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体质原因

 钟家台 2015-06-25

湿热体质原因

    1、先天遗传:和其他体质一样,湿热体质具有明显的先天禀赋性。

    2、饮食因素:主要指过吃肥甘厚腻和长期吸烟嗜酒,两者都是形成湿热体质的独立因素,如果重叠在一起,则更易演变成湿热体质。现实生活中有:

    ①“香烟面容”——黄枯脸、齿黑唇污,人易老貌;

    ②“烟枪舌”——舌苔黄腻厚浊甚至发黑,易损牙齿;

    ③湿热“气味”——口气重、体味重、语声重浊,有损社交;

    此外还有湿热浊液:如小便易混浊、白带黄稠、大便易粘腻,口水易稠厚,涕稠痰黄、眼易长目眵等,

    3、熬夜缺睡:夜间是补充和恢复阳气和阴精的时间,时间不足,尤其过子时(11点)以后入睡,阳虚生内湿,阴虚长内热,这是导致湿热体质潜移默化本质因素,这时如再加上夜间烟酒和夜霄,没有湿热也多半有。

    4、情绪绪压抑:长期情绪压抑,肝气不得释放和畅通,尤其加上借酒消愁,湿热容易滋生在肝胆,不仅苔腻色黄,而且极易口苦、咽干;

    5、滋补不当:“虚则补之”,现实是无虚进补较为普遍,过多地指望药物和食疗来获得健康是养生的最大误区。害的是脾胃,加足马力消化,消化不及的,就会补出多余的糖、脂、尿酸,使血液变得“浓、粘、稠、涩”,为滋生湿热体质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年轻女性娇养过度,经前带后时时进补,如乌鸡白凤丸、固元膏、阿胶精、甚至虫草、人参恣意补之,结果月经初潮提前,下体气味易重,脸上常长痘痘。

    6、某些病,如肝炎病毒携带者,病毒性质属中医阳热毒邪,与体内的“湿”相结于肝胆,极易孽生湿热体质。虽然西医的肝功能可以正常,但从中医审视,则多有湿热潜伏,外形上也易有上述湿热症状的变化。因此,湿热体质的中心在肝胆,保护肝胆是湿热养生的为重点之一。

    7、生活在湿热环境:久居年平均气温高,降雨量充沛的区域,外在之湿之热容易盟发和引动内在之湿之热,湿热体质由此变生,如珠三角地区的湿热体质,在同等条件下就更多于见东北和西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