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策报告(二)|把握改革方向,加速赛道布局

 成功是什么 2015-06-25
  不经意间,2015年愈近过半,在我们感知市场、拥抱变化的过程中,行业的坚守者终于迎来阳光明媚的上行周期,一场新的盛宴似乎就在眼前:A股市场行情火热,新三板发展远超预期,注册制触手可及,排队企业加速释放,上市公司购并行为趋于常态,投资端擎起经济转型的大旗重新焕发活力,募资端开始企稳,更多的机构资金跃跃欲试。
  我们将美国市场PE类资产的风险溢价,与国内无风险收益率进行结合,推演出国内PE投资可能的年化收益分布,从中可知,VC投资的最佳投资时长为15年,PE投资的最佳时长为10年。
  总的来说,市场当前趋势下,周期性的泡沫将逐渐出现,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可能的演变形式,坚持审慎的投资原则,专注于企业良好成长带来的资本收益。
  投资环节看,需要把握改革方向,加速赛道布局。2014年以来,过去两年偏审慎的资金重现市场,投资案例数目与金额反弹均远超预期,增幅分别达到62.6%和77.6%。国内市场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诸多行业已经开始了内生性地升级,整个估值中枢也上移,所以总的来说,整个投资端的风险依然可控。具体行业看,“互联网 ”引爆三大行业发展,智能制造行业、医疗大健康和非银金融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可重点关注。
  退出方面,随着制度逐渐完善,2015年中企IPO延续强势,截至前4个月,共有160家中企实现IPO,募集金额33.53美元。其中A股占主导,在企业数量和募集金额双双占据超7成,港股和美股市场相对弱势。整个IPO中企中有超过五成具备PE/VC背景,考虑五月起IPO节奏加倍的因素后,我们预计退出渠道将多元并进,通过IPO渠道退出的项目将创新历史新高,全年将逼近700大关,并购渠道稳步前进,全年预计接近400起。
  募集环节,进入2014年,IPO渠道回报率出现了爆炸性的反弹,接近2009年创业板推出时期的高点,结合大量产业基金与政府引导基金设立的大背景,资金募集市场得到明显体征,同比上升22.7%。基金完成募集平均规模2011年触底5676万美金到2014年前三季度的1.3亿美金,表明更多长期的战略型配置资金入场。具体表现为保险类资金投资步伐加快,以及国内股权众筹融资的发展起航。
  从具体的投资策略看,成熟市场最新经验如下:并购基金依然是最主要的基金类型,VC基金由于较高的不确定性使得回报整体表现位于均值以下,二级市场专项基金与专注于不良资产收购的基金逻辑类似,所以回报表现最好,夹层基金与FOF在风险控制上表现最好。
  同时通过市场观察,我们发现如下机遇与风险:
  1)海外跟投策略兴起:最近半年海外PE FOF市场对跟投相关的业务关注度持续上升。
  2)注册制引发估值体系变动,PE机构需回归本源。
  3)投资策略的多元化与主题化发展。
  4)新三板可以作为备选投资标的池,但流动性有待观察。
  5)国内并购基金兴起,但由于有泡沫存疑以及实际运作中的问题,我们谨慎看好。
  6)天使机构加速,但关注机构天使可能的挑战。
  7)老兵新传及新生代投资人的加入。
  8)S基金在国内依然更多是战略布局的意义。
  对投资者而言,两年多的盘整与洗牌让市场参与者实现了非凡的成长,无论是投资能力还是投资理念均进一步接轨国际水平。资本环境日趋市场化,PE类资产整体对于系统性风险的防御能力显著提升。另外需要提示投资者的是,PE类资产门槛进入下行通道,不过行业整体构成散户资金所占比例明显回落,未来精英级别基金管理人参与机会将更加稀缺。
  后记
  6月27日-28日,诺亚财富中国(青岛)创新财富管理论坛将在青岛举行。把握新常态下的投资机遇,与多位大佬面对面!请持续关注官微活动当天的微信直播,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如何看直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