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大卫 : 当富人主妇进入更有钱的生活圈子

 七月撒丫子 2015-06-25

笔者早年曾和一个纽约姑娘共事。经过一段时间的信任积累,大家渐渐成了朋友。我知道她在法国读过中学,后来从哈佛毕业,学的是古典拉丁语。这样的履历当然意味着点儿什么。一次聚会,有个也是纽约出身的外交官问她家住哪里。回答是七十几街——当然不是王后区或者布鲁克林的七十几街。哪条大道?园林大道(Park Avenue)。在场者闻言,眉毛全部高耸成麦当劳的狼耳标,那种弧度很大的双拱形。

(美国偶像剧《绯闻女孩》讲述的是纽约上东区上流社会少男少女的故事。)

对于我辈凡夫俗子,曼哈顿的园林大道就是大中央车站后面,那条南北向大街。每到春天,这条上东区主干道中央的隔离带上,会开满郁金香;除了中央公园东边的五大道,整个纽约就属它和中央公园西大道的居民最阔气。博德斯连锁书店倒闭前,笔者偶尔会去那里的门店翻杂志;距此不远的亚洲协会,不时会有展览可看;密斯的希格拉姆大厦,是现代国际风格的经典;仿拜占庭式的圣巴塞洛缪教堂,每到管风琴响起,会让你想到大西洋对岸。

至于路边一座座立面阴沉的暗褐色大楼内部,则属于另一个世界,不时成为人们的谈资,偶尔也被用做文学作品的背景,从《麦田里的守望者》、《蒂法尼的早餐》,再到堂娜·塔特近年轰动文坛的《金雀》(The Goldfinch)。世间总有盗火的勇者,跑来现身说法,就像有个东欧笑话里,老爸教训儿子说,好好给我用功,要是成绩好,带你去集市上看人家吃糖。

最近米国媒体议论最多的书,就是纪实文学《园林大道类人猿》(Primates of Park Avenue)。本书从一个外来者的视角——急着告诉你一个真哈佛、真硅谷、真巴黎的,一般都是刚刚递上投名状的新手——对上东区这个纽约财富和权势的核心地带,做了一番克利福德·吉尔茨式的“厚描”。她的主要着眼对象,是那些和她一样嫁入富家的超瘦型专职主妇兼母亲。

[《园林大道类人猿》(Primates of Park Avenue)与作者文思黛·马丁(Wednesday Martin)]

作者文思黛·马丁(Wednesday Martin)真名文迪(Wendy);那个“星期三”是后来才起的。虽说来自遥远的中西部,却有着一个十分高冷的博士衔,从耶鲁拿来的。好在美国的女博士并不愁嫁,尤其是美女博士。她的夫君是金融界人士(当然)。

据作者自述,在纽约度过的二十年,让她自信早已对这座城市的种种规则、潜规则了然于心。后来他们夫妇从原来住过格林尼治村搬到上东区,首先是为了儿子能进更好的私立学校,其次也有一点逃难的意思——911后的曼哈顿下城,很有些哀鸿遍地的感觉。这次迁居,也是为了子女能进更好的学校。结果,这个不到两英里之外的街区,是个全然不同的世界。

首先那里的人,也就是作者的新邻居们,更有钱。这一点自不用说。这里晒过很多让作者自己,当然更会让读者眼花缭乱的品牌,从Frette亚麻床单,到All-Clad厨具;买菜要去Dean & DeLuca,置衣则是在Barbour。还有儿童用品商店,比如Prince & Princess——毕竟是当妈的——所有童装不是法国就是意大利产品,除了睡衣。睡衣必须是葡萄牙的。再有就是,这里从不打折。

然后我们被告知,即便是这达到财务自由的一小撮乐土公民,内部也分三六九等;除一般意义上的Haves之外,还有Have-Mores;而在他们之上,更有Have-Mosts。但这些人并没有我们司空见惯的挥霍及炫富倾向,至少根据作者的报导。等哥有了钱,早饭油条买两根,吃一根,看一根;豆浆要两碗,喝一碗,倒一碗——那是我们的心态。

