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尔滨路的重生

 海派書鄉 2015-06-25
哈尔滨路在虹口区境内,不算长,估计一公里还不到。北起海伦路,南至吴淞路,尽管不长,却在中途和九龙路、溧阳路、辽宁路、嘉兴路及虹口港、沙泾港相交。

哈尔滨路的过去和现在,几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和魔都一样,即便短小,这条马路依然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风云,而其中不少老建筑,如今早已改成了创意、休闲、艺术园区。


“汤恩路”
哈尔滨路,过去叫汤恩路,英文Thorne Road。据国外的资料显示,这个“Thorne”取自英国茶叶商人Cornelius Thorne。


而汤恩路所在地区,在十九世纪中叶时,还是一片荒滩、农田、小浜;后来,由于太平军攻打上海,逐渐形成杨家宅、严家宅、唐家宅自然村落。

20世纪初,租界当局筑狄思威路(今溧阳路)、东鸭绿路(今鸭绿江路)、沙泾路、欧嘉路(今海伦路)等11条道路;此后又延伸狄思威路,筑汤恩路(今哈尔滨路)、周家嘴路;至20世纪20年代,又筑东嘉兴路等11条道路。
沙泾港
哈尔滨路成路之后,沙泾港、虹口港上陆续有三座桥和它相接。

这里专门解释一下沙泾港。


原名江湾浦、俞泾浦,古称商量湾,位于虹口区境中部偏东,为虹口港的主要支流之一。

全长6.5公里,从江湾镇市河起,经水电路桥,折南至屈家桥,穿越淞沪铁路,至中山北路桥,再斜穿至东体育会路桥、大连西路桥、四平路头道桥、临平路桥、海伦路桥、至溧阳路桥入虹口港。

过去这里还跑船,所以,污染严重,如今的沙泾港,已不再是交通水路,正在成为一条幽静的景观河,见证着周边老上海的历史遗存。
“老洋行1913”
1913年,英国韦斯特兄弟怀揣“上海梦”,来到这座东方都市。

来到上海后,两兄弟在汤恩路上,建成“和记洋行”,拉开这座建筑群的百年历史。(注:南京的和记洋行,为和记在中国境内,12处洋行最大,曾经是国内最大、最现代化的食品加工厂)


风雨百年,它伴随上海滩的潮起潮落,看过繁华万千,见证过硝烟弥漫,虽屹立不倒,但却逐渐淡化在人们的视线中,变得沉默而孤独。

直到2012年,开发商看中了这几座在沙河泾边上挤作一团的建筑,并请来游历欧洲的著名建筑师将老洋行一点点还原,老洋行也总算是凤凰涅槃、重生而归。
“游民王国”
1942年以前,哈尔滨路这一带,是上海公共租界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而位于哈尔滨路、溧阳路口的哈尔滨大楼,正是这一复杂性的缩影。

这里原为美国商人开设的“汇芳锯木公司”,1937年8月,大楼遭到日军炮火袭击,楼顶大部分被掀掉,美国老板丢下工厂、溜之大吉,哈尔滨大楼及其附近地盘,很快就成为难民、灾民及无业游民的天堂。
早期住在这里的的居民,主要是那些无家可归、或者付不起或不愿意付房租的一些小商小贩和灾民、难民、无业游民,以及小偷、乞丐等。

解放军占领安徽、苏北等地以后,大量地主及国民党溃散官兵逃亡来沪,其中一部分人也挤入哈尔滨大楼,有的甚至拖家带口、三妻四妾一起进驻。哈尔滨大楼遂成为上海滩上远近闻名的“游民窟”。

1951年2月21日,人民政府调动解放军及武装警察,对哈尔滨大楼进行彻底清理,并在此地建立“上海市新人习艺场”,专门为旧上海留下的无业游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引导其自食其力,走上新的生活道路。
关过陈独秀的巡捕房
在哪里?哈尔滨路290号!

