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S妈: 昨天儿子跟我说:“妈妈,我想不明白。H同学(他们班一同学)每天回家都打很久的游戏,要过很多关。同样坐在班第五排,为什么他的学习还总是比我稳定,并且眼睛也保护得很好?” 儿子在家几乎不玩游戏的,但最近视力也下降了。他学习成绩最近起伏比较大,缺少了些自信。竣妈,如果是你怎么说? 植竣妈妈的回答: 你说的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孩子倾诉同学“玩得好学得好”,第二件事是孩子最近成绩起伏打。 前者,如果是我,可能会问细一点。比如追问:“他每天打多久的游戏?除了打游戏他还学了些什么?打游戏是学习前还是学习后?他每天的时间安排是怎么安排的?他像你一样每天需要练琴吗?他的爸爸妈妈近视吗?你有访问过他是怎么学习的吗?他爱看课外书吗?他上培训班吗?额外做课外习题吗?”我估计我会问一大堆的问题,让孩子去问清楚再说。 了解清楚情况才能帮助我们引导孩子正确思考。比如,也许他打游戏的时间恰好就是咱们练琴的时间啊。那么,就提醒孩子自己想一想,哪一个才是真本领?哪一项时间投入学到的本事能用一辈子?我会跟孩子举例实话实说,“植物大战僵尸”、“农庄偷菜”等游戏曾经风靡一时,很多人花大把时间在上面,可是现在还有几个偷菜打僵尸的?你学会小提琴,上能登大雅之堂,下能让琴音绕梁;从得了众,孤得了单;出能娱乐大众,入能自我陶醉;你还能教你的儿子,孙子,当爷爷了还能拉给孙子听,让晚辈对你肃然起敬。可是他现在玩的游戏,也许还不够两年,就无人问津了。 先不忙着对孩子的倾诉给评语,下定论。多听孩子说,多提问,耐心等等,当信息足够多了再一起总结也不迟。不妨引导孩子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不急于争一时之高下。小学那点东西,光凭一张成绩单,还看不出有没有真本事。有些光环,也许只是外在的,我们要学会引导孩子尝试去看内在,追问细节,正确归因。只有从小花时间在长远的实力上进行积累,才是王道。 第二件事,成绩起伏,就要去仔细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低潮,也许是身体原因,也许是态度原因,也许是能力问题,哪里出问题,针对性改善,成绩很快就上来了。 --植竣妈妈的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