书中最富人家的主妇,其鹤立鸡群之处,主要还不在于用料考究(行头),工艺精湛(护理);她们的生养能力才是关键。她第一次意识到这一点,是见到一个娇小玲珑的拉丁美女,带着六个小孩,两个保姆从旁伺候,走进一家高端童装专卖店。看看店里的价标,小家伙们的几身装束加起来,就得好几千刀。马丁开始猜疑,孩子难道全都是她亲生的?店里的售货员告诉她,每个孩子全是人家亲生的;他们的爹广有资财,光是大楼就有若干栋。也只有这种人家,才能在上东区养得起这么些孩子。

多子多福、宗教信念,这些全是浮云(当然更不是因为政府的奶粉补贴),他们要的是身份标志——首先你家里得有那么大地方,而且不是跑到中西部郊区,更别提保姆、幼托,还有Brearley这种曼哈顿私校的学费。育有二子的作者目测,六个孩子相当于拥有“湾流”公务飞机。

随着“新钱”不断涌入,上述一切正变得更缺稀,也更抢手。在耶鲁受过的学术训练,让文思黛·马丁对她的新邻居,进行了很多马林诺夫斯基式的“参与式观察”。这些打入富人内部的新进成员,多少保持着对于那个世界的好奇心和分享欲。

对于大众,他们同时扮演着记者和翻译的角色。特殊阶层的很多眼光和用语习惯,我们是无法直接领悟的。印象中有个高端八卦作者,讲到当年英国的黛安娜太子妃自称和查尔斯王储之间的麻烦是“地理性的(geographical)”。若非经她耐心分解,我辈粗俗的耳朵又怎能捕捉到黛妃的弦歌雅意,是指讨厌口交?

正如书名《园林大道类人猿》的暗示,作者在述议过程中勉力扮演的角色,多少类似珍妮·古达尔,那个研究非洲黑猩猩的传奇人物。所不同的是,她进入后来的生活圈子,貌似是以放弃专业为前提。她的社会研究纯属玩儿票。据她转述很多同仁的说法,曼哈顿上东区很多家庭设有主妇年终奖,金额与绩效挂钩,从家政、社交到其他表现。这话引爆很多争议。上东区妈妈们纷纷表态,坚称从没听说过那种奖金。很快,马丁在接受采访时缩减了口径,说她不认为这种奖金已经成为广泛流行的风尚。

书中还提到那些太太们的各种乖张行为,从人行道上目中无人的彼此冲撞,到使用麻醉品。向公众爆料,火候得捏拿得当;不痛不痒,媒体不屑一顾,话说过了,自己的后路堪忧。最起码,谁也不敢再跟你掏心窝子了,知道你嘴漏,特别那些世故尖刻豪富之辈。这就叫优越——我敢得罪你,可你得罪不起我。

媒体上,各种质疑纷纷浮出水面,从本埠到外州。记者们查阅相关档案之后,发现这位非虚构作者在上东区总共住过三年半,而不是书中声称的六年。2007年夏天,他们夫妇卖掉园林大道的房子,获利一百万美元,然后在中央公园另一侧的上西区,以三百多万的价格,新购置了一套公寓。书中提到“优步”软件时,该租车服务还没发明出来呢。此外,作者提到产后训练时的健身房附近,一间时髦的马卡龙店,也更像是虚构的产物。这些细节的失实,让一本纪实读物的可信度打了折扣。毕竟马丁女士就读的耶鲁,还有一条“光明与真相(Lux et Veritas)”的校训。他的出版商表示将来再版时,会对该书详加编订。

对于眼下中国的读者,马丁笔下那个世界的物质方面,未必还有多少震撼力,从上千美元的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到五位数价格的铂金包。甚至那些成员的性活动,也显得十分乏味。唯一出人意料的,是我们时代资源最充裕的群体中,仍有如此之大的一部分,甘居“第二性”的从属身份。

【注】:原标题为《资产阶级女性的审慎魅力》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