光绪三十三年(1907)6月,公共租界警务处,最早在此设捕房,曾称“汤恩路捕房”和“哈尔滨路捕房”,1932年更名为“嘉兴路巡捕房”。

抗战胜利后,这里一度改为“北四川路警局分驻所”;上海解放后,这里是北四川路公安分局下属派出所;1956年3月开始,隶属于新建的虹口公安分局,如今,这里的部分建筑为嘉兴路街道办事处使用。

(图:1914年版的工部局局徽)


1932年10月15日,“嘉兴路巡捕房”曾逮捕过托派中央常委彭述之、濮一凡、谢少珊等。因谢当即叛变,当夜又至岳州路永吉里11号,逮捕了陈独秀。


四天后,陈独秀从这里被押解至南京,23日,蔡元培、杨杏佛、柳亚子、林语堂电国民党中央营救陈独秀。
嘉兴影剧院
老虹口应该都会记得,位于哈尔滨路、嘉兴路路口的老电影院,嘉兴影剧院,它的历史一直可以追述到1932年。


设计这座建筑的是当年上海滩、甚至是中国最重要的建筑商“通和洋行”,1932年6月开幕时,初名天堂大戏院,后来改名“天韵大戏院”,一直到抗战胜利,才改名“嘉兴大戏院”,以表演淮扬剧为主,也有京剧、滑稽戏表演。

1970年3月才开始固定放电影,这里也开始改名,“嘉兴影剧院”;如今,这里早已包出去,成了一个女子团体的秀场,这个团体从运作到模式,都参考了日本著名的女子团体AKB48。
“日本痕迹”
有意思的是,在哈尔滨路上,历史上有关日本的痕迹,留下过不少。


虹口境内内山书屋旧址

这里过去有日本人的报馆和日本人的书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虹口境内,可以和内山书屋齐名的“申江堂”,过去就在汤恩路6号——有意思的是,沪上有媒体的微信号用了这个名字,估计小编不知道,这个名字曾经代表了日本人的文化。


在民国初年,《上海日日新闻》和《上海每日新闻》都是日侨在上海重要的舆论窗口, 前者的社址最早在乍浦路121号(今455号),后来搬到了哈尔滨路上;而 《上海每日新闻》创刊时的社址,就在汤恩路1号。


历史学者苏智良教授

著名历史学者苏智良教授,前几年还著书指出,在哈尔滨路上还有一处日军侵华时期,重要的慰安所,它的位置就在汤恩路260号。

日军的随军慰安妇团,最早就是在1932年出现的,也就是在淞沪战役之后。

上世纪40年代,开设于虹口境内的“海乃家”民营慰安所。
当时,在沪日军达到3万人,由于日军官兵十分野蛮,已发生了多起强奸战地妇女的事件,引起中国和各国舆论的严厉谴责。

冈村宁次为了防止日军发生大规模的强奸事件,从而影响军纪及其战斗力,同时也为了搪塞外界舆论,对日军兽性的指责,决定征募日本妇女,建立一些专为日军官兵提供性服务的场所——在虹口,至今依然能寻找到这些慰安所的痕迹。
“兰葳里”
与新天地、田子坊不同,嘉兴路、哈尔滨路留有多个石库门里弄,曾经拥有的菜场、酱园、浴室、剧院、中药铺、警署、老虎灶、混堂、鞋匠、饮食店、染坊、酒楼、杂货店等仍有许多遗留痕迹。

此外,虹口又是“东洋人”聚居之地,所以,哈尔滨路、嘉兴路这一带的石库门里弄,也带有了浓郁的东洋风味。

始建于二十世纪初年的这些存量稀珍的石库门里弄建筑乃上海之特产,而位于哈尔滨路上的兰葳里,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有一次因为工作,路过这条老弄堂,还特意走进去看看:里面的路很窄,但是因为房子都不高,采光效果还是不错。抬头一眼,都是密密麻麻的电线,晒着的整齐的、不整齐的衣服、被子,仿佛这里还保留着纯正的石库门的生活风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