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我想,万事都应该有个标准。“丈夫”这个东西也应该有个标准。符合标准呢就把他留下,不符合标准呢再“休”他也不迟。那么这个标准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有用。
“丈夫”这个东西应该有四个用处。
第一是名分的用处。“我是某某的妻子”,“我是已婚女人”,“我有家庭”,这些都是名分,这些名分只有那个叫“丈夫”的人能给你。可别小看这个用处,它对女人非常重要。一个30岁左右的已婚妇女,其社会认可程度、被信任程度,都远远高于同龄的未婚女子和离异女人。何况有的女人本身就很看重这个名分。我有一姐妹儿,丈夫死于车祸,但她总是对不知实情的人说,她丈夫出国了。问她为什么这么说,她说,“说实话我不成寡妇了吗”,试想,连“寡妇”的身份都不能接受,况“离了婚的女人”!你如果是个看重名分的女人,就不要轻易的动“休夫”这个心思。

第二是性的用处。“丈夫”这个东西可以给你提供安全、稳定的性生活,使女人的身心处于健康正常的状态。可能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也可能是“审美疲劳”,许多婚姻中的女人很不重视这点,认为“离了那事还不活了?又不能当饭吃”。实际上一旦进入单身状态,不出太长的时间,这个原先不是问题的问题一下子成为最大的“问题”。许多离异的女人之所以匆匆忙忙接纳另一个男人,就是因为性的困扰。结果不是遇人不淑,被骗财骗色,就是婚前了解不够,导致再次离异。

第三是实际生活的用处。比如他能给你干许多力气活;比如他很能挣钱,可以供房养车送孩子上好的学校;比如你工作忙,他却下班很早能买菜做饭接孩子;再比如他比较孝顺,能起到“一个姑爷半个儿”的作用……总之吧,他能干好多好多的事,而这些事你一个人干不来,或者全归你干你受不了。也不可小看这个用处,老话说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指的就是这个用处。一旦没了“丈夫”这个东西,你会一下子陷入困境,“谁能帮我一把”,绝不是电影里的矫情。

第四是精神的用处。听你诉苦,陪你聊天,跟你讨论社会新闻、电视剧情节,跟你争论是冯小刚的电影更烂还是张艺谋的大片更糟,给你出主意怎么跟领导斗智斗勇、怎么跟同事装疯卖傻。诸如此类,等等等等。这个用处,是你的父母、姐妹、同事、朋友、儿女,都代替不了的!随着婚姻时间的增长,这个用处会使你们浑然一体,难分你我…… 。
名分用处是最容易实现的用处,可以打“1分”,依次是“2分”、“3分”;精神用处是最不容易实现的用处,所以打“4分”。和起来是“10分”。分数越高,这个丈夫越使人满意;分数越低,这个婚姻越使人怀疑。

但是使人怀疑的婚姻不见得是必须放弃的婚姻,因为每个女人对“丈夫的用处”的追求不一样。如果仅仅一个名分就能使你满意的话,你就不要再苛求其他,什么“夜不归宿”啊,什么“心早不在我身上”啊,什么“见了我没话”啊,由他去吧,只要不离婚。而且一般情况下,这种男人不主动离婚。
但是,如果一个丈夫的前三个用处都发挥得不错,就是“精神用处”不使你满意,让你感觉是生活在“精神的沙漠”里,你也可以考虑“休夫”。只是记住一点:四个用处都发挥得不错的男人?有,但他们往往早就把这四个用处用在自己的老婆身上了!
所以,说句“长丈夫的志气,灭妻子的威风”的话,别轻易的想着“休夫”,只要他们还能发挥自己的用处。
当然,如果这些用处不仅没发挥好,反而使婚姻呈现“负数”的现状,比如,不仅什么活都不干还好吃懒作,不仅没有精神交流还饱以老拳,或者干脆生理上有了问题,那就“休”他没商量了。
只是有一点,再找四个用处俱佳者,难!因为,能把四个用处发挥得挺好的丈夫,怎么会被自己的妻子“休”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