”电脑,超过的2/3,比2004年调查时我国地厅级公务员使用电脑的情况还要好一些。
表2·17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使用电脑的情况及与地厅级公务员的对比 单位:%
资料来源:我国地厅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报告,国家行政学院,程萍,2005
图2·18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使用电脑的情况及与地厅级公务员的对比 在实际使用电脑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22.4%的县处级公务员没有填写这个项目,虽然他们中让“秘书操作”的人数比例略低于地厅级公务员,而他们中“自己操作”和“有时自己操作”的人数比例也低于地厅级公务员。
结合表2·18的数据分析,虽然随着各级政府办公现代化、无纸化程度的提高,县处级公务员在工作中使用电脑的频率也在提高,但他们中自己操作电脑,即实际使用电脑能力较强的人数比例低于地厅级公务员。 图2·19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实际操作电脑的能力及与地厅级公务员的对比
表2·18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实际操作电脑的能力及与地厅级公务员的对比 单位:%
资料来源:我国地厅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报告,国家行政学院,程萍,2005
进一步了解我国县处级公务员使用电脑、掌握各种办公软件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中有高达84.9%的人会使用word软件,分别有59.7%和35.3%的人会使用Excel和Power point软件。尽管Photoshop软件有一定难度,仍然有21.1%的人会使用。
表2·19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对常用电脑软件的熟悉程度
图2·20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对常用电脑软件的熟悉程度
(二)使用网络的情况及与地厅级公务员的对比
调查数据显示,除7.3%的人没有回答“您有Email地址吗?”这个问题外,我国县处级公务员中有74.9%的人有电子邮箱地址,只有17.8%的人还没有建立自己的电子邮箱。
在有Email地址的县处级公务员中,有41.4%的人“总在用”和“经常用”,比地厅级公务员低9.5%。如果将 “从不用”和“未填写”的人都视做“不使用电子邮箱”,那么,县处级公务员中有31.0%的人“不使用电子邮箱”,高出地厅级公务员12.5%。因此,县处级公务员使用电子邮箱的情况比地厅级公务员差。
表2·20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使用Email的情况及与地厅级公务员的对比 单位:%
资料来源:我国地厅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报告,国家行政学院,程萍,2005
图2·21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使用Email的情况及与地厅级公务员的对比
在县处级公务员工作的单位中,86.2%已经联网,仅有6.1%没有联网。他们中“每天上网”的人数比例为16.1%,“有时间就上网”的人数占1/4,但“从不上网”和“未填写”的人数比例为30.8%,将近1/3由于问题设置不同,该问题无法与地厅级公务员进行比较。
表2·21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上网的情况 单位:%
图2·22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上网的情况 进一步了解他们上网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浏览新闻和各种信息,其次是查找资料,第三是收发邮件。当然,他们在工作之余,也上网玩游戏,以这种方式放松身心,缓解情绪的人占13.4%。上网交朋友、发贴子和消磨时间的人数比例很低。 图2·23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上网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