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感读何中俊的诗

 娜视花开 2015-06-25
    有感读何中俊的诗


       何文娜


  中山多诗人,是缘于中山诗人沾了孙中山先生的灵气吧。例如刘春潮、丘树宏、符马活、余丛、刘居上、李容焕、何中俊、乔明杰、马丁林、叶才生、龙威、木知力、刘洪希、倮倮、月牙儿等。我前几年看到杨青云写的一篇关于中山诗人的随笔印像特别深:如《真爱在人间》(丘树宏)、《穿过一本书的寂寞》(何中俊)、《向下开花的树》(乔明杰)、《敬礼我的农民工兄弟》(秦志怀)、《群山高举的希望》(李容焕)、《祖屋抒怀》(谭功才)等一批诗作,以及叶才生与罗子健两诗人加入的“中国诗人重建家园采访团”的新闻,对中山诗人特别敬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何中俊的诗,或短小精悍,或洋洋洒洒,或充满哲思,或悲天悯人,一如中山美丽清雅的地理风情:驰骋处,山青青水如洗;奔涌处,惊涛拍岸,天地江流;柔美处,如老山口龙隐古渡朴拙斑驳的夕阳,如诗如画……
  生于巴蜀之地的何中俊,却工作生活在南方的中山,人杰地灵的中山,给了诗人浑朴的性情,深邃的灵魂。何中俊对命运高度关注并细腻体恤,他明白生命中特有的精神韧性和情感中悲悯的品质对于一个诗人的现实意义非常重要。因此,对现实生活怎样进行表现,是他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他觉得,必需建立与当代现实的个性联系,不能过于极端地倾向于单向的审美生活的空间,以免对当代都生活现实感性认识的不足与理性叛断的偏颇,因而对生活本身呈现平面化。倾向生活太多时候并不是按照我们日常的思维逻辑进行演化,任何带有先验预设的理念去注解生活和现实的做法都是拙劣的。中俊的诗多表现那种原生态生活的残酷或困惑,他对底层民众对现实生存所表现出的坚韧与自身命运的奋争,呈现一种力量的独特之美。我们从诗文本看到了诗人对生命的潜在美的有力表现,这样的生命才是纯净而纯粹的,这样的灵魂才是令人颤动而心醉。何中俊是少有的文华集大成者,或曰他在我们这代人中是少有的渊博诗人,用他的丹青妙笔渲染诗歌的青出于蓝是何中俊的独门技艺。如《穿过一本书的寂寞》:你沉默着/不记得那个蛙鸣的夏天/有多少玉米正在奋力拔节/三月的风穿过桔子林/蜜蜂们成群结队地去春游/时光的岩石翻过一页又一页/从人群中走出来/在城市的路灯下奔跑/影像不断地重叠,竹子们/扬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浪/面孔在面孔中消亡/那时我是徒步而行/露水打湿了我早起的心事/水声敲响生命之鼓/有多少秋草随季节起伏/寂寞是春天的草丛/偶尔我会从一本书中穿过/回到岸上……
  读何中俊的诗,体现为传统与个人才能相映生辉“时光的岩石翻过一页又一页/从人群中走出来/在城市的路灯下奔跑/影像不断地重叠”。诗人 “重叠”了什么?对诗人来说,他的重叠更多的是与一个“夏天”有关,至于这个“夏天”“有多少玉米正在奋力拔节,”我们说不清楚,只能从他的诗行中感受“从一本书中穿过”的心事,摸到一块汉语的石头?或是让“水声敲响生命之鼓。”也就是说,这不是单纯的一个“夏天”事件,而是在这个“夏天”让语言中的事情、事理自行显现,或惊现,或耀现,或顺藤摸瓜,有如“多少秋草随季节起伏/寂寞是春天的草丛”,倘若这“春天的草丛”是诗人诗歌的暗喻,那么诗歌的关键是其思想的不二法门。然而,门在何处?通过深读《穿过一本书的寂寞》无不显露出诗人厚积薄发的诗性经营,那就是寂寞出好诗。寂寞也能成就诗人。当寂寞“穿过一本书”—— 当下的诗歌进入了衰退期,这是一种不明不白的衰退,它不表现为沉寂,而是以无价值的话语堆积,体现出诗人在视野审美上的萎缩。而何中俊对此保持着警惕,在他的诗中,他竭力规避了衰退迹象的“寂寞” 敲响——敲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对诗歌的痴迷不舍,并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意愿,何中俊说:“爱上诗歌,只是我在工作之余换一种休息方式而已。”在诗人工作的劳碌之余,他内心在诗的海面上一直荡漾着自然的涟漪,积累多年,便有了这本《天使之翼》诗集的诞生。
  何中俊的诗多有诗性本真的“情”字:“是不是共同握过国父的手/或者曾在一个角落里居住/不然怎么会迎来/今生呈现的中山会晤”。还有诗人写《从今天开始》《你的乡村》:“从今天开始,我要校正我仰头的角度/让云彩蓝天能在我的视野里巡回/替你倒一杯可有可无的水。说些/不得不说的话/每一句话都能找到准确的出处。”只是见证式的表态,诗人把历史生存语境之真“仰头的角度”在其中的诗思中,则是美文遣兴的艺术尊严,而就是这样的“艺术尊严”以具体语境中的生存和生命的分量来彰显“你的乡村”:“经年的风拂动芭蕉的阔叶/年少的那抹青丝还在墙土上飘动/鱼塘之上天开地阔/走出去的你不再归来/绿釉黄了又绿/长满了生命的绿绣/我总想让那条小巷的背影/唤起你纯真的美好/还有那只载不动这许多愁怨的小船/渐渐飘摇/故乡春色深深/你在这个城市的奶茶中日渐娇艳……”
  何中俊在诗歌中“走出去”,犹如一个文化源流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的视线,他的作品有着自己的审美旨向,即自然、本真、纯净与质朴。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诗人在时间的缝隙中信手拈来“生命的绿绣/我总想让那条小巷的背影/唤起你纯真的美好”这些诗句应该说,他的诗集乃是诗人用炽热、真挚、纯净的心灵制作的一烛馨香,字里行间燃烧着浓烈的浪漫主义激情,燃烧着真挚的亲情、爱情与友情,以及诗人率真、自然、美好的纯情——这些都是诗人面向人生、自然和社会而轻吟浅唱的主题,这也许就是诗人取名《天使之翼》的寓意。
  还说《你的乡村》这首诗,立意新。视觉独特。我看好“那条小巷的背影”,或顿或渐,最终都将使“唤起你纯真的美好/还有那只载不动这许多愁怨的小船/渐渐飘摇/故乡春色深深/你在这个城市的奶茶中日渐娇艳……”使“纯真的美好”天地豁然,体悟“故乡春色深深”,万念归一,立地成佛(诗)。以诗入画在诗歌史上并不新鲜,更无须说这诗中有“画”对诗人以无形胜有形,禅述生活,更不多见。
  何中俊诗歌的另一个特点是语言细腻、意境开阔、内涵丰饶,他在不断地变换视角抒写生活的横截面,像个舞者,向我们展示一个人孤独的姿态,像个歌者,低吟生命的彻悟——《蓝色的心思》:到处弥漫着一种“蓝色的背影”情怀,首先这种“蓝色”情怀更多是建立在“一定比蓝天更久远/在这个南方的小城/你蓝色的轻愁/总是被五月的雨打风吹/站在你五月的门槛/蓝色的切尔西/我看见你蓝色的背影/不知道 是在等待/还又一次起程。”
  在这个诗歌缺失的年代,在这个诗歌道德沦丧的年代,谈论一本诗集,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物欲横流的时代,诗歌多么微不足道,但诗歌又是至高无上的圣灵之尊。我读何中俊的诗向来是兴奋而快乐的,我喜欢他诗中那种清洁文雅的气味、忧郁而纯真的味道,而何中俊的诗集《天使之翼》带给我们的正是用纵横捭阖的笔法,形成粗而不犷、细而不腻、妍而不艳的本真语言,创造着当代中国的本真诗意,已足矣!


  何文娜,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三峡大学硕士研究生。著有《论“湖光山色”的楚文化底蕴》、《周大新小说性别意识研究》、随笔集《楚长城的泪水滴湿邓州